1.诗人李笠的老婆李笠[诗人] 李笠(1961年1月20日——),男,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诗人,翻译家。1961年生于上海,1979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瑞典语系。1988年秋定居瑞典,1988至1992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瑞典现代文学。除写诗外,还翻译了大量北欧诗歌,其中包括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全集。作品有诗集《水中的目光》、《栖居地是你》等。 个人经历 李笠,男,1961年1月20日生于上海,诗人、翻译家。 1979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瑞典语系。 1983年,人民画报社工作。 1988年秋,定居瑞典。 1988-1992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瑞典现代文学 2.张志和的诗其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在湖州西郊20里许的弁南乡樊漾湖村境内。 同治《湖州府志》卷十九载:“西塞山在城西二十五里,唐张志和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有桃花坞,凡常湖,张志和游钓于此。” 光绪《吴兴合璧》卷一载:“西塞山,唐张志和浮家泛宅,沿洄苕、霅之间,青笠绿蓑来往风波之际,枫叶荻花之路,或东或西,乘流垂钓之舟。” 《大清一统志·湖州府志》卷二百九十载:“西塞山,在乌程县西南二十五里。 有桃花坞,下有凡常湖。唐张志和游钓于此,作渔父词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卷二百九十一又载:“颜真卿刺湖州,志和往来苕、霅间”。 上述史料已充分证明了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在湖州西塞山附近一带“浮三江,泛五湖”、“往来苕、霅间”,为什么黄石这位朋友不顾历史之事实,硬把“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作者张志和与黄石之三国时“铁锁横江”的西塞山牵强附会进去,把饱受“安史之乱”动荡不安之苦的喜欢清逸渔隐的张志和强拉到硝烟弥漫的历经过上百次战争的“曹武成王用师之域”的西塞山古战场上去活受罪?真让人难以置信。 如果张志和在天有灵的话,亦会愤然而起的。 其二: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关于这首词地名,那位黄石的朋友认为是咏长江,那是错的,即使是刚会读诗的小学生可能亦会知道这“长江白浪”是借喻,作者只是把长江作比喻罢了。 这“长江白浪不曾忧”一句,是写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远离尘嚣,与名利无争,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亦觉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意思。再看上面的“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二句。这舴艋舟舟形相当的狭长,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湖中,渔夫们赖捕鱼为生,在风雨中闯荡,练就一手纵棹乘流的工夫。 而诗人在湖州西塞山渔隐多年,与驾舴艋舟的渔夫为伍,乘流,纵棹,自然亦“能纵棹”,“惯乘流”,往来自如,成为乘风破浪的能手,哪里担忧什么长江白浪呢?所以这首词如果要考证地名的话,只要考证“钓台”这个地名就行了。 夏承焘《唐词人年谱·张先》引《梅磵诗话》下谓:“吴兴西门外张钓鱼湾,即张志和钓游处。” 《太湖备考·卷一》载:“苕溪…,至目海山麓入乌程界为西溪,北过钓鱼台而分者三……”。这“北过钓鱼台”之钓鱼台从《大清一统志·湖州府全图》及民国初期的《吴兴全图》和《吴兴明细全图》上分析,以及笔者实地之考察,认为此钓台即在湖州城西二十里许的西苕溪溪中间的大礁石——石堂子。 石堂子上原有钓台遗址,与西塞山遥遥相望,二者相距仅三里之遥。西苕溪在洪水泛滥时,亦同样是惊涛骇浪,急流直下,亦不亚于长江之白浪,张志和词中“长江白浪不曾忧”亦是西苕溪洪水泛滥时的真实写照。 所以石堂子与张志和“钓台渔父褐为裘”中之“钓台”相当吻合。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诗中有“龙头舴艋吴儿竞”句,说明湖州有舴艋舟。 丁文《陆羽大传》中有张志和在石堂子上垂钓,与颜真卿、陆羽等人相见的故事情节。 可惜的是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湖州航管部门为了疏导西苕溪,多次用炸药轰炸石堂子,但没有炸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在石堂子上安装了航标灯塔。 西苕溪在没有洪水时最适宜小舟纵棹乘流,石堂子更是绾纶垂钓的理想之地。实地的考察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和领会了张志和词中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真正的意境。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张志和词中的钓台乃西苕溪溪中间的大礁石——石堂子无疑。 其三: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霅溪:水名,在浙江吴兴。 霅溪又是吴兴的别称:吴兴因境内东笤溪、西笤溪等水流至吴兴城内汇合称为霅溪而得名。据有关水利部门考证,全国只有一条“霅溪”,而唯一的一条霅溪就在湖州,所以霅溪或霅溪湾在湖州的事实不容分辩。 霅溪的地理位置,据《太湖备考·卷一》云:“苕溪……,至目海山麓入乌程界为西溪,北过钓鱼台而分者三:一北经小梅入太湖;一东入清源门至江子汇;一南至定安门,与岘山洋南来水合,亦入江子汇,为霅溪。”这里已把霅溪的地理位置说的十分的清楚了。 那么霅溪湾在哪里?西塞山下的凡常湖(俗称青草湖)和西苕溪有一江相连,相连的江叫玄通江,俗称七里玄通江,玄通江与青草湖的接口处即霅溪湾,霅溪湾每天有子午二潮涨落,鱼儿在那里弄潮翔底,自然是垂钓的最佳去处。因而,这霅溪湾亦就是张志和《渔父词》所写的“霅溪湾里钓鱼翁”里的霅溪湾。 明栗祁《万历湖州府志》卷四记载:“尚书严震直墓在西塞山。”清徐凤衔《乌程县志》卷三“旧郡志谓严尚书震直墓在西塞山,尚书自号西塞翁,殁葬其处,其山正值城西。” 霅溪湾隔湖对面还有尚书坟,明尚书严震直墓就葬在此地。根据我们实地之考察,我们找到了明万历《湖州府志》卷四记载的尚书严震直墓,与府志中记载的地理位置上完全吻合。 墓背山面湖(青草湖),与霅溪湾遥遥相望,古木参天,环境幽静,当地人称其位乃风水宝地。再。 3.易顺鼎的诗有哪些【丙戌十二月二十四日雪中游邓尉三十二绝句(其二十三)】 湖天光景入空蒙,海立云垂暝望中。 记取僧楼听雪夜,万山如墨一灯红。 【三峡竹枝词(其八)】 山远水长思若何?竹枝声里断魂多。 千重巫峡连巴峡,一片渝歌接楚歌。 【买醉津门雪中三首】 焉知饿死但高歌,行乐天其奈我何。 名士一文值钱少,古人五十盖棺多。 访戴寻梅意略同,楼台寂寞水晶宫。 小车出没飞花里,疑是山阴夜雪蓬。 雪水斟来置竹炉,歌姬院里著狂夫。 平生陶谷韩熙载,乞食烹茶画两图。 【过驷马桥题诗】 武皇好武不好文,人奴牧竖皆纷纷。 当时上林无狗监,汉家词赋谁凌云。 相如落魄求凰操,独有文君赏才调。 一别琴台酒市垆,终持使节灵关道。 意气相知还慨慷,龙门史笔共轩昂。 食禽择木古来有,吕尚奸周尹就汤。 文园异日俱迟暮,放诞风流恐非故。 白头凄断茂陵人,黄金却忆长门赋。 富贵区区安足论,文君情胜汉家恩。 高车驷马终何物,不及临邛一犊褌。 题联 一侍二表三分鼎;易顺鼎手稿 万古千秋五丈原。 ——题武侯祠 老不白头因水好; 冬犹赤脚为高师。 ——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还阳井 去老范一千年,后乐先忧,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大湖八百里,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题湖南省岳阳楼 卅六里雪浪飞来,淘尽万古英雄,尚遗鸦阵神兵留传部曲; 廿八将云台在否?幸有五溪词庙,得与羊裘钓叟共占江山。 ——题广西省青浪滩马援庙 江汉秋阳不可尚; 武昌夏口此为雄。 ——贺张之洞60岁寿诞 莫为庭花凋谢兴汉; 又凭壶酒尚温自娱。 ——赠常乃敦 你真是装龙像龙,装虎像虎; 我愿为嫁犬随犬,嫁鸡随鸡。 ——赠名伶鲜灵芝 佳人才子总痴情,女爱男欢,愿生女皆佳人,生男皆才子; 花好月圆无量寿,天长地久,看地上花常好,天上月常圆。 ——贺如夫人寿诞 仲尼死为儒童菩萨; 关尹古之博大真人。 ——挽王闿运 王者守在四夷,坛坫折冲诚有道; 天不慭遗一老,沅湘耆旧更何人。 ——挽郭嵩焘 干国失三贤,哭大司马少司农才数月; 易名足千古,合胡文忠左文襄为一人。 ——挽曾国荃 留秀夫伴寡妇孤儿,读史至今余涕泪; 有文山殿状元宰相,令人不敢博科名。 ——挽陆润祥 玉堂春竟作尾声,倘回宣武城南,真个曲终人不见; 广陵散今成绝响,若过正阳门外,只余花落水流红。 ——挽金玉兰 卿不死,孤不得安,自来造物忌才,比庸众忌才更甚; 壮之时,戒之在斗,岂但先生可痛,巩世人可痛尤多。 ——挽宋教仁 万里南天鹏翼,君正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十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蠃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代小凤仙挽蔡锷 风格在韦,左司王右丞之间,当代惜斯人第五声名,公齐骠骑; 诗才以李,供奉杜拾遗相许,平生感知己三千宾客,我愧侯嬴。 ——挽杨士琦 右江道谢恩折奏,间借重书法,癸卯年初与我题襟,介结人桂林侍郎于晦若; 广德楼改良剧文,皆有裨风化,庚娘传更推君绝笔,私淑者梨园女子鲜灵芝。 ——挽梁济 本来生生世世,不愿入帝王家,从黑暗中放绝大光明,全力建共和,普照金身四万万; 此后岁岁年年,有纪念圣后日,于青史上留特别异彩,同情表追悼,各弹珠泪一双双。 ——挽隆裕太后 问三湘名士,屈指推谁?诗工小杜,字擅大苏,赋亦薄离骚而上,仅使晓风残月,落魄江湖。 造物忌多才,莫让再生矜慧业; 历四秋年华,掉头竟去。父哭嘉宾,母悲长吉,子且废蓼莪之诗,况兼遗墨哀歌,飘零蓬梗。 文人其不幸,空教旧雨吊斜阳。 ——挽徐宗海 维楚有材; 于豳斯馆。 ——集句题陕西省湖南会馆 维楚有材,大厦于今要梁栋; 因树为屋,故乡无此好湖山。 ——集句题湖北省鹦鹉洲湖南木商会馆 《雪赋》 月不夜,花非春。 下无地,中有人。于是乃置红泥之炉,添碧油之幕。 御相如之裘,斟太白鸬鹚之杓。一顷姜畦,三层竹阁。 梦似云而不飞,吟与雪而兼作。 客曰:子之缘物以达情者多矣,今日之雪,能抽管以言其略欤? 曰:若乃天低北陆,水缩南条。 西日道穷,东风讯遥。悼绿艳之随化,忧朱阳之坐凋。 写蓬心于秋剩,怀柳发于春迢。蓉凄遍?,蕙叹弥皋。 心将碧断,意与红销。素纨美人之曲,黄竹帝子之谣。 若雾四积,乾风百号。沉晖竟岫,纵响为涛。 纳万景于萧,飞一愁于寥。 然而老屋三间,危楼一角。 里接长干,桥通短。人踪渐稀,酒梦初觉。 古阴,今赏落落。水气先知,山容似约。 箝浅黛于烟眉,襞微黄于日脚。 徙倚蕉窗,诗情未降。 台收怨,巷起惊?。子夜则笼鹦睡醒,丁冬则檐马声撞。 旋飘楚馆,转压吴。光多撼树,响杂掺淙。 当凫每只,似蝶皆双。为一片冬心写照,送二分春色渡江。 遂乃牖集鸾骖,坛迎鹤驭。璇妃倚宵,瑶仙款曙。 临桂苑而多明,入兰房而不去。空天镜里之花,身世春前之絮。 小山则客去多时,大海则尘生几度。收今古之全青,返人天于一素。 疏疏密密,整整斜斜。敲琼乍响,点玉非瑕。 珠吏旧持乎凤节,璧人新坐乎羊车。关烽过其旅雁,庙火散其神鸦。 云山于断箭,回星汉于枯查。箫声波路,旗影酒家。 三生流水,一霎昙华。则有长桥短桥,十里五里,一笠一筇,半山半水。 短景无多,峭寒如此。白尽花头,青余竹尾。 绿扉双掩,红阑独倚。 4.刘禹锡的诗3首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 桨声幽轧满中流。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江南春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5.有20首王维的诗吗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 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疒音〕,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 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 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 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 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 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 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王番〕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 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应你的要求,只给二十首。) (1)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2)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3)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4)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5)青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6)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7)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 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 效颦安可希! (8)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 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 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 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 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 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 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 勿谓知音稀。 (9)杂诗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10)送朱大入秦 避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11)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2)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3)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14)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15)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6)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 归来且闭关。 (17)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18)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19)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木童〕布, 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 不敢倚先贤。 (20)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6.关于刘禹锡的诗有哪些《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星。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竹枝词九首·其一》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 7.戏赠杜甫,是李白的诗吗《戏赠杜甫》是诗人李白写给友人杜甫的的七言绝句,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5卷第23首。 此诗前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李白在饭颗山上遇见头戴着竹笠的杜甫的重逢情景。末两句解释为李问杜答,新颖别致,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似是玩笑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塑造了杜甫苦心作诗的形象,亦暗喻自已也“为作诗苦”,情深意浓,体现了李白与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 戏赠杜甫 唐代: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遇到老朋友杜甫,头上戴着竹笠日头刚好是中午。 请问老兄自从分别以后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苦。 希望能帮助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