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渊诗经

1.《诗经》:邶风——燕燕中的“仲氏任只,其心塞渊”一共能有几种理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出自《诗经·国风·邶风·燕燕》

故事出自《左传》,一楼已述,不再赘述。

1.仲氏:弟。诗中于归原型的女子是作者的女弟,所以称之为仲氏。任:可以信托的意思。一说任是姓,此女嫁往任姓之国。只:语助词。

2.塞:实。渊:深。塞渊:诚实厚道。

其一:燕子飞来飞去,飞飞有前有后。我的妹子远嫁,送到郊外分手。望望踪影不见,泪下如雨难收。

燕子飞来飞去,飞飞忽降忽升。我的妹子远嫁,遥遥送她一程。望望踪影不见,呆立泪流满面。

燕子飞来飞去,鸣声忽下忽上。我的妹子远嫁,送她送到南乡。望望踪影不见,真正使我心伤。

妹子能担重任,思虑切实深沉。慈爱而又温顺,为人善良谨慎。常常想着父亲,是她对我的叮咛。

其二:轻盈燕子双双飞,一前一后紧相随。

我的妹子要出嫁,迢遥相送难转回。

抬首遥望不能见,涕泣如雨涟涟泪。

轻盈燕子双双飞,上下翻转影蹁跹。

我的妹子要出嫁,送到天边路万千。

抬首遥望不能见,伫立良久泪涟涟。

轻盈燕子双双飞,忽上忽下叫声悲。

我的妹子要出嫁,送到南山地幽晦。

抬首遥望不能见,凄凄怆怆心忧悴。

我的妹子本姓任,心境仁厚且真诚。

温柔贤惠世人羡,淑娴谨慎善修身。

先父之德常记取,她用此语勉寡人。

另按:关于“仲氏任只”,《诗经鉴赏辞典》认为“仲氏”指的就是被送归陈国的戴姒(应为厉姒。《史记•卫康叔世家》“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又取陈女为夫人,生子,蚤死。陈女女弟亦幸於庄公,而生子完。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完母”即戴姒,可知在公子完即位为桓公之前其母戴姒已死,而庄姜赋《燕燕》时在州吁弑桓公自立之后,送别的当为桓公的姨母厉姒),而“任”并不是姓,而是称赞“仲氏”美德的形容词。余冠英:“仲氏,弟也。诗中于归远行的女子,是作者的女弟。”

仅供参考

2.诗经诗三首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给翻译一下(诗经)

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 皋:一作“臯”, 《毛传》:“皐,泽也。”

九皋,曲折的水泽。《郑笺》:“九,喻深远也。

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兴者,喻贤人虽隐居,人咸知之。”

渊:深水。渚:水中小洲。

此处与“渊”对举,指小洲旁的浅水。《毛传》:“良鱼在渊,小鱼在渚。”

《郑笺》:“此言鱼之性寒则逃于渊,温则见于渚,喻贤者世乱则隐,治平则出,在时君也。”《孔疏》:“此文止有一鱼,得云‘或在’,是鱼在二处,以鱼之出没,喻贤者之进退,于理为密;且教王求贤,止须言贤之来否,不当横陈小人,故易《传》也。”

之:往。萚:落叶。

王引之《经义述闻》以为萚通“檡”。马瑞辰《通释》从之:“下章榖为木名,则此章萚亦木名,不得泛指落木。”

错:通“厝”。《说文》:“厝,厉石也。

《诗》曰:‘他山之石,可以为厝。’” 榖:木名。

《孔疏》引陆玑云:“荆杨人谓之榖,中州人谓之楮。”楮树皮常用以作纸。

《毛传》:“榖,恶木也。”攻:琢磨,治玉。

韵: 野(音宇)、渚、萚(音徒入声)、石(音蜍入声)、错(音粗入声)——鱼部;园、檀——元部。 天(铁因反)、渊(一均反)——真部;园、檀——元部;榖、玉——侯部。

译文:沼泽曲折白鹤叫, 鸣声嘹亮传四郊。 鱼儿潜伏深水里, 有时游出近小岛。

美丽花园逗人爱, 园里檀树大又高, 树下萚树矮又小。 它乡山上有宝石, 同样可做雕玉刀。

沼泽曲折白鹤叫, 鸣声嘹亮传九霄。 鱼儿潜伏深水里, 潜入深渊也逍遥。

美丽花园逗人爱, 园里檀树大又高, 下有楮树矮又小。 它乡山上有宝石, 同样可将美玉雕。

毛序: 《鹤鸣》,诲宣王也。 按: 此诗为全篇用比,王先谦以为与《匏有苦叶》同体,良是。

序云“诲宣王”,不知何据。《笺》、《疏》以为求贤,当是。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二句,《毛传》“良鱼”、“小鱼”之说,实有理。《笺》、《疏》之说,似是而非。

以下为徐培均老师所作赏析: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

关于诗的主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是“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

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笔者以为这种说法较易为今人所理解。 先谈朱熹的说法。

他分析第一章说:“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揜(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他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

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看起来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他却是用程朱理学来说诗,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看得更加清楚。

《诗集传》释第二章结句引程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

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

程子说诗与朱子说诗,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

然而是否为诗的本义呢,似乎很难说。 再谈今人程俊英关于此诗的解释。

程先生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

“园,花园。隐喻国家。”

“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

“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

’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

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

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读之不免令人产生思古之幽情。

如此读诗,我们便。

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小雅 节南山之什 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5.描写水的诗经句子

ら点点滴滴915 :你好。

描写水的诗经句子:

《周南 汉广》:江之水矣,不可方思。

《邶风 谷风》: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邶风 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邶风 新台》:河水弥弥。。。。。。河水浼浼。。。。

《卫风 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王凤 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

《郑风 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

溱与洧,浏其清矣。

《唐风 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

《小雅 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沔彼流水,其流汤 汤。。。。

《小雅 鸿雁之什 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小雅 节南山之什 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 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6.带有菡字的诗经有哪些

带有菡的诗经只有一首,为先秦无名氏《国风·陈风·泽陂》

《国风·陈风·泽陂》--先秦无名氏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译文:

池塘四周有堤坝,中有蒲草和荷花。那边有个俊人儿,让我爱得没办法。日夜思念难入睡,哭得眼泪哗啦啦。池塘四周堤坝高,中有莲蓬与蒲草。那边有个俊人儿,身材修长容貌好。日夜思念睡不着,内心郁闷愁难熬。池塘四周堤坝高,中有荷花与蒲草。那边有个俊人儿,身材修长风度好。日夜思念睡不着,伏枕辗转多烦恼。

扩展资料:

带有菡字的古诗词:

1、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唐 · 李商隐《赠荷花》

译文: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2、愿妾身为红菡萏 —— 宋 · 欧阳修《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译文:愿妾身为红芙蓉。

3、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 唐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译文: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五月。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国风·陈风·泽陂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