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诗经》中有哪些篇目是用来赞美别人的楼主,你好,就诗经前几风来说【弱弱的说一句,我还没背完。】 所以只能回答您,我知道的,首先周南来说的话,有樛木篇,赞美君子安享福禄的、螽斯篇,祝愿别人多子多孙的、桃夭篇,表达对新娘以后生活的美好祝愿、兔罝篇,赞美英勇士兵威猛的、麟之趾篇,赞美国君子孙高贵仁厚.然后是召南,有鹊巢篇,祝愿新娘成家后安居夫家的、甘棠篇,赞美召伯贤明的、羔羊篇,赞美古代廉洁清正的官员的、还有驺虞篇,用来赞美猎人猎杀野猪的威武的.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希望可以帮助你,呵呵。 2.有什么赞美诗经的句子古今名家对《诗经》的评价:鲁迅对《离骚》“史家无绝唱,无韵之离骚”。 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习,思无邪”。 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柠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来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司马迁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话应该是司马迁引用淮南王刘安《离骚传》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就说明了《诗经》即事抒情、诗以言志的内容,以及既执著不懈又不过分耽溺情感的精神状态。它鼓励了诗人积极用世,“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而反对沉湎于绝对个人的世界里。 这与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风范相吻合,因此被儒家奉为经典,从而深深地感染了后世士大夫的诗歌观念。刘勰《文心雕龙》着眼于《诗经》的感染力的阐释,认为《诗经》具有鼓动天下的精神力量;着眼于改造社会的目的,强调《诗经》批判社会不公的强烈现实态度。 3.赞美诗经中爱情的句子一闪而过的念头 我想当时的我必定也是千方百计告诉自己要记得,结果还是忘了,还是让它们沉下去了。 也许多年后的哪一天它们又会浮上来,又会在散步的时候乱了步伐,在秋雨里散得宛若黄花。有些念头宛若夏末的卷云,无法久待,绝美或凄凉,心头一阵起伏,秋雨一来,散了就散了。 树影子细碎纷乱的投影。河边参差青碧的水线。 飞鸟长空的悠呜。窗玻璃上的倒影。 萤火的明灭。来路不明的旋律。 错过了的阵雨。诸如此类,一闪而过的念头。 夏日的尾声一切都宛若一闪而过的念头,某个曾经的空缺已经如同蝉声那样辽阔不可测,不会再有谁在花丛里踱步,也不会再有黄金猎犬在草地上长长的奔跑,不会再有人吹口哨,他们转往林子里去了,在那里有更多的果实和落叶,更适于缓缓的张望,更适于在风中梳理蜷曲的毛发,并且放下伪装。 已经放手的风筝将继续悬挂在树梢,已经漂走的缎带将继续伪装成水草,黄昏的雨不会再扰乱谁的思路,不会了。 然而念头总是留不住,今天想起来,明天就躲在风景,仿佛看见它,又仿佛只是幻影。什么也记不住,可是又明明知道有什么被忘记了。 读者家园 不知道忘了什么。这是一种不彻底的遗忘。 像是哪里来的灰印子,拂不掉。 于是我开始记忆的练习:记住那条桥和白鹭鸶的关系。 记住这双鞋和红砖道的关系。记住那一棵柚子树。 记得这个风的感觉。记得丝瓜藤的须和篱笆。 记那猫的神色。那狗的姿态。 这盏灯。那壶茶。 然后它们就如同生命中的时时刻刻,如水一般轻柔婉转地往四面八方流逝了。更久远的细节有时候会像黎明前的梦那样静静浮现,有时候不会。 一闪而过的念头有时候是从时间之流浮上来的,它们像沉在深海的船骸,总要过了很多年,才会重新被你忆起。 我不太记得,第一次因为高兴所以一瓶红酒自己慢慢儿喝是哪一年了,也不记得那酒是醇是涩。 不记得第一次因为感动于瓷器的美而的茶杯是哪一只,不记得第一条桌巾和第一套椅垫,不记得第一次唱到昂贵的红茶是几岁,不记得第一次尝到精纯的巧克力是在何处,不记得第一次在雪里滑倒是在哪个街角,我也忘了从何时开始,我渐渐知道这些小事的意义而且试着记得它们。 我还记得的是,第一次觉得红酒好喝大概是一九九六年份的加州纳帕山谷苏维酿。 念念不忘非常想但始终没的白瓷杯是柳宗理的设计。我非常喜欢的桌巾是一幅手工白色的爱尔兰风蕾丝钩针。 昂贵的红茶也许是在纽约喝的。精纯的巧克力,大概是在日本朋友家里吃过的最令人难忘。 在雪里滑倒其实很痛。 我想当时的我必定也是千方百计告诉自己要记得,结果还是忘了,还是让它们沉下去了。 也许多年后的哪一天它们又会浮上来,又会在散步的时候乱了步伐,在秋雨里散得宛若黄花。 青虫之爱 毕淑敏 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不论什么品种的虫子都怕。 披着蓑衣般茸毛的洋辣子,不害羞地裸着体的吊死鬼,一视同仁地怕,甚至连雨后的蚯蚓也怕。放学的时候,如果恰好刚停了小雨,她就会闭了眼睛,让我牵着她的手,慢慢地在黑镜似的柏油路上走。 我说,迈大步!她就乖乖地跨出很远,几乎成了体操动作上的“劈叉”,以成功地躲避正蜿蜒于马路的软体动物。在这种瞬间,我可以感受到她的手指如青蛙腿般弹着,不但冰凉,还有密集的颤抖。 大家不止一次地想法治她这心病,那么大的人了,看到一个小小毛虫哭天抢地的,多丢人啊!早春一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我们都屏气等着那心惊肉跳的一喊,不料什么声响也未曾听到。 她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倒在桌子底下了。 从此再不敢锻炼她。 许多年过去,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中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 我择青椒的时候,突然从旁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好一条险恶的虫子。因为事出意外,怕那虫蜇人,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 待柿子椒停止了滚动,我用杀虫剂将那虫子扑死,才想起怕虫的女友,心想刚才她一直目不转睛地和我聊着天,这虫子一定是入了她的眼,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 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个小虫,何必如此慌张? 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吃了什么抗过敏药? 女友苦笑说,怕还是怕啊。只是我已经能练得面不改色,一般人绝看不出破绽。 刚开始的时候,我就盯着一条蚯蚓看,因为我知道它是益虫,感情上接受起来比较顺畅。再说,蚯蚓是绝对不会咬人的,安全性能较好……这样慢慢举一反三。 现在我无论看到有毛没毛的虫子,都可以把惊恐压制在喉咙里。 我说,为了一个小虫子,下这么大的功夫,真有你的。 值得吗? 女友说,有人要给我治,说是用“逐步脱敏”的办法。比如先让我看虫子的画片,然后再隔着玻璃观察虫子,最后直接注视虫子…… 嗨!我根本就没用这个法子。 我可受不了,别说是看虫子的画片了,有一次到饭店吃饭,上了一罐精致的补品。我一揭开盖,看到那漂浮的虫草,当时就把盛汤的小罐摔到地上了……女友抚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讲着。 4.【诗经共收集了多少篇诗歌,其中什么篇为笙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一、采诗说 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左传》.另外在《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当时的采诗官被称为“行人”(见于《左传》). 二、献诗说 《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三、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但是众学者认为此说法不可信,其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孔子参加了诗经的编订.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 诗经封面 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齐、楚、韩、赵、魏、秦),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取其整数,成为诗三百).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 駉》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5.关于《诗经》中赞美男性的诗诗经·国风·齐风·还——赞美男子汉 子之还兮,遭我乎狃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狃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狃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雄赳赳的英雄气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国风·郑风·叔于田——骑马射箭的男子汉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诗经·国风·召南·驺虞——称赞猎人射击本领 彼苗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苗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坐怀不乱的男子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出车——慰劳凯旋将士的乐歌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旗旐央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禝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