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诗经中带“白”字的句子,最好把解释也写上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茂盛的芦苇上,晶莹的露水已经凝结成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心中的爱人,在河水的另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我顺流而上,路途遥远而又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逆流而下,她好像又在河水的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茂盛的芦苇上,晶莹的露水还未晒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我心中的爱人,在岸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我顺流而上,路途艰难、难以登攀。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我逆流而下,她却好像在水中的沙滩。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茂盛的芦苇丛,晶莹的露水还没有蒸发完,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我心中的爱人,在河岸,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我顺流而上,道路迂回艰难,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逆流而下,她却好像在水中的沙洲。 这首诗有多重见解和看法,不过大多人都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主要是描写了一位男子对意中人的反复追寻。诗歌通过一唱三叹的形式,将这种感情表现得委婉缠绵,感人至深! 2.给小说女主起诗经名字,姓白,名字的字要稍微复杂点溱溱(音真)。《鸿雁之什·无羊》:“旐维旟矣,室家溱溱”。和国风篇第一个词条“蓁蓁”是一样的意思 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但我觉得“舒窈” 荟蔚。《曹风·候人》:“荟兮蔚兮,南山朝隮”。荟蔚:云雾弥漫貌。 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 燕绥。《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燕:即“宴”,这里指宴请,描述席间的景象;绥:安宁 燕绥。《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燕:即“宴”,这里指宴请,描述席间的景象;绥:安宁 素衣。《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素衣:白色的衣服。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 如雪。《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个人最喜欢刘禹锡的一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 3.《诗经》中,白驹一诗对“赋比兴”手法的体现赋:铺陈其事也,描写白马吃苗,吃我场上的豆茎等是赋。 比,比喻也。把白马比喻贤人、隐士。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后汉书·崔駰传》:“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驹之所从。” 宋 陆游 《寄题胡基仲故居》诗:“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絷白驹。” 清 钱谦益《父国光先赠中宪大夫河南归德府知府加赠太常少卿仍前阶制》:“皎皎白驹,世咸慕逸民於空谷。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歌咏之事。本来是写友人,但是先写白马,通过白马引出友人,这个叫兴。 4.请给我一些《诗经》中出现颜色的诗句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之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蒹葭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素冠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黄鸟 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 甫田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青蝇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采绿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白华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盢?经营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