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歌的构思技巧

1.诗歌的构思立意有那些

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照应、抑扬等。

诗言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这种构思立意追求的是“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诗歌的构思特色是什么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 特点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朦胧诗古已有之,并非当代专有。其实,朦胧诗只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朦胧诗的第一特征是“不直白”。“不直白”在诗人而言,是一种创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的机会。

[1] [编辑本段]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中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

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

中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编辑本段]发展 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1、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2、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编辑本段]流派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

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九叶派 九叶派特点之一注重现实。

1948年在诗坛上最重要事件就是"九叶派"的正式亮相。由于曹辛之与臧克家组成"星群"社在艺术观点上的分歧,他与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等人创办了《中国新诗》月刊,并与已经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天津的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等人取得联系,形成 了一个新的诗歌派流派"中国新诗派"(后因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派》称为"九叶诗派")。

九叶派则是20世纪40年代以《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趋向的诗人群(又称“中国新诗派”。

3.诗的构思怎么写

■人间诗话——新诗是分行的艺术诗歌三要素是:分行分行分行。

【砖妹er】2010-11-15 14:53:49旧诗用韵,新诗分行。新诗是分行的艺术。

【砖妹er】2010-11-15 15:00:38不分行,则无新诗。【砖妹er】2010-11-15 15:02:08不会分行,则不必谈诗。

【砖妹er】2010-11-15 15:03:13天下攘攘,大家分行。可怜兮兮,善分行者几希。

【砖妹er】2010-11-15 15:13:47善分行者,如真的猛士,寸铁杀人,干净利落。【砖妹er】2010-11-15 15:23:35普通一段话,分行即是诗。

此即所谓化腐朽为神奇是也。【砖妹er】2010-11-15 15:33:07欲学分行,先学说话。

【砖妹er】2010-11-15 15:41:27说话四戒:吞吞吐吐、含含糊糊、结结巴巴、罗哩罗嗦。【砖妹er】2010-11-15 15:51:58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

【砖妹er】2010-11-15 15:54:08六言:言简、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言之有理、言之有歪理。【砖妹er】2010-11-15 16:02:44要言不烦,言简方能意赅,言简方能生出许多歧义。

【砖妹er】2010-11-16 11:18:16句中无余字,篇外无剩语。【砖妹er】2010-11-16 17:19:00分行为新诗摆脱用韵、简省标点提供了可能(可用可不用)。

【砖妹er】2010-11-16 11:49:41分行可以扩展句子的空间感、增强句子的节奏感。【砖妹er】2010-11-16 12:52:22空间感和节奏感差的人,分不好行,写不好诗。

【砖妹er】2010-11-16 12:54:07诗人,即指写诗的人。【砖妹er】2010-11-22 9:25:21诗人二字,既不高贵,也不低贱。

【砖妹er】2010-11-22 9:26:24有诗人则有诗,有诗则有诗人。无诗人则无诗,无诗则无诗人。

【砖妹er】2010-11-22 9:26:55有正理则有歪理,歪理之中有正理;要知歪理之正,需知正理之歪。反之亦然。

【砖妹er】2010-11-23 22:01:59诗不用韵是诗体的解放。【砖妹er】2010-11-24 19:12:17诗人不会用韵是诗人的无能。

【砖妹er】2010-11-24 19:13:01可以不用韵,但不能不会用韵。【砖妹er】2010-11-24 19:14:46无韵之诗,节奏尤为重要。

【砖妹er】2010-11-24 21:26:41节奏感差,则气不畅。气不畅,则句不顺;句不顺,则句病。

【砖妹er】2010-11-24 21:44:08节奏即语感。【砖妹er】2010-11-24 21:48:05不懂节奏,则不会分行。

【砖妹er】2010-11-24 21:49:06诗贵养气,涵养于胸腹之中,流动于字句之间。【砖妹er】2010-11-26 9:32:30生命之气,谓之气息。

【砖妹er】2010-11-26 18:08:18自然之气,谓之气象。【砖妹er】2010-11-26 18:08:43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砖妹er】2010-11-26 18:15:5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砖妹er】2010-11-26 18:19:59诗人大气,则诗大气。

【砖妹er】2010-11-26 19:05:37真感情,真景物。**怀,大气象。

【砖妹er】2010-11-27 14:07:30病句是一种写诗技巧,多用则死。海子之流是也。

【砖妹er】2010-11-26 9:27:24五少:少用标点,少用连词,少用形容词,少用典故,少用成语。【砖妹er】2010-11-27 13:55:07和谐社会,多用通假字。

和谐,河蟹。 【砖妹er】2010-11-27 14:09:34诗如高山,不可移易,易则山崩地裂。

【砖妹er】2010-11-26 9:09:23诗如流水,不可雍滞,滞则洪水泛滥。【砖妹er】2010-11-26 9:11:44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菜刀杀人,只有一招——砍。【砖妹er】2010-11-26 9:15:14诗要写好,千招万招;归根结底,只有一招——Enter。

【砖妹er】2010-11-26 9:17:25回车分诗。【砖妹er】2010-11-26 9:18:02大诗非诗。

【砖妹er】2010-11-26 9:12:44大诗人无所不诗。【砖妹er】2010-11-26 9:13:15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砖妹er】2010-11-26 9:14:06低俗→流行→高雅→僵死→周而复始,这就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砖妹er】2010-11-29 19:40:28中国新诗之所以一直半死不活,是因为(因为种种原因)没经过低俗与流行,就直接高雅而僵死了。

【砖妹er】2010-11-29 19:43:50网络为中国新诗的低俗与流行提供了可能。【砖妹er】2010-11-29 19:46:40宁低勿高,宁俗勿雅。

【砖妹er】2010-11-29 19:48:23百无一用是书生,万无一用是诗人。【砖妹er】2010-11-26 9:01:07与名利愈远,与诗歌愈近。

反之亦然。【砖妹er】2010-11-29 15:08:48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写诗去也。

【砖妹er】2010-11-29 15:20:39后主降宋,遂称“千古词帝”。【砖妹er】2010-11-29 15:13:29中国新诗流派中最著名的是:新月派。

【砖妹er】2010-11-29 14:01:42新月派第一人是:闻一多。【砖妹er】2010-11-29 14:10:28闻一多先生做人、作诗、做学问,一代楷模。

【砖妹er】2010-11-29 14:29:23闻一多先生的“三美”理论应好好学习、继承、发展,与时俱进。【砖妹er】2010-11-29 14:35:51“三美”的核心是音乐美,音乐美的核心是节奏。

【砖妹er】2010-11-29 14:37:38韵的枷锁,就留给歌。【砖妹er】2010-11-29 14:41:22具象、抽象、工笔、写意,中国水墨,墨分五彩,都是绘画美。

【砖妹er】2010-11-29 14:51:42万里长城的蜿蜒,教堂尖顶的参差,玲珑塔的玲珑,纪念碑的巍峨,都是建筑美。【砖妹er】2010-11-29 14:54:38王国维之死,是死于文化断裂。

4.写好现代诗的技巧

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思想内容的集中性。

诗歌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现。诗歌思想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 在: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

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水**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 (二)表达方法的抒情性。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 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的创作贵在自然 流露。

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郭沫若)诗歌的抒情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抒情相比较,其表现特别强烈。 (三)语言形式的音乐性。

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 押大致相近的韵”。 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

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

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

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

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

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

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

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 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具体方法 很多,例如: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 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

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二、巧妙地进行诗的构思 (一)诗的灵感 构思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构思是什么引起的?简单的回答是: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

艾青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 的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灵感是果。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灵感开始创作。

这是诗人写诗的过程。 在“灵感”爆发之后,创作就进入具体的构思。

(二)诗的构思 诗歌构思十分重要。关于诗的构思的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首先关于适合于诗的构思的内容, 我们可以马上把纯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对的程度上排除。

诗所特有的 对象或题材不是太阳、森林、山川风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状如血液、脉络、筋肉之类,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诗纵然也。

5.诗歌的写作技巧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国几千年文学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诗歌的创作是随性而起,缘情而发的。要谈论诗歌的写作,首先我们得给诗歌下一个全面的定义。

但,何谓诗歌呢?诗歌是一种抒情性的文学体裁,是运用精炼的,和谐的语言,借助比,兴等表现手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分行排列,有韵律,有节奏,有形象思维的方法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到唐宋元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度鼎盛,再到明清后的逐渐回落。

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波澜曲折但又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一般认为,诗歌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楚辞,魏风,诗,词(辞),散曲。

“诗歌”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我们通常把“五四”以前的诗歌称为古诗,其后的则称为新诗。

新诗对古诗有一定的继承,但又有其符合各个时代特色的“个性”特征。对诗歌我们可以根据时间的先后,表达方式的不同,篇幅,语言形式,诗体,格律的不同等方面进行分类定义。

由于这些不是本篇的重点,故在此不多赘述。 诗歌的特征,即诗歌不同于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的,具有其特殊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鲜明特色的“个性”特征。

对于诗歌的这一特征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抒情。正如开篇所说,诗歌的创作是随性而起,缘情而发的。

随性而起就是对现实社会进行细致的观察,由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进而借助诗歌这一表现形式传达一种理念或思想。比如,杜甫的名句“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就高度地概括了当时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的状况,表达了作者对“豪门”的“憎”与对穷人的“怜”的思想。

缘情而发,即由浓厚,强烈的思想感情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爱,恨,情,愁。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表现了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的一出美化了的宫廷爱情悲剧,抒发了作者对这份深情的同情和激赏。

要写出一首好诗,对诗歌总体的构思是很重要的。创作者要在大脑中构建起诗歌的“轮廓”,找准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不能是写完了一首诗歌,尚不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思想。只有有了思想,才会有灵魂。

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要表达什么,怎样表达,构建出诗歌的“立体形象”,进而对其进行有条理的梳理,才能形成诗歌的内在思想和实体结构。 诗歌的创作有其独特的写作思路,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24个字,即感情浓郁,语言精炼,拓开联想,想象丰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感情浓郁要求作者以丰富的感情积淀,结合真实的情感流露,反映生活中的点滴,以细微处见真情,力求做到用情达意,以情动人。

诗歌由于其特殊的篇幅和字数限制,不可能像其他文学体裁那样可以“洋洋洒洒千万言”。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诗歌时,做到对语言的提炼和浓缩,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比如,有这样一首诗,试题为《生活》,诗的内容却只有一个字--“网”。

作者用一个“网”字高度集中地概括了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其中蕴涵着很深的韵味。

拓开联想,想象丰富是诗歌重要灵魂所在。合理的联想能使诗歌增强韵味,展现一种时代的美感。

同时,在诗歌的创作中,必要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使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浓烈丰富,比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把愁绪的浓重抒发得淋漓尽致. 韵律是指诗歌中的押韵和声调.在古市的创作中尤其注重句子的押韵.不同韵律的字不能压韵.而新诗的押韵较为随意,只要押的韵大致相近就可以,而且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 节奏是指诗歌中的顿数,即语言在排列顺序上的间隔规律.节奏鲜明是诗歌的重要要求.短促的节律可以给人激动,欢乐的情绪;缓慢的节律可以给人深沉,悲伤的情绪。

诗歌的创作还要讲求立意的新颖和构思的严密.诗歌的立意是表达主题思想的基础.立意的新颖能够使诗歌增加可读性和亲和力;能正确反映人们的普遍思想和要求.要做到立意的新颖必须注重对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分析,把握时代特征,集中反映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洞察事物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洞察力,才能抓住事物的细微,以小见大,以简见详。 诗歌的创作同时也是一门讲求意境的艺术.意境就是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一幅有情意有境界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诗歌创作讲求营造一定的氛围,在氛围中抒发情感,以情动人,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因景生情.只有对所要表现的事物或现象充满感情,以富于赞美,同情,鞭挞等的思想,使读者能够为情所感,为情所动,达到对诗歌的赞同和认可.要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意境,不单要有丰富的情感积累,还要求在表达方式上注重对细节的把握.(这里所说的"细节描写"当然并不同于小说,记叙文等文学体裁的描写.诗歌的细节描写有其鲜明的特点:精炼,直接,动情.更重要的是能更形象地描绘某一事物.)细节描写是最能打动人,也是最能创造感人意境的表现方式.对细节的描写要求注意对事物(件)发展过程的描写,可以运用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对事物(件)的变化发展进行动态的描写,。

6.诗歌中构思脉络题怎么答

答题要点:“构思脉络”就是行文思路或结构。构思是指写诗歌时,在下笔之前对诗的主旨、结构、材料、语言、方法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然后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使得诗歌呈现系统性,有中心及层次。诗中清楚的布局和条理就是脉络。回答这类“构思脉络题”,就是要弄清楚各层次的内容,对各层次的层意进行概括,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表述时要说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即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如: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分析: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在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杜甫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参考答案:开头四句是杜甫对李白的高度赞美,回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说明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由第三联的离情自然引出末联“把酒论诗”的热切希望,正与诗的开头呼应。

希望能帮到你。

7.诗歌创作构思的匠心独韵

要想写好诗歌,一定要读诗歌史。

模仿前人的作品是学习写作的好方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否则就不要写,否则就不断的改。

好诗是有生命的,生命不易创造,我们的生命不发光就写不出好诗,生的感悟是诗的结晶。诗要有意境,一首诗可以是宇宙也可以是一根葱。

诗人最好是个思想者是个哲学家,哲学家和思想者最好是个诗人。写小我写大我写众生写苍生。

没有情志的人不叫人,没有情志的诗不叫诗。诗绝不等于浪漫,诗绝不等于美。

很多问题出在原本一句话就可表达出一首诗要表达的东西。一首诗的全部语言并未用来表达同一个内含,他们是四处散落的,玩弄语言的花样对于一首诗是致命的伤害,多数语言的花边与零碎是不必要的。

不要用繁杂的语言去表达原本很简单的东西,让原本简单的东西因那些文字而显得繁杂。语言不应成为阅读的障碍,不应让读者首先去穿过语言的森林,再去分辨那森林后面发生的事物,不要让读者看到你的语言,要让他们看到你的心田,通过你的文字,让他们看到你想让他们看到的一切,而不是文字的瘴气。

不能让读者去猜疑你的文字,文字是不该被猜疑的,就是复杂的语句也应该是人类心意中存在的,否则那文字就是死亡的,没有生命力的。文字的组织不能让人的意识产生昏迷或者沉睡,我相信阅读是让人神志清醒的,不能让人读了迷迷糊糊,这样的文字不是天书,天书的内含是相当伟大的,天书是让人的意识让人生命清醒的读本。

声韵不能影响语境,声韵与语境应该统一。 文字什么都可写,但不是什么东西都叫诗歌,诗歌是一种高级精神,他所表达的东西不是庸俗的人能够掌握的,要想写诗歌,内心世界一定不能平庸,要想写出伟大的诗篇就要有高尚的品质与光辉的精神。

不是会写字的人就能当诗人,也不是情感丰富的人就能当诗人。诗人是高级文明的代表之一,诗人也是最平凡的人之一,但诗歌绝对是伟大的,能称为诗的事物非常多,但能称为诗的文字在世上并不多。

诗歌的种类较多,学写哪一种诗呢?只要是新诗,具体哪种诗并不限制,如内容上叙事诗、抒情诗都可以写,形式上自由诗或散文诗亦可。 怎样写诗?在学过诗歌之后,应该在以下几点加以注意: ①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提炼主题,要有鲜明的形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平常我们写作文,强调的总是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写诗歌时,我们同样应该如此。对于自己真实的感受,要着眼于写出具体的形象,用形象体现思想观点。

②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或事进行构思和立意,抒发充沛的感情。人总是有感情的,而诗歌是最要抒情的文学形式。

因为,诗歌常常是有感而发的,而且,优美的诗篇也总是产生在感情激荡的时候,试看我们学过的《沁园春 雪》,哪一首不是诗人感情的喷发?在我们为某一人,某一事或某一物而动情之时,抓住自己的这种感受,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将自己的这种感情赋予诗歌之中,是写好诗歌的基础。 ③语言凝练、准确,生动流畅,富有韵律。

诗歌究竟是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它毕竟与其它文体不同。诗歌的语言比其它文体要精炼,我们要注意把握这一不同之处,捕捉生活中最好的镜头,用最精炼的语言勾画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语言有韵律感,我们可以在写诗的过程中尝试押韵,让自己的诗给人以美的感受。

④写诗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

8.现代诗歌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最重要的一个你自己的理解能力要强,一篇诗歌看下来要知道着篇诗歌的中心思想,然后再把你理解的中心思想写下来,要是真的不知道中心思想,就看看问中有没有一句总领全文的话,然后围绕着这句话展开 一般中心思想离不开什么像思念祖国,热爱祖国,想念家乡,赞美母亲,怀念童年……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鉴赏及答题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 3\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4)夸张。

(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