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国风160篇共是哪几篇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诗经》国风中《周南》总计十一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广、汝坟、麟之趾。 国风·召南共有十四首诗: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 《邶风》作品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鄘风所含诗: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 《卫风》有《考槃》,氓,木瓜,淇奥,伯兮 《王风》有十首。包括: 黍离 君子于役 君子阳阳 扬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葛藟 采葛 大车 丘中有麻 "郑风"共有二十一首诗。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齐风"共有十一首诗。包括:鸡鸣 还 著 东方之日 东方未明 南山 甫田 卢令 敝笱 《魏风》包括《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等七篇诗歌。 唐风,有绸缪,葛生,鸨羽,杕杜,无衣,蟋蟀,扬之水,羔裘,杕之杜,椒聊。有枢,采苓 《秦风》共10首,包括《车邻》、《驷》、《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陈风》共有10首,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桧风》共有四首诗。1 素冠2 隰有苌楚3 羔裘4 匪风 曹风共有四首诗。 包括:蜉蝣 候人 鸤鸠 下泉 豳风1七月2鸱鸮3东山4破斧5伐柯6九罭7狼跋 2.带冠的成语1、张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详细释义: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出 处:明·田艺蘅《留青曰札》第二十二卷:“谚曰:‘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2、衣冠楚楚 [ yī guān chǔ chǔ ] 详细释义: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鲜明整齐的样子。 出 处:《诗经·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3、冠冕堂皇 [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 详细释义: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含贬义)。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 出 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有一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堂皇;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4、凤冠霞帔 [ fèng guān xiá pèi ] 详细释义: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出 处:元·杨显之《潇湘雨》:“阿哟;我戴凤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锁的?待我来!” 5、衣冠禽兽 [ yī guān qín shòu ] 详细释义:外表衣帽整齐,像个人,行为却如禽兽。比喻卑劣的人。 出 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3.有没有解释耕冠这个词的诗句用犁把土翻松:~种(zhòng)。~作。~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自有收获”)。笔~(喻写文章)。舌~(喻教书)。 “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或指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冠带医生(大医院有称职的医生);冠首(位居于众人之上);冠绝(遥居首位);冠伦(盖过同辈) 《耕》 溪 居 作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耕冠: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冠冕堂皇 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 冠盖相望,乘坚策肥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4.葛履五两,冠緌双止什么意思诗经 国风 南山 说的是齐女文姜 嫁 鲁国 后的跟齐襄公仍不清白的 丑事 是个讽刺诗 你的这两句意思是 五辆车的鞋子帽子作为嫁妆。 原诗: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何又怀止。 葛履五两,冠緌rui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何又从之。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敏,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何又鞠止。 折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之,曷又极之。 5.含有子、喻二字的诗经含有“子”、“喻”二字的《诗经》诗句有 《关雎》的 君子好逑 《汉广》的 之子于归 《缁衣》的 适子之馆兮 《将仲子》的 将仲子兮 《素冠》聊与子同归兮 含有“子”、“喻”二字的《诗经》诗句唯美诗句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对一位少女邂逅、追求、相思并同她完婚的全过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6.《诗经》最有名的是哪几篇你好。 《诗经》四始:《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关雎》冠于诗三百之首,说明对他的评价很高。 国风之《邶风 击鼓》因有诗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历世铭记。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使《卫风 淇奥》使人念念不忘。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使《木瓜》不逊于【投桃报李】(《大雅 抑》)。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让《郑风 风雨》家喻户晓。 教人处世当如《小旻》之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小雅 采薇》、《小雅 鹤鸣》、《小雅 常棣》、《小雅 伐木》、《巷伯》、《硕鼠》。。。。 这就是《诗经》,伟大的诗经。 7.绝缨者言 翻译楚庄王赐其群臣酒②。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烛灭,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③,言于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愿趣火视绝缨者④。”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于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于是,王乃遂与群臣欢饮,乃罢。后吴兴师攻楚,有人常为应行合战者⑤,五陷阵却敌,遂取大军之首而献之⑥。王怪而问之曰:“寡人未尝有异于子⑦,子何为于寡人厚也?”对曰:“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⑧;负日久矣,未有所效⑨。今幸得用于臣之义⑩,尚可为王破吴而强楚。”《诗》[11]曰:“有璀者渊,萑苇淠淠[12]。”言大者无所不容也。 [注释] ①选自汉初韩婴的《韩诗外传》,题目是后世所加。韩婴,西汉初年讲《诗经》的学官、专家、学者,研究诗经的韩氏一家创始人。著有《韩诗》内传、外传,内传是阐释含义的,外传是用事实证诗的。②楚庄王:著名的楚国国君,名熊侣,为春秋五霸之一。③后:王后,扢(gǔ古):摩试。这里指摸到。④趣(cǜ促):催促。火:灯火、烛火。⑤应行:即“颜行”,颜指头,“颜行”即打头阵。合战:交战、交锋。⑥大军之首:领兵将军的头颅。⑦异:特殊、特别。这里指特殊待遇恩惠、特别的关照宠信。⑧肝胆涂地:又作肝脑涂地,内脏流在地上,指受刑惨死。⑨负:亏负、拖欠。效:报效。⑩义:按道理应该做的。[11]《诗》:指《诗经》,我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引文见《诗经·小雅·小弁》。[12]璀璀(cúi璀):深广的样子。萑huán环):水边的芦类植物。淠淠(pèi配):茂盛的样子。 (四)绝缨酒会 楚庄王设酒宴赏赐他的群臣。天黑下来时,酒也喝足了,旁边侍候的人大都醉了,大殿上的蜡烛也灭了,这时有人在暗中拉扯王后的衣服。王后摸到他的帽缨给揪了下来,对楚王说:“这会蜡烛灭了,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摸到他的帽缨揪下来了。赶快叫人拿烛火来,看被揪了帽缨的是谁。”楚王说:“别说了(译‘打住’亦可)!”马上发出令来:“和我一起喝酒,不把帽缨揪下来,我就不高兴啦。”于是,没有一个人有帽缨了,也就不知道被王后揪下帽缨的是谁了。这样,楚庄王又与群臣欢乐饮酒,直到宴会结束。后来吴国兴兵攻打楚国,有一个人在战斗中常打头阵,五次冲—锋打退敌人,取到敌方将军的头献给楚王。楚王感到奇怪而问他道: “我对你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恩宠,你为何对我这么好呢?”回答说: “我,就是早先在殿上被揪下帽缨的那个人啊。当时就应该受刑而死,至今负疚很久了,没能有所报效。现在有幸能做一个臣子理应做的事,还可以为您战胜吴国而使楚国强大。”《诗经》上说:“广阔的水潭啊,芦苇多么丰茂。”说的是宽阔伟大的胸襟,什么都能容得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