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巧诗经

1.巧用《诗经》对对联 苏东坡有个朋友有意出难题考他

你说的是这个故事吧。

宋神宗年间,辽国派遣使者来中原。翰林学士苏东坡奉命招待。辽使者出一联:“三光日月星”,要苏东坡来对辽使者认为,这是副绝对。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不应重复。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来对,下面跟着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谁知,苏东坡略一思索,就对出下联:“四诗风雅颂。”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雅”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

辽使说:“我还以为是绝对呢。不想让你轻易对上了。”苏东坡说:“什么绝对,我还可以补上三联呢。其一:一阵风雷雨;其二:两朝兄弟邦,其三:四德元亨利。”辽使问:“《周易》里‘乾’卦里的四德应该是‘元、亨、利、贞’啊,怎么漏了一字?”苏东坡答:“最后一字是先皇圣讳,臣不能随口念出。”原来,先皇宋仁宗名叫赵祯,祯、贞同音,属于“圣讳”,故删去一德,亦成妙对

2.妙妙在诗经里什么意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鱼鹰和鸣咕咕唱,在那河中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去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你送我木瓜,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注:《木瓜》本来就是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全然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 。它咀嚼着一捆青草 ,那人如玉般美好 。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译: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译:江河有了支流,你出嫁了,离开我。你离开我,总有一天你会后悔

3.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主要用了哪种手法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首,所以去百度了赋比兴的含义,你可以看看。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

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

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

比 比就是类比(赋比兴中比的意思是类比,不同于网络上流传的比喻,其中类比与比喻的详细差别请另行查询,这里不作赘述)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类比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诗经》中比的运用很广泛,比较好理解。

其中整首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如《魏风·硕鼠》《小雅·鹤鸣》,独具特色:而一首诗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更是丰富。《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4.最短的五首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攸攸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