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美古诗词札记怎么写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代著名 诗人李商隐以残花缺月、黄昏迟暮伤感爱情诗为特色,抒情深厚,造意精而细,可谓典雅华丽,情思缠绵。这首《无题》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全诗中用“东风”、“春蚕”、“蜡炬”、“月光”、“青鸟”这些含有深刻意境的词,以独特的构思,使人们浮想联翩,“苦思”的心境,已是登峰造极,无可代替。 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真情地描绘了人的别离情景。古代人们因交通极不便利,唯有相见难,但又何谓“别亦 难”,“别”字带有人的难舍之情。“十八相送”的传说,人们不会忘记,离别该是多难。在信息化的今天,现代交通,人们见时容易,别时也快,不会有那种难舍难分的感觉。紧接着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表面看来与第一句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她以“百花残”物景衬托了分别之苦。“东风”实际代表了春天。当东风无力时,则百卉群芳,韶华同逝,花固如是,人又何尝不是。相见难,别亦难与东风无力的意境结合在一起,实在是一种悲伤的情景。 颔联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是精彩。作者利用春蚕吐丝,蜡炬燃烧自然现象,深刻反映了真诚的感情,且又悲壮。春蚕一生为丝忙碌,尽心尽力;蜡炬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燃烧过程泪流不断,灰泪一体,尽心尽责。这两句更清楚地说明对爱情的忠贞如一,海枯石烂不变心的决心和信心,也表明了作者的一种心理渴望。 颈联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突转的笔锋,也是作者要反映一个古代女子的思念之情,女为谁容?一个“改”字刻画了思念的痛苦。“月光寒”的情景更另人心寒。“寒”与“改”字相对应。增添了几多愁,联想离别之苦,这种心境和意境的文字表现方式达到了艺术 的高峰。 该诗的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是最后的感言,作者选用“蓬山”和“青鸟”两个带有神话的传说的典故,以寄托心中的希望。明知无多路,路难行,也要千方百计给自己心上人送去祝福,更加表明春蚕与蜡炬的终身的盼望。《无题》诗虽然是一首爱情诗,但她含有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尽管是悲伤且又悲壮的思念,只要你始终如一的追求,像春蚕和蜡炬一样,尽心尽责,哪怕任何艰难险阻,幸福一定会降临你的身边。 2.初中生必背古诗文读书笔记.写您看完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后的读书笔记,蒹葭/《诗经·秦风》硕鼠/《诗经·魏风》君子于役/《诗经·王风》云中君/《九歌·云申君》十五从军征/汉乐府长歌行/汉乐府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山中杂诗/吴均(汉)龟虽寿/曹操(汉)归园田居/陶渊明(晋)木兰辞/北朝民歌紫骝马歌辞/乐府(北朝)人日思归/薛道衡(隋)蝉/虞世南(唐)在狱咏蝉/骆宾王(唐)山中/王勃(唐)渡汉江/宋之问(唐)山中留客/张旭(唐)望月怀远/张九龄(唐)从军行/王昌龄(唐)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使至塞上/王维(唐)竹里馆/王维(唐)峨眉山月歌/李白(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独坐敬亭山/李白(唐)塞上听吹笛/高适(唐)早梅/张谓(唐)逢入京使/岑参(唐)月夜忆舍弟/杜甫(唐)戏为六绝句(其二)/杜甫(唐)旅夜书怀/杜甫(唐)春望/杜甫(唐)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唐)《塞下曲》四首之三/卢纶(唐)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唐)游子吟/孟郊(唐)新嫁娘词/王建(唐)晚春/韩愈(唐)竹枝词/刘禹锡(唐)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观刈麦/白居易(唐)剑客/贾岛(唐)题诗后/贾岛(唐)渔翁/柳宗元(唐)离思五首(其四)/元稹(唐)南园/李贺(唐)己亥岁感事/曹松(唐)赤壁/社牧(唐)山行/杜牧(唐)嫦娥/李商隐(唐)锦瑟/李商隐(唐)渔歌子/张志和(唐)社日/王驾(唐)蜂/罗隐(唐)不第后赋菊/黄巢(唐)金缕衣/无名氏(唐)相见欢/李煜(南唐)书河上亭壁/寇准(宋)乡思/李觏(宋)鲁山山行/梅尧臣(宋)蝶恋花/晏殊(宋)玉楼春/宋祁(宋)画眉鸟/欧阳修(宋)登飞来峰/王安石(宋)水调歌头/苏轼(宋)赠刘景文/苏轼(宋)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宋)病牛/李纲(宋)醉花阴/李清照(宋)山园小梅/林逋(宋)三衢道中/曾几(宋)红梅/王十朋(宋)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宋)冬日读书示子聿/陆游(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宋)清平乐/辛弃疾(宋)池州翠微亭/岳飞(宋)金陵驿/文天祥(宋)虞美人/蒋捷(宋)约客/赵师秀(宋)绝句/赵盂顺(元)五月十九日大雨/刘基(明)暮春遇雨/于谦(明)朝天子·吹喇叭/王磐(明)临江仙/杨慎(明)明日歌/文徵明(明)渡易水/陈子龙(明)即事(二)/夏完淳(明)真州绝句/王士祯(清)马嵬/袁枚(清)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纪昀(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燮(清)论诗/赵翼(清)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清)长相思/纳兰性德(清)己亥杂诗/龚自珍(清)狱中题壁/谭嗣同(清)对酒/秋瑾(清)。 3.最美古诗词札记怎么写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代著名 诗人李商隐以残花缺月、黄昏迟暮伤感爱情诗为特色,抒情深厚,造意精而细,可谓典雅华丽,情思缠绵。 这首《无题》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全诗中用“东风”、“春蚕”、“蜡炬”、“月光”、“青鸟”这些含有深刻意境的词,以独特的构思,使人们浮想联翩,“苦思”的心境,已是登峰造极,无可代替。 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真情地描绘了人的别离情景。 古代人们因交通极不便利,唯有相见难,但又何谓“别亦 难”,“别”字带有人的难舍之情。 “十八相送”的传说,人们不会忘记,离别该是多难。在信息化的今天,现代交通,人们见时容易,别时也快,不会有那种难舍难分的感觉。 紧接着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表面看来与第一句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她以“百花残”物景衬托了分别之苦。 “东风”实际代表了春天。 当东风无力时,则百卉群芳,韶华同逝,花固如是,人又何尝不是。相见难,别亦难与东风无力的意境结合在一起,实在是一种悲伤的情景。 颔联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是精彩。 作者利用春蚕吐丝,蜡炬燃烧自然现象,深刻反映了真诚的感情,且又悲壮。 春蚕一生为丝忙碌,尽心尽力;蜡炬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燃烧过程泪流不断,灰泪一体,尽心尽责。 这两句更清楚地说明对爱情的忠贞如一,海枯石烂不变心的决心和信心,也表明了作者的一种心理渴望。 颈联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突转的笔锋,也是作者要反映一个古代女子的思念之情,女为谁容?一个“改”字刻画了思念的痛苦。 “月光寒”的情景更另人心寒。 “寒”与“改”字相对应。增添了几多愁,联想离别之苦,这种心境和意境的文字表现方式达到了艺术 的高峰。 该诗的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是最后的感言,作者选用“蓬山”和“青鸟”两个带有神话的传说的典故,以寄托心中的希望。 明知无多路,路难行,也要千方百计给自己心上人送去祝福,更加表明春蚕与蜡炬的终身的盼望。《无题》诗虽然是一首爱情诗,但她含有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尽管是悲伤且又悲壮的思念,只要你始终如一的追求,像春蚕和蜡炬一样,尽心尽责,哪怕任何艰难险阻,幸福一定会降临你的身边。 4.最美古诗词我的读书札记 征文《柏拉图对话集》读书札记近读古希腊柏拉图对话篇,收益良多,且做读书札记如下。 这是一篇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470-前399年)是第一个能够确切知道生卒年月的、第一个出生在雅典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和他最杰出的弟子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这个跟随他8年,后因苏格拉底被指控犯有败坏青年道德和信仰新神的罪状而判处死刑被迫离开雅典远走异乡的历史上最美的哲学家,以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这个柏拉图学园里最优秀的弟子,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一生享尽荣华富贵最后却在颠簸流离中因胃病发作于加而西斯岛与世长辞的最博学的哲学家、思想家、逻辑学的创始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共同构成了哲学史上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柏拉图早期写的对话被称为“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作为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可以说苏格拉底是把哲学从天上呼唤到地上的人。 当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的智者学派对“人为性”的强调不可避免的走向人们价值判断的主观性追求,造成相对主义的盛行并直接导致价值的无政府状态以及道德混乱的时候,苏格拉底提出了“德性即知识”的客观道德命题,并进行了他关于人的道德行为和价值体系的客观标准的不懈追求。苏格拉底的探索带有普遍定义的追求,他和青年人讨论伦理问题,问“什么是某某品德?”他要得到的回答是这种品德的普遍定义,但是对话者都以一些特殊的事例来回答他,最后无果而终。 《欧悌甫戎篇》写的是苏格拉底受到控告,在他出庭受审之前,和热心宗教的欧悌甫戎讨论什么是“虔诚”的问题。欧悌甫戎提出几种具体的虔诚的例子,都被苏格拉底驳倒,最后以没有结论而告终。 两人的对话在“衙门”口发生。欧悌甫戎见到苏格拉底未上吕各苑溜达而是来到惊官动府的衙门口来觉得奇怪便问其祥。 苏格拉底便告诉欧悌甫戎:“不管这位梅雷多还是哪位别人,对我看的很清楚,所以告我不虔诚。”此处便自然引出了对“虔诚”问题的讨论。 聪明的苏格拉底对欧悌甫戎说:“现在请你给我说说你刚才断言的那些真知灼见吧。你说,虔诚是什么,不虔诚是什么?虔诚是不是在每个行动中都一样,反过来,不虔诚是不是全都是虔诚的反面,永远一样?是不是一切不虔诚的事情都有一个‘不虔诚的相’?”欧悌甫戎对苏格拉底的最后一个问题表示同意并说:虔诚就是现在我所做的这件事,告发那些犯有杀人罪或者盗窃庙产罪的人,不管他是你父亲、母亲,还是什么别的人,不告就是不虔诚。 这当然不是苏格拉底想要的结果。“朋友,我刚才问你虔诚是什么,你并没有充分说清,只是跟我说虔诚就是你正在做的那件事情,就是控告你父亲杀人。” 苏格拉底接着说:“我向你提出的请求,并不是从许多虔诚的事例里说出一两件来,而是说出那个使虔诚的事情虔诚的‘型’本身。因为你说过,有一个‘相’使不虔诚的事情不虔诚,使虔诚的事情虔诚。” 于是欧悌甫戎又提出一个观点:神灵喜爱的就是虔诚,神灵不喜爱的就是不虔诚。苏格拉底轻而易举就驳倒了这一观点:他重申了欧悌甫戎的观点:虔诚和不虔诚不一样,而且正好相反。 接着,苏格拉底指出正如人与人之间在是非、贵贱、善恶等之间会有意见分歧一样,神与神之间也有争吵,有意见分歧。也就是说有些神灵认为这件事对,有些神灵认为那件事对,有的认为贵或善,有些认为贱或恶,这也即是说每个神灵都喜爱他认为善的、对的,都厌恶与此相反的事情,由此可以推出同样的事情就会既虔诚又不虔诚,因为似乎同样的事情有的神灵厌恶,有的神灵喜爱,所以它对于神灵既可爱又可恨。 于是,在苏格拉底“精神引产术”的引导下,欧悌甫戎提出这样的主张:所有的神灵都喜爱的是虔诚的,所有的神灵厌恶的是不虔诚的。当然,这依然不是苏格拉底想要的答案,正如在《美诺篇》里,苏格拉底问这位西西里岛的富家子弟,智者学派的著名代表之一高尔吉亚的学生什么是美德,美诺却列举了众多的德性现象。 对这一观点的反驳也十分的精彩。苏格拉底说:现在我们来考虑一下:究竟是虔诚的事因为虔诚所以被神灵们喜爱呢,还是它被神灵们所爱所以虔诚?这样一路考察下去,结果是:正如一件东西被喜爱并不是因为它可爱,而是因为它被喜爱,一件东西被神灵们喜爱是因为神灵在喜欢它,这样神灵喜爱的就不是虔诚的了,虔诚的也不是神灵喜爱的。 最后,苏格拉底又反驳了“凡是虔诚的都是公正的”这一观点。这一过程跟上面的一个论证过程有些相似,依然从对“究竟一切公正的都是虔诚的,还是一切虔诚的都是公正的?”探讨入手,然而,显而易见,欧悌甫戎有些跟不上苏格拉底所思路了。 也许是想离开,欧悌甫戎说:苏格拉底,我现在有急事,该走了。探讨无果而终。 5.初中生必背古诗文读书笔记蒹葭/《诗经·秦风》 硕鼠/《诗经·魏风》 君子于役/《诗经·王风》 云中君/《九歌·云申君》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长歌行/汉乐府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 山中杂诗/吴均(汉) 龟虽寿/曹操(汉) 归园田居/陶渊明(晋) 木兰辞/北朝民歌 紫骝马歌辞/乐府(北朝) 人日思归/薛道衡(隋) 蝉/虞世南(唐) 在狱咏蝉/骆宾王(唐) 山中/王勃(唐) 渡汉江/宋之问(唐) 山中留客/张旭(唐) 望月怀远/张九龄(唐) 从军行/王昌龄(唐)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使至塞上/王维(唐) 竹里馆/王维(唐) 峨眉山月歌/李白(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独坐敬亭山/李白(唐) 塞上听吹笛/高适(唐) 早梅/张谓(唐) 逢入京使/岑参(唐)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 戏为六绝句(其二)/杜甫(唐) 旅夜书怀/杜甫(唐) 春望/杜甫(唐) 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唐) 《塞下曲》四首之三/卢纶(唐)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唐) 游子吟/孟郊(唐) 新嫁娘词/王建(唐) 晚春/韩愈(唐) 竹枝词/刘禹锡(唐)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 观刈麦/白居易(唐) 剑客/贾岛(唐) 题诗后/贾岛(唐) 渔翁/柳宗元(唐) 离思五首(其四)/元稹(唐) 南园/李贺(唐) 己亥岁感事/曹松(唐) 赤壁/社牧(唐) 山行/杜牧(唐) 嫦娥/李商隐(唐) 锦瑟/李商隐(唐) 渔歌子/张志和(唐) 社日/王驾(唐) 蜂/罗隐(唐) 不第后赋菊/黄巢(唐) 金缕衣/无名氏(唐) 相见欢/李煜(南唐) 书河上亭壁/寇准(宋) 乡思/李觏(宋) 鲁山山行/梅尧臣(宋) 蝶恋花/晏殊(宋) 玉楼春/宋祁(宋) 画眉鸟/欧阳修(宋) 登飞来峰/王安石(宋) 水调歌头/苏轼(宋) 赠刘景文/苏轼(宋)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宋) 病牛/李纲(宋) 醉花阴/李清照(宋) 山园小梅/林逋(宋) 三衢道中/曾几(宋) 红梅/王十朋(宋)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宋) 冬日读书示子聿/陆游(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宋) 清平乐/辛弃疾(宋) 池州翠微亭/岳飞(宋) 金陵驿/文天祥(宋) 虞美人/蒋捷(宋) 约客/赵师秀(宋) 绝句/赵盂顺(元) 五月十九日大雨/刘基(明) 暮春遇雨/于谦(明) 朝天子·吹喇叭/王磐(明) 临江仙/杨慎(明) 明日歌/文徵明(明) 渡易水/陈子龙(明) 即事(二)/夏完淳(明) 真州绝句/王士祯(清) 马嵬/袁枚(清)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纪昀(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燮(清) 论诗/赵翼(清)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清) 长相思/纳兰性德(清)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狱中题壁/谭嗣同(清) 对酒/秋瑾(清) 6.求诗歌读书笔记一篇 必采纳捷克诗人塞弗尔特说:诗首先应该具有某种直觉的成分,能触及人类情感最深奥的部位和他们生活中最微妙之处。 林莉的这首诗读完,我想,我情感里最隐秘的部分,我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了,并开始微微疼痛了。 很多时候,诗歌带来的这种疼痛感让我迷恋,让我深深地陷入其中。 我相信在我目前的世界里,只有诗歌,可以这样地唤起我对生活的爱,对那未知的、一切神秘生存的事物的爱。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诗人用她的敏锐,听到了那神秘的事物-----山凹里梨树林的颤抖和密语。 开篇让人的心,紧紧地,小心翼翼地悬起来,并侧起耳朵,跟着一同聆听。这样开头很扣人心弦,也将视角敞开来。 一首好的诗,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对事物的完美的呈现,它应该在呈现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那种内敛的,深沉的,饱满的情感,而且在衔接和转换上做得自然,天衣无缝。本诗的作者这一点做得很好。 在后面的几句里,她运用隐喻,形象地展开了对山凹中的梨花开放的描述:共白头,盛宴,小白驹出场,挤满山凹,在她的叙述里,我感觉到了欣喜,热爱,这些如同梨花,不断地扩展,蔓延,无边无际。不得不说,诗人对抽象事物的把握能力,令人惊讶。 诗歌读到这里,作者笔下那神秘的事物,也令人深深地热爱和向往。 诗如果到这里打住,我们可能只会停留在这种欣喜里,并在读完之后很快忘掉它。 因为所有的文字,只有悲剧,只有遗憾,只有绝望,才会打动人心。而诗歌,当它艺术地表现出纯粹的欲望,动人的忧郁和高贵的绝望,它才会令我们的心,深深地眷恋,和隐隐地疼痛。 本诗的作者深谙此理,在最后一句,她笔锋一转,“这漫无边际的汹涌,无助的汹涌”,一下子把我们的心,再次紧紧地揪了起来。这个无助,是花开得烂漫的无助,是生命一往直前的无助,还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助?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捕捉到,这一句里,有真意,有大美,有无尽的联想。 诗人藏隶说:现代诗人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重新协调诗的秘密与现实的关系。我觉得,本诗的作者出色的完成了她的任务。 你是否娿这样认为呢?。 7.最美古诗词札记怎么写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代著名 诗人李商隐以残花缺月、黄昏迟暮伤感爱情诗为特色,抒情深厚,造意精而细,可谓典雅华丽,情思缠绵。 这首《无题》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全诗中用“东风”、“春蚕”、“蜡炬”、“月光”、“青鸟”这些含有深刻意境的词,以独特的构思,使人们浮想联翩,“苦思”的心境,已是登峰造极,无可代替。 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真情地描绘了人的别离情景。古代人们因交通极不便利,唯有相见难,但又何谓“别亦 难”,“别”字带有人的难舍之情。 “十八相送”的传说,人们不会忘记,离别该是多难。在信息化的今天,现代交通,人们见时容易,别时也快,不会有那种难舍难分的感觉。 紧接着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表面看来与第一句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她以“百花残”物景衬托了分别之苦。“东风”实际代表了春天。 当东风无力时,则百卉群芳,韶华同逝,花固如是,人又何尝不是。相见难,别亦难与东风无力的意境结合在一起,实在是一种悲伤的情景。 颔联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是精彩。 作者利用春蚕吐丝,蜡炬燃烧自然现象,深刻反映了真诚的感情,且又悲壮。春蚕一生为丝忙碌,尽心尽力;蜡炬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燃烧过程泪流不断,灰泪一体,尽心尽责。 这两句更清楚地说明对爱情的忠贞如一,海枯石烂不变心的决心和信心,也表明了作者的一种心理渴望。 颈联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突转的笔锋,也是作者要反映一个古代女子的思念之情,女为谁容?一个“改”字刻画了思念的痛苦。“月光寒”的情景更另人心寒。 “寒”与“改”字相对应。增添了几多愁,联想离别之苦,这种心境和意境的文字表现方式达到了艺术 的高峰。 该诗的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是最后的感言,作者选用“蓬山”和“青鸟”两个带有神话的传说的典故,以寄托心中的希望。 明知无多路,路难行,也要千方百计给自己心上人送去祝福,更加表明春蚕与蜡炬的终身的盼望。《无题》诗虽然是一首爱情诗,但她含有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尽管是悲伤且又悲壮的思念,只要你始终如一的追求,像春蚕和蜡炬一样,尽心尽责,哪怕任何艰难险阻,幸福一定会降临你的身边。 8.唐诗70首学生读书笔记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读书笔记 我爱读古诗,语文月里,我把《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全都背会了。 妈妈夸我更懂事了,我每天放学回家就照顾妹妹,这是因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感到爸爸妈妈的关心是无微不致的,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真是比山高,比海深,我们做儿女的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孝敬父母。 老师夸我学习更认真了,这是因为“百川东到海,何时利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样的诗句,让我感到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它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如果小时候浪费时间,到老了什么也没学成,后悔也来不及了。 小朋友,你们也快加入到读背古诗的行列中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