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阐述盛唐诗歌发展的基本概况(1000字)(1) 唐玄宗开元( 712-741 )年间,唐诗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 基调高亢,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旋律,这就是 后人所津津乐道的 “ 盛唐气象。” (2)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 (3) 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 是高适和岑参。 (4) 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还当首推李白李白的诗歌风格是豪放飘逸与清新自然兼而有之,各 臻化境。 2.为什么说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流传至今的就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真可谓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诗人风格迥异、各有千秋.被后人赋予雅号,如“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最著名的当数“诗仙”李白. 李白被称“诗仙”的来历应起于贺知章.李白周游名山大川后到长安,最初结识的朋友之一就是著名诗人、信奉道教的贺知章.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二首序》中说,太子宾客贺知章在长安紫极宫一见到他,呼他为谪仙人,解下饰物金龟换酒为乐.孟棨《本事诗》中也记载:李白初到京师住于旅舍.贺知章闻其名去拜访他.惊奇李白的姿容,又叫拿出诗文拜读.拿出《蜀道难》.读未完,称叹再三,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李白倾情醉饮. “谪仙”指贬谪的仙人.一方面指李白的外貌气质潇洒飘逸、气宇轩昂.据载,年青李白与当时的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见面时,老道士赞誉,说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一方面是指李白的诗文才华.同时代的人对李白的学问、文章和谈吐大加赞赏.杜甫的形容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京兆参军李令曾醉眼问李白:“兄心肝五藏(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霞散?”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说:“李白有天才俊逸之誉.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世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读李白的诗文,深感其知识的渊博和写作技巧的高超娴熟.李白的诗歌特色:豪放、飘逸、清新、灵动、带一股仙韵. 中国古文化是神传文化,修炼文化.传统崇敬天地、敬奉神明.特别是宗教产生后,许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往往是佛道的信徒.尤其唐代,由于皇帝的提倡,儒、释、道三教都盛行,特别是道教具有特殊地位.由于被道教奉为祖师的老子(李耳)也姓李,唐朝皇帝认老子为始祖,追尊为玄元皇帝,立庙享祀,把《道德经》等道家著作奉为经典,同儒家的经典一起列为士子必读之书.当时的一些著名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都受到皇帝的礼遇.全国道观林立.当时上层统治阶层中的人很多信奉道教或与道教徒有密切联系.玄宗本人也信奉道教.玄宗的俩个妹妹——西宁公主和玉真公主,宰相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都以贵族身份出家做道士.。 3.谁能简述唐朝诗歌的发展史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隋唐五代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而历时近三百年的唐代,则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坛上百花齐放,文学成就辉煌灿烂。其中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 、晚唐4个阶段。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的影响下,宫廷文臣以及帝王后妃在诗坛上非常活跃,形成了阵营庞大的诗人群体。但大多诗作浮艳柔丽上官体绮错婉媚。只有魏徵、王绩和诗僧王梵志等少数人能够清新脱俗,不被世风束缚。一直到后来的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后来的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同时代的沈佺期、宋之问以及被称为文章四友的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其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审言的诗,以律诗著称。他与沈佺期、宋之问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在前人的努力下,进一步走向辉煌。开元、天宝年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 、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山 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在盛唐诗中占有很大比重。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与前朝相比,山水田园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以丰富的内容、题材,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盛唐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征。杜甫的诗则是反映社会真实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河。 中唐诗歌 中唐诗歌由于国家的衰落也变得不景气。此时期最为杰出的应数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此外,卢纶、李益有部分苍凉伤感、意境雄浑的边塞绝句。顾况、戴叔伦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贞革新和元和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 。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而韩愈、孟郊、李贺、贾岛则以奇险峭刻见长。但各有特色,韩诗气豪,孟诗思深,李诗幽丽,贾诗清苦。除此之外,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荡。刘禹锡的诗精练含蓄,意境优美,韵律和谐。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晚唐诗歌 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被称为“小李杜”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其诗声情流美,但伤时忧国 ,哀怨深沉,有种没落之感。温庭筠才思清绮,但格调不高。此后诗家多是效法前人,艺术上无重大突破。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 、陆龟蒙、罗隐、韩偓等人。 唐代诗歌的发展纷繁复杂,此篇只是浅显谈谈。辉煌的唐代诗歌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与探索的地方。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将会永远在历史中熠熠生辉。 4.盛唐诗歌发展得如何盛唐大体上是指唐玄宗先天元年至房代宗永泰末年,即公元 712年至公元766年,是唐诗发展的第二个历史时期,也是唐代诗歌 最辉煌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诗歌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豪迈乐观、激昂慷慨、枳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匡时济世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产生了一大批光彩夺目的诗坛巨匠,使蛊唐 诗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 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在《沧浪诗 话》中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笔力雄壮,气 象浑厚。 此后的明清诗论家继承了严羽的观 点,常把“雄壮”、“浑厚”(有时合称雄 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称之为盛唐 气象。 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终 于达到了全盛的髙峰。 虽然,在唐诗的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中,盛唐为时最短,却 取得了最辉煌的成就。这一时期,不但涌现 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还留下了许 多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篇。 盛唐气象的形成,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 统的继承和发扬。从南朝到初唐,诗歌的风 貌大多追求绮靡柔弱,重视雕琢词句,缺乏 雄浑之气。 盛唐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 浮靡诗风,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魏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前,是唐代社会髙度繁盛而且 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 诗人们生活在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时代,大抵开阔胸襟,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疆奇 伟的风光,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追求壮阔的诗境。 这就形成了盛唐诗的雄壮风貌。 中、晚唐的诗歌,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十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等,但由于刻意追求奇险,而缺乏 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歌的突出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