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走进唐诗为话题”写一篇不小于500字的作文走进唐诗 思念像一缕清风缠绕在渔人码头,思念像一方凌霜冻结在月台阑干,思念像一曲羌笛关山月回响在荒芜沙漠.思念就是一种难以释怀、难以割舍的情怀. ——题记 离别的码头 清晨的薄雾像一层纱蒙住了码头,杨柳如丝随风飘断,江水如纹惊起层层涟漪.泊好船的船家吆喝着岸上的客人,王右丞的依依不舍唯有化作一园春色祝福渐渐远去的友人.“唯有相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这是何等的惆怅!悠悠江水,缕缕清风,一道道思念也像波澜不惊的涟漪在水中回荡、缠绵. “移船泊江渚,日暮客愁新.”相似的码头,却是截然不同的时节.夕阳沉淀出一层微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唯有一叶扁舟与君相伴.诗人远眺若隐若现的天边,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油然而生.枫叶飘落,落叶归根,而诗人只能寄于相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渐渐月色亲近,诸多的纠结才得到些许慰藉. 相思的横栏 八月既望,寂静宁人,幽暗的天际又挂起一轮孤月.入夜渐深,床上的儿女早已进入梦乡,思妇孤身凭栏远望.夜深天寒,女人发上玉钗和纤细的小手渐渐冰凉,这样的苦愁又有几人知晓呢?然而远方的夫君也未能入眠.“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夫妇心有灵犀的相思不约而同地化为泪珠,一点一滴坠落在横栏上. 卸下行囊,太白携一壶烈酒,面临凛冽的寒风,在横栏前痴狂地灌醉.多年的羁旅,多年的风霜断断续续地在脑海中扫过.不知此时从扬来一曲《折杨柳》,诗仙随着笛声倚在横栏,在如此月夜,如此笛声中又怎么不令他发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无限惆怅呢? 思念的羌笛 北风凛冽,深秋的黄昏苍凉、肃杀.一名士兵独戍楼台,烧着干枯的枝条,双手搓着暖意.回望背后,军营中烟火袅袅,热气腾腾,战士们围成一团吃着热乎乎的汤水.楼台上的那名戍卒不禁拾起羌笛吹起《关山月》,千丝万缕的思念在荒漠中飘扬.“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正是那名戍卒的心声,也是千千万万士兵的呐喊. 仅仅是八月,塞外就飘落纷纷大雪,北风将一本贫瘠的黄土地肆虐地不堪一击.帐篷中将军的角弓冰冻地难以张开,银亮的盔甲结了层白霜.主帅营中为来行的武判官饯行,不知是谁,不知何处扬起《关山月》.笛声悠扬,撩动起来战士们的热泪,眼眶的泪化作思念,手中的热酒变作久久不归的伤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再美的梨树花开都不抑制不住羌笛的催人泪下,压抑不住那份思念亲人、牵挂家乡的游子情怀. 走进唐诗,走进唐诗中的码头、横栏、羌笛、塞外边关、山水田园……似梦回唐朝. 2.走近**(诗人)的《**》(古诗)作文500字左右就OK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中华民族是个浪漫的民族,即使是浓浓的愁绪也能表现得异常凄美.中华民族是个多情的民族,即使远在天涯,也时刻深深眷念着天边的故土.当多情与浪漫相遇时,于是,便会泛滥出诗——无止无息的诗.情是这世上极抽象的词汇,总是有着,却又总是看它不见,总需借一些物象才能捕捉到它.在思乡愁情袭来时,“月”成了中国人的最爱,由“月”而勾出的诗便多了起来.而余光中对着悬挂了无数个日夜的思乡的明月,却浮现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于读者眼前.当我们感念“天涯共此时”的一刹那,这四个意象果真让人觉得,故乡就在眼前——更近了,也似乎更远了——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这真的便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乡愁”了.“乡愁”是痛苦的.“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母亲”,现在又多加一个“爱人”,随着岁月的迁移,这与故乡有关的思念也在逐渐地增多、加重.不论是生养的血缘,还是缠绵的爱恋,当它终归化为亲情的时候,当这亲情生生地被空间拉远了的时候,愁苦便牵肠挂肚、魂牵梦萦……然而,毕竟这时的愁苦还可排解.“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终可传去我们彼此的思念,并最终拉近这空间上的距离.于是,在诗中,愁苦里我们享受到了幸运与幸福……岁月在更迭,乡愁在加深.而当乡愁化作“一方矮矮的坟墓”之时,痛苦中又隐现幸福的“乡愁”里,却变得肝肠寸断、撕心裂肺.明明是“矮矮的”,明明是近在咫尺,但“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生死两茫茫,在这只须稍稍抬起脚便可逾越的“一方矮矮的坟墓”前,生与死的墙却是那样地高,那般地厚——触目可及的“近”却又是那样遥不可及的“远”.余光中竟让读这诗的每个人一下子又找回了自己——或是若干年前,或是若干年后,那个立于坟前的人定然就是我们自己.无须刻意,一幕又一幕便溢了出来,仿佛与“小小的邮票”和“窄窄的船票”相关的记忆瞬间四溢而出,占据了每一颗此刻均已早就变得空荡荡的心.这是无法接受与承受的,然而生老病死,轮回使然,这人力所不能及的自然之法则又迫使我们不得不接受,也不得不承受.尽管带着剧烈的疼痛,但当乡愁化作“一方矮矮的坟墓”的时候,人力已显得微薄,天命却又是威严得那样地无法抗拒.尽管无法如“小时候”、“长大后”那样得以排解而幸福,但这愁苦毕竟该顺理成章地被自然释怀.如果说这种乡愁之苦也可排解的话,那当它化作“一湾浅浅的海峡”时,便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去排解、消逝掉了,更是无法接受和承受了.不错,与“坟墓”这一意象幻化而出的那个“乡愁”相比,二者何其相似啊.同样是近在咫尺,却又同样远隔天涯;“矮矮的”,“浅浅的”,同样举步可越,却又是同样无缘亲近.但这又分明是不同的.生死的时序自然非人力可改变,但这眼前的相隔岂是上天的安排!当我们捶胸顿足地痛恨于双手无法使距离拉近时,却又为何亲手残忍地人为拉远着这上天原本已拉近的距离!自然的运转,体现的是深沉与威严.人力的对抗却体现着可憎与愚昧.面对这样的乡愁,这苦与痛,分明伴生着强烈的困惑与愤懑……《乡愁》,收回凝望的遐想与沉重,“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随时间的前移,伴成长的变迁,这条与生命牵系的线,竟串联起了“我”生命中全部的“乡愁”.在工整比对之美的背后,我们感受到了这愁情由浅及深,由窄而广的变化之美.这是一种深沉,亦是一种升华……。 3.有趣的唐诗500字 急用唐诗,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 它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不知何时,我也总喜欢捧一本唐诗诗集,走进瑰丽奇美的诗歌意境中,畅游一番,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 走进唐诗,便走进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走进唐诗,走进初唐“四杰”,与王杨卢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理解了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份诚挚,“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的羁旅思愁;懂得了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高歌;知晓了卢照邻“寂寂寥廖杨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的那份凛然气节;感受到了才高位卑的骆宾王“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悲怆,“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的万千感慨。 走进唐诗,走进一种洞天别样的人生。倾听宋之问于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燕,传闻至此回。 我辈数未已,何日复归来”的衷肠,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苍凉心声;随王湾于次北固山下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奇观,随知章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柳,随张若虚享受“春江花月夜”的美妙绝伦;从张九龄。的“兰叶”、“丹橘”里感受生活的哲理,与孟郊走进“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的母子深情里。 4.从韵味方面浅谈唐诗,500字即可,谢谢: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唐诗的美是千姿万态的。走进唐诗,犹如走入了一座美的殿堂,鉴赏唐诗,就是探寻美的历程。唐诗之美并不是由单一的形式来表现,它交汇着现实主义的沉郁深邃和浪漫主义的豪放飘逸,辉映着音律之美、色彩之美和空间之美,于有声有色、有形有势、有质有气中体现每篇诗作都是极具感染力的生命体。 关键字:唐诗;情韵美;孤独美;空间美;李白 大唐的傲骨铸就了唐诗的气度,千百年来它以无穷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历代人们都十分重视和喜爱唐诗,唐诗之美也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唐诗之美是一种复合的美,它沉淀着深邃,积蓄着厚重,凝结着辽远,负载着磅礴,是客船上难眠的渔火,是山寺里传来的钟声,是海角与天涯的对接,是天长与地久的凝聚,尽管也会有黄泉与碧落的交融。人们通过这些美德诗歌了解社会人生,培养性情、陶冶情操,为它那丰富的内容所吸引,为它那浓郁的艺术美质而折服。 一、唐诗的空间之美 唐诗的空间美感体现在空间的变换,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彩云间”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体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高度落差之大,随舟顺流而下,视点不断变换,如电影拍摄常采用的移景手法。行舟之快,空间画面迅速转换,诗人心情愈发愉悦畅快。全诗给人带来震撼的空间流动之美,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 当人们接受唐诗中的空间之美时,总免不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去感受它,所以说,唐诗中的空间美渗透着诗人的人格之美,通过诗的语言、所描述的形象等传递出来,被人们所感知、所体会,陶冶情操。 二、唐诗的情韵美 盛唐诗风不单单因为严格的按照规定好的韵谱来创作诗歌,使其具有良好的音乐感、节奏感。更重要的是,唐诗在托物、言情、写志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如果仅仅关注唐诗的音韵美而忽视唐诗的情韵美显然是本末倒置。 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其瑰丽的想象,宏大的场面不得不让人称奇。“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聊聊数字,就将天台山巍峨的气势描述的淋漓尽致。“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凭借这两句话,读者大概就可以想象到诗仙太白在太白山中游玩,道路蜿蜒曲折,错综复杂,正要要靠着石头小憩却发现天已经黑了。这两句从侧面也表现出了天台山的巍峨、巨大,也令人佩服诗歌的精简概要。“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云彩为衣,清风为马,天上的神仙纷驾临,这两句当然只有太白这样的诗仙才有如此瑰出奇的想象。诗歌通篇写景,但到最后诗人却转而笑道: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人生性豪放洒脱,不拘一格的特点由此表露无遗,对权贵,政治的勾心斗角不屑一顾,逍遥行乐的处事态度也表现的淋漓尽。 1 5.作文:行走在唐诗宋词里,550字左右走进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你不去理它,它也不去理你,一旦你走近它,你会听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倾诉,你会看到一千多年前的智慧光芒。品唐诗宋词,其实就是一次心灵的熏陶,当你合上那微微泛黄的书本时,你就会发现,它并不朦胧,并不难以领略,但,他很高尚,很深奥。走近它,其实很简单,来,让我们踏上这“简单”的心灵旅程…… ——题记 那是你吗?迎着春而来。“万紫千红总是春”,花儿是你甜美的笑;“草色遥看近却无”,绿草是你明亮的眸;“春风吹又生”,和风是你柔顺的发;“春来江水绿如蓝”碧水是你俊丽的嘴。春之美,即是唐诗美。 那是你吗?送着秋而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梧桐是你难言的凄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满月是你对亲人的思念;“无可奈何花落去”,败花是你沉默的无奈;“衡阳雁去无留意”,北雁是你思乡的苦涩。秋之悲,即是宋词悲。 听你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感悟到母爱的伟大;听你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感悟到时间的流逝;听你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感悟到一往无前的勇气。 听你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品味到苏东坡的狂放,豪迈;听你说,“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我品味到岳飞的英雄气概;听你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品味到柳永的执著。 你是平凡的,你又是深奥的;你是开心的;你又是惆怅的。走近你,我看到了春之美,秋之悲,战场上的英雄豪情,士兵们的思想盼归。 唐诗宋词,中华之财富,世界之绝唱。正是一千年来的智慧结晶,缔造了无数的绝词妙句;留下了令人称道的千古奇词;贡献了百读不厌的人文经典;传颂了永不褪色的中华笑颜。 走近唐诗宋词,如畅饮沁人心脾的甘泉,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澄澈而明亮;走近唐诗宋词,如感受熏人心醉的海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纯净而宽敞;走近唐诗宋词,如领略令人心折的白雪,我们的内心会变得安静而平和…… 在经历这心灵之旅后;在感受一千年前的智慧光芒后;在领略久经逝去的自然之美后,相信你也会喊出:“走近唐诗宋词很简单!” 6.收集古诗的作文500字荷花 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有人借荷花艳艳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倾诉相思苦情……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一)、清闲散淡之花. 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一、二两句遇景入咏,融情于景.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快一慢凸现诗人的愉悦心理.三、四两句即事抒怀,活灵活现.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披头散发,靠窗而卧,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五、六两句细化身心快感.清风送爽,荷花飘香,如丝如缕,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悦耳,如丝如筝,清幽绝俗.写荷以“气”,写竹以“响”,意境幽深静谧,情调高雅别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自乐的素淡情怀,为下文抒发诗人渴盼知音,怀想故人创设了氛围. 7.关于古诗的作文 500字诗词,想说爱你不容易 乘一叶孤舟,重游历史长河。最摄我 心魂的,依旧是那…… 抬头,便会想到“一行白鹭上青天”; 俯首,便会想到“疑是地上霜”;观河,便 会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叶凋,便会想 到“我言秋日胜春朝”。 古诗词,我喜欢。吟一首《江南好》 ,优美的意境令人流连,我喜欢。唱一首 《龟虽寿》,“老当益壮”随机浮现在眼前 ,我喜欢。哼一段《无题》,无私奉献, 蜡烛春蚕,我喜欢。 在我看来,白话文太过单调,文言文 太过枯燥。唯有古诗词,我打心眼儿里喜 欢。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时,想想杜甫那 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满腔的热 血,那豪情壮志,我欣赏,我敬佩,我说 要向杜甫学习,我要吃透这句诗,我要奋 发,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挥洒过 后,一览成功的喜悦! 从诗词中,我看到了美,无与伦比的 美,独一无二的美。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闲适,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 天下”的壮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我 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 怅,我看到了。 夜深人静之时,我细赏古诗词,皎洁 的月光洒下凄美的种子,我徜徉在小巷中 ,抒写出“散荃染别离,落苕抑割舍”的原 创。哦,可爱的古诗词,领我步入美妙, 怡人的意境。 日落黄昏之迹,花败叶凋之痕,皆被 古诗词揽入心中。阅读后,便刻入了我的 灵魂。轻吟“我是断了线的纸鸢,无人懂 就任其消散。化为一缕炊烟,岁月将其搁 浅,又拂诗篇,可别越走越远。有了??O 般的这些字眼,我不再是断弦。风又澜起 ,我的心扉不散。” 从古诗词中,我学会了好多。我知道 人生不可能风平浪静。既然这样,那我就 学会承受,携手我最爱的古诗词,与所谓 的命运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叶孤帆, 风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沦,是古诗词教 会我要坚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 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 北风。”我立誓要惊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 波澜! 未来的航程,不会一帆风顺。我有古 诗词,我会稳坐我的小船,为梦而扬帆。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小草尚此坚 强,我自然不该怯步。我们大家,都该如 此。古诗词,对你,言无尽、情更是无尽 8.唐诗之我见500作文在我很小很小刚刚能够说话时,爸爸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不过,那时我并不了解唐诗的意义,只是跟着爸爸妈妈的音调,咿咿呀呀地念着朗朗上口而富满童趣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波清波……” 我上幼儿园了。这时,我不仅能够解释出昔日“白毛浮绿水,红掌波清波”的意思,而且还知道了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诗,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类思乡抒情的唐诗,每当老师考我们时,我虽然不了解诗的含义,但也会装模作样地吟上几句,这时,就会投来许多羡慕的眼光。从这开始,我就更加喜欢唐诗了。 小学低年级时,从“白毛浮绿水,红掌波清波”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描写景致的诗,我又更进了一步。这时才知道,原来唐诗里还有很多深刻的道理等我们来探索,而且,读唐诗也提升了我的阅读写作能力,使我受益绯浅。 慢慢地,到了高年级,不知不觉,我发现唐诗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我伤心时,唐诗就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的敬亭山那样静静地陪伴着诗人似的静静地陪伴着我,在我高兴时,它就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轻舟似的,载着我遨游天地见。其实,它一直守护着我,它就象一个朋友,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教会我看事的哲理,它已经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一个一直守护着我的朋友。 渐渐地,我已经长大了,可是,唐诗却没变,每一个字符,每一句诗段,都照映着我童年的每一个脚印,成为我人生中的一座指南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