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教养的诗句

1.描写修养的诗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2.关于教养的古诗词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解读: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解读:原指他人以桃赠我,我以李回之。

后喻朋友之间礼尚往来或相互赠答,常用此语。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自:《国语·周语下》解读:学习好的东西,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困难,学习坏的就像山崩一样容易。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其容易。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解读:自己不愿为之事,何苦为难别人?善待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尊重别人,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解读: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3.关于教养的句子

1.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凯洛夫

2.宽广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赫尔岑

3.自尊在礼节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礼是有教养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对他人的权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爱·马丁

4.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切斯特菲尔德

5.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托尔斯泰

6.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阿诺德

7.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格里美尔斯豪森

8.任何人,不论多么博学,只要他的冰问和他的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不可架梁的距离,就都称不上是有教养的人。——波伊斯

9.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德漠克利特

10.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马·阿诺德

4.关于品德修养的诗句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5.关于“品德修养”的诗句有哪些

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释义: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释义: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释义: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4.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释义: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5.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释义: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释义: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

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释义: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

3. 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

释义: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

4.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释义: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5.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释义: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