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教养的古诗词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 解读: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自:《诗经·大雅·抑》 解读:原指他人以桃赠我,我以李回之。后喻朋友之间礼尚往来或相互赠答,常用此语。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自:《国语·周语下》 解读:学习好的东西,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困难,学习坏的就像山崩一样容易。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其容易。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 解读:自己不愿为之事,何苦为难别人?善待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尊重别人,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 解读: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2.关于教养的句子1.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凯洛夫 2.宽广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赫尔岑 3.自尊在礼节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礼是有教养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对他人的权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爱·马丁 4.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切斯特菲尔德 5.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托尔斯泰 6.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阿诺德 7.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格里美尔斯豪森 8.任何人,不论多么博学,只要他的冰问和他的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不可架梁的距离,就都称不上是有教养的人。——波伊斯 9.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德漠克利特 10.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马·阿诺德 3.关于“教养”的好词好句我要写一篇议论文题目是谈教养求一些有关教养的芬芳 罗兰说:“你踩碎了紫罗兰,它却将芬芳留在你的脚上.”宽阔豁达的心灵总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因为那是教养所滋润的花朵.炎炎夏日,热浪袭来,却依然挡不住我对花果山的向往,一大早就睁开双眼催着父母收拾东西准备上路.一路上的颠簸后,我终于来到了这个神奇的地方,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张开双臂就往里冲,似乎里面有某种芬芳在吸引着我.我们一路说笑,一路留影,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山腰.半山腰处有家茶水铺,是供往来游人休息的地方,我挥了挥汗,瞅个空处坐了下来.本想坐下来静心欣赏一下周边的风景,突然耳边响起了一些议论声和惊呼声,我转过身去,想探个究竟.那是一个怎样的人啊,身体畸形,有些罗锅,干瘦,矮小,约莫四十岁的样子,我不禁泛起一片同情之心,可夸张的是她的头发,有些干枯,却绑着两条麻花辫子,贴着脖子安静地挂在胸前,但每条辫子上的那一撮野花竟是那么的显眼,也许是就地采的吧,还很鲜嫩,我突然之间就被感动了.也许生活有艰辛,磨难,太多的不公平,可都不影响她对生活的热爱.她微笑着招呼大家,权然不顾大家的议论纷纷,丝毫不在意别人的异样的目光,也许是习惯了吧.我明白了,她是这个茶水铺的主人.不断的人来人往,她越发忙碌了,越发笑得灿烂了.她热情地应对着每一个客人的要求,看得出生意很好,但这些都不影响她和别人的交谈.一个孩子走过,她会轻声说:“多可爱的孩子,慢些走!”一位老人路过,她也会关切地说:“大爷你身体可好哟,小心些,前边的路有些陡!”这些温暖的话语就像她那麻花辫上的野花一样,散发出淡淡的芬芳,看似平淡,却又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许小孩子初次见了她会惊恐不已,也许贵妇人见了会嫌恶地远远离开,可她都豁达地通通忘掉,宽容地原谅着人们浅薄的无知,原谅着上天的不公,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教养,像野花一样扎根于大地,默默的演绎着自己的精彩,等待着真正懂她的人,领略她的芬芳.离开的时侯,我特地走到她跟前,真诚了说了声“谢谢”,看着她如花的笑奤,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我不知道她的生活境遇是否会永远如此,但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对美的执著与热爱,对人的宽容与豁达,她的生活就会永远充满芬芳.这不是教养又是什么?她的教养滋润着她的生活,我相信,在以后的以后,它也会滋润更多人的生活,真的希望这种芬芳能够永远传递下去,惠及你,我,他.。 4.传统经典中有关于教养的句子有哪些1.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2.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3.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 功成身退,天之道。 5.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7.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9. 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凯洛夫 10. 宽广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赫尔岑 11. 自尊在礼节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礼是有教养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对他人的权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爱·马丁 12. 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切斯特菲尔德 13. 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托尔斯泰 14. 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阿诺德 15. 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格里美尔斯豪森 5.请给我几句传统经典中有关于教养的句子1: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功成身退,天之道。 5: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7: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关于教养的句子1.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 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凯洛夫 2.宽广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 ——赫尔岑 3.自尊在礼节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礼是有教养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对他人的权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爱·马丁 4.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 ——切斯特菲尔德 5.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托尔斯泰 6.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阿诺德 7.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格里美尔斯豪森 8.任何人,不论多么博学,只要他的冰问和他的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不可架梁的距离,就都称不上是有教养的人。 ——波伊斯 9.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德漠克利特 10.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马·阿诺德。 7.有关教养的文言文句子,求回答必须是中国的古籍中有关教养的文句实在是多如繁星,以下仅采摘几句:如果感兴趣我可提供文本。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 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古之学者,在心上做工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喜来时,一检点。 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 放肆时,一检点。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人争求荣乎,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人争恃宠乎,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 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 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谄必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立朝不是好舍人,自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则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 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 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可拘之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不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到处枢偻,笑伊首何仇于天? 何亲于地?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资,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 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 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 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 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助义举,此用财也。 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聚宝玩,此伤财也。 用财者,损而盈:伤则者,满而覆。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 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 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 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