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有成语的诗句柳暗花明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不拘一格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折戟沉沙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天荒地老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 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 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 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 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心有灵犀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诗歌中的成语有哪些窈窕淑女(《诗经.周南.关雎》) 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 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 信誓旦旦(《诗经.卫风.氓》) 投桃报李(《诗经.大雅.抑》)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物换星移(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二首》)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唐.刘禹锡《竹枝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十年磨一剑(唐.贾岛《述剑》) 天生我才必有用(唐.李白《将进酒》) 落花流水(唐.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一片冰心(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无可奈何花落去(宋.晏殊《浣溪沙》)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3.描写诗歌的成语【哀感顽艳】顽:愚顽.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沉博绝丽】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沈博绝丽】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超超玄著】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着:明显.言论、文辞高妙明切. 【超超玄箸】超超:高超;玄:微妙;箸:通“着”,明显.指言论文辞高妙又明切. 【超超玄着】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着:明显.言论、文辞高妙明切. 【辞丰意雄】指文辞丰富,意气雄健. 【辞简义赅】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辞简意足】文辞简炼而意思却很充足. 【侈丽闳衍】华丽繁富.多用以指文辞. 【沉思翰藻】沉:深沉;翰藻:文辞华丽.寓意深刻,文辞华丽. 【辞致雅赡】辞致:文辞的意境和情调;赡:充裕.指文辞的立意和情调高雅脱俗. 【金石声】金属与石头撞击的声音.形容文辞精妙,音韵铿锵. 【惊才绝艳】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金辉玉洁】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绝妙好词】绝:极,最.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绝妙好辞】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落笔妙天下】形容文章的文辞精妙无比. 【喷珠噀玉】口中喷出珠玉.形容口齿伶俐,文辞优美. 4.描写诗歌的成语有哪些漏泄春光 〖解释〗①透露春天的信息。 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花明柳媚 〖解释〗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春暖花香 【出处】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 【解释】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示例】【故事】 雨后春笋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莺歌燕语 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沂水春风 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杏雨梨云 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李白桃红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花明柳暗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 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春意阑珊 阑珊:将尽,将衰。 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春生秋杀 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春风雨露 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触手生春 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着手成春 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 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万古长春 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 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雨丝风片 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有脚阳春 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莺歌燕舞 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 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寻花问柳 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 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秋月春花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泛指春秋美景。 鸟语花香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 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 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柳暗花明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 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枯木逢春 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腊尽春回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红情绿意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虎尾春冰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 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和风细雨 和风:指春天的风。 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花香鸟语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春意盎然 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 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春蛙秋蝉 春天蛙叫,秋天蝉鸣。 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春笋怒发 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 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春深似海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春色满园 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 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色撩人 撩:撩拔,挑逗、招惹。 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春暖花开 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 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 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回大地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 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春晖寸草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 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 泛指春秋美景。 春光明媚 明媚:美好,可爱。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春风和气 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 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 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漏泄春光 原指透露春天的信息,后比喻泄露男女私情 柳绿花红 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寸草春晖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 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春去秋来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 形容时光流逝 春华秋实 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春光漏泄 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带来的信息。 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露出来。 5.诗歌中还有哪些喜欢的词语和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二、《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六、《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 八、《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九、《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十、《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来访雁邱处 6.古诗词的成语有哪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似曾相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物换星移)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 7.带有“诗”的成语诗酒朋侪 〖解释〗侪:等辈,同类的人。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画意诗情 〖解释〗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五步成诗 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诗云子曰 《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 诗以言志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 诗庭之训 指父训。 诗情画意 像诗画里所描绘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观。 诗朋酒友 作诗饮酒的朋友。 诗朋酒侣 见“诗朋酒友”。 诗礼人家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诗礼传家 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诗酒风流 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诗家三昧 作诗的诀窍。 沈诗任笔 ①南朝梁沉约以诗着称,任昉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沈诗任笔”。笔,谓无韵之文。②用以泛指诗文。 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酒龙诗虎 见“酒虎诗龙”。 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杜默为诗 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 子曰诗云 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仰而赋诗 仰头歌唱作诗。 诗肠鼓吹 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诗书发冢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诗中有画 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诗礼之家 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之训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画中有诗 指画里富有诗意。 红叶题诗 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横槊赋诗 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敦诗说礼 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击钵催诗 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 8.诗歌鉴赏中的环境描写的成语有哪些动静结合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它分为化动为静和以动衬静. 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 在古代诗歌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古代诗歌中的“虚”一般有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已逝去之景之境,如苏轼的《赤壁怀古》“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的史实;设想未来之景之境,如刘永《雨霖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实”在诗歌中即为实景、实事、实境. 古代诗歌中的“虚”与“实”相结合的作用一般表现为: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中的虚景就为“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为“尽荠麦青青”写词人所见的凄凉情形.一虚一实对比寄寓了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再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写了愁思,妻子思念丈夫,丈夫思念妻子,虚实相生,从而将离别愁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明暗、响寂结合 比如:鹿 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偶尔听到几点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显得山之静.后两句明暗对比:一缕夕阳射进蔚然深秀的树林,落日余晖打在一块青青的苔藓上,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这里为声衬静,用了衬托,也用了对比. ⑵抒情,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或作品中的表白和抒发. ①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 一般情况下,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以乐景写乐情 如:风人松(题酒肆) (宋)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以哀景写哀情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写老兵,由“十无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写起,着眼于他返乡途中与到家后的情景,主要采用以哀景写哀情的写法,重在抒发其家破人亡、举目无亲的悲哀. 以乐景写哀情 如:《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 317—589年).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以哀景写乐情 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雨雪霏霏,冰天坼地的寒冷,却是征夫回乡之时.《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李白的《塞下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