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月亮有关的成语诗句或典故

1.有关月亮的成语与古诗与故事有那些

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冰壶秋月 不日不月 霸王风月 百星不如一月 闭月羞花 残冬腊月 嘲风弄月 嘲风咏月 春花秋月 长年累月 成年累月 蹉跎日月 蹉跎岁月 得月较先 戴月披星 二分明月 月夕花朝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风花雪月 芳年华月 风清月皎 风清月朗 风前月下 风情月债 风云月露 光风霁月 花残月缺 海底捞月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荒时暴月 皓月千里 烘云托月 花颜月貌 壶中日月 花朝月夕 镜花水月 积年累月 经年累月 近水楼台先得月 九天揽月 今月古月 流星赶月 镂月裁云 六月飞霜 累月经年 落月屋梁 抹月秕风 明月清风 明月入怀 弄月嘲风 披星戴月 清风明月 穷年累月 秋月春风 秋月春花 日东月西 日就月将 日积月累 日居月诸 日升月恒 日往月来 日削月割 日削月朘 日省月试 日新月异 日月重光 日月蹉跎 日月合壁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日月交食 日月丽天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月参辰 十冬腊月 舌端月旦 三月不知肉味 岁月蹉跎 水中捞月 跳丸日月 停云落月 田月桑时 无边风月 五黄六月 吴牛喘月 五月披裘 五月粜新谷 晓风残月 犀牛望月 月白风清 语出月胁 月旦春秋 月地云阶 迎风待月 吟风弄月 吟风咏月 月黑风高 猿猴取月 月里嫦娥 月露风云 月落星沉 月明千里 月下花前 月下老人 咏月嘲风 映月读书 月晕而风 月盈则食 月章星句 峥嵘岁月 止谈风月 众星捧月。

2.关于月亮的成语或诗句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7《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20、《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2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有关月亮的诗词典故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该诗写于李白听闻挚友王昌龄被贬之时,李白借助与月亮的对话,向月亮倾诉自己的心声,含蓄的表达了对朋友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汉魏时期曹丕的《杂诗》中有“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的诗句。

到唐朝时借月表达思乡之情已经屡见不鲜,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诗;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有: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汉代古诗《明月何皎皎》中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的诗句。

以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端的《拜新月》一诗则是另一种滋味的寂寞。

该诗云: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雨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写道:金陵夜寂凉风发, 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 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解读该诗可以从“谢玄晖”这一典故和月下之景入手。

“谢玄晖”指的是南齐诗人谢眺的字。诗人描绘的是一幅空灵洁净的月夜之景:白云、城垣倒映在江中,清清的露水像垂珠似的从月光中滴洒下来,走进其中让人身心涤荡。

诗人借月下之景透露出自己喜爱洁白、仰慕谢眺、追慕高远的情怀。以上两首诗前者侧重表现志向的崇高,后者侧重表现志向的纯洁,很具有代表性。

古人对月遐思飘渺,想到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不禁慨叹万千。于是有了“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的洒脱;有了“古人今日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豁达。有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的超脱。再如张若虚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中点睛之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句包含了作者由月而引发的对宇宙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对人类个体命运稍纵即逝的慨叹。

江月年年相似,个体的人的存在相比之下却如此短暂,诗人将两者浓缩于同一个画面,使人由人类的个体命运想到了人类整体的命运。人类何时来,又何时去,这一问,问了千古,成为关于人类命运、宇宙命运终极意义的永久命题。

了解了月亮的特殊意义,每逢佳节,举头望月,也许它会显得更加明亮。月亮的美称与雅号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亮的美称与雅号与“兔”有关1、玉兔。

神话里月中有玉兔,代指月亮。如唐代韩琮《春愁》:“金乌长飞玉兔走。”

2、顾兔。月亮的别名。

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顾兔才满,庭英纷而就落。”3、冰兔。

指月亮。如唐代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冰兔半升魄。”

4、桂兔。指月亮。

唐代韩?《元夜即席》:“桂兔韬光云叶重。”5、蟾兔。

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代指月。《古诗十九首》:“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与“桂树”有关1、桂月。传说月中有树曰桂,故称。

《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南窗北牖桂月光。”2、桂花。

亦称桂华,指月。韩愈《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

3、桂枝。指月亮。

唐太宗《辽城望月》:“魄满桂枝圆。”4、桂轮。

唐代李涉《秋夜题夷陵水馆》:“凝碧初高海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5、桂丛。

指月宫。清代洪升《长生殿?重圆》:“听何处奏钧天,想近着桂丛边。”

6、桂宫。指月亮。

南朝梁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圳寒凄凄生白露。”7、桂窟。

指月宫。元代郝经《三汊北城月榭玩月醉歌》:“露华涨冷濯桂窟。”

8、桂魄。指月亮。

唐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轮销桂魄,骊珠毁贝阙之前。”9、桂蟾。

指月亮。唐卢照邻《赠益府裴录事》:“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与“蟾蜍”有关1、蟾蜍。指传说月中有蟾蜍,指代月亮。

如李白《雨后望月》:“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2、玉蟾蜍。

省称为“玉蟾”或“玉蜍”。如唐代褚载《月诗》:“玉蟾蜍耀海东头。”

3、蟾轮。喻圆月。

唐代元凛《中秋夜不见月》:“蟾轮何事色全微,赚得佳人出绣帏。”4、冰蟾。

指月亮。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5、蟾钩。

月牙。唐夏侯审《咏被中绣鞋》:“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沉醉也摩挲。”

6、蟾宫。月宫,月亮。

唐代许昼《中秋月》:“应。

4.关于月亮的成语、典故、谚语、俗语、

成语:

月光似水、皓月当空、明月如镜、月大如盘

花好月圆 霁月光风 镂月裁云 朗月清风 落月屋梁 明月清风 春花秋月

浩月千里 风清月朗 皓月当空

风花雪月、花好月圆、花容月貌、皓月千里、峥嵘岁月水中捞月、长年累月、披星戴月、烘云托月

谚语:

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十五的月亮——圆圆满满

岸上捞月——白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功夫

哈巴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

月有圆有缺,人有聚有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凭日月,人凭良心。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天空的美丽是太阳、月亮和星星;群山的美丽是野果和森林;一个国家的美丽就在于人民。(蒙古族)

屋里无灯望月出,身上无衣望天热。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怕没处下金钩。

善行如日月经天。

偷风不偷月,偷雨不偷雪。

夜盗恨月明。

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玉兔捣药。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四、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

5.关于月亮的成语典故

花好月圆huā hǎo yuè yuán

[释义] 花儿是美的;月亮是圆的。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

[语出] 宋·晁次膺(端礼)《行香子·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常圆。”

[正音] 好;不能读作“hào”。

[辨形] 圆;不能写作“园”。

[近义] 鹊笑鸠舞

[反义] 花残月缺

[用法] 比喻美好、圆满的生活。常用作祝人幸福美满的新婚颂辞。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①祝你们~;白头偕老。

6.关于月亮的成语,诗句,歌名,歇后语,神话传说

成语:嫦娥奔月,月明星稀,月缺月圆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歌名:《月亮代表我的心》 《十五的月亮》

歇后语:月亮里的桂树~~~高不可攀

一把抓了个月亮------手伸到天上去了

神话传说:

吴刚折桂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他就被贬到月宫,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

嫦娥奔月传说:嫦娥和后羿为百姓立下了汗马功劳,西王母奖给夫妻两人一粒仙丹,后羿不愿离开妻子,就把仙丹收了起来。不料后羿的徒弟逢蒙知道了这件事,趁后羿出去时威逼嫦娥拿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自己吞了仙丹,就飘飘悠悠地飞上天了。

7.与月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⒍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⒑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o孟冬寒气至》)

⒒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o曹植:《怨歌行》)

⒓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o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唐o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o张九龄:《望月怀远》)

⒖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o张九龄:《望月怀远》)

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o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⒘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o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o王维:《鸟鸣涧》)

⒚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o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o李白:《关山月》)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