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带曦若的句子尚书:乃命曦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敬授人时 东曦既驾——《聊斋志异·促织》 ◎ 曦 燨 xī 〈名〉 (1) (形声.从日,羲( xǐ)声.本义:太阳,阳光) (2) 同本义 [sun] 东曦既驾——《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曦月(日月);曦车(曦轩.曦和所驾之车.指太阳);曦景(阳光);曦微(阳光微弱) (4) 通“羲” [Fu xi].如:曦和(即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为传说中尧时执掌天文历法的官吏 2."嬿"和"曦"字在古文或古词中的哪句中出现过嬿: 美好:“~服而御。” 安乐:“崇曲房之~也。” (~婉〕a.美好,如“~~如春。”b.美好的人,特指美女,如“置酒携~~。” 留别妻 无名氏(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年代】:唐 【作者】:孙元晏 【 题 】:陈十三首 【内容】: 嬿婉回风态若飞,丽华翘袖玉为姿。 后庭一曲从教舞,舞破江山君未知。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讌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嬿乐嘉宾之心。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魏诗 曦: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小小 — 西湖 —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绝句】 类别:【古诗】 原文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潋滟霞流宏水漾,曦晖晚照榜山张 (卿罡之东,有山如刀削,又如皇榜大张,古曰榜山。) 【诗词名称】:送文铸师游襄阳鹿门 【诗人】:文同 【年代】:宋 【正文】:师今鹿门去,正此冒炎曦。 野店乞晨馔,乱山吟古诗。 问程行几日,览景立多时。 我有怀贤意,凭看堕泪碑。 骆宾王古诗《畴昔》“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舜泽尧曦方有极,谗 言巧佞傥无穷。谁能跼迹依三辅,会就商山访四翁。” 呼~~应该没了吧 新年快乐哦 3.“曦今”出自何处,意思又是什么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出处】春秋《诗经·邶风·绿衣》 【原文】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言尤)兮!(丝希)兮(丝谷)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今译】那采摘香蒿的人儿呀,一天不见却仿佛隔了三个季节那么久。萧:香蒿。三秋:三个秋天。现引用“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两句诗,代表的仍是思念的本义。 【注释】(言尤):音怡,过错(丝希):音吃,细葛布(丝谷):音戏,粗葛布。校点者谓其三章“我思古人,俾无(言尤)兮”与《国语》下文“谋而不犯”之义正合【今译】啊,我思念的故人,只有你最合我心意了!原诗描写一个鳏居的男子,看到亡妻遗物,不由悲从中来,牵起无限思念。 4.关于“曦”字的古风诗句有什么潋滟霞流宏水漾,曦晖晚照榜山张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师今鹿门去,正此冒炎曦。 解释 曦 xī 阳光(多指早晨的):曦光。 曦轩(指太阳)。曦微(日光微明)。 晨曦。朝(zhāo )曦。 春曦。 笔画数:20; 部首:日; 组词 曦和、曦赫、曦景、曦轮、曦辔。 造句 一、老师迎着晨曦走进学校,披着月光离开,辛苦极了。 二、只要东方晨曦微露,爸爸就起床锻炼身体。 三、男人坐在太阳下读报,而妇女在清凉的晨曦中哺育婴儿。 四、青山绿水笼罩在晨曦中,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五、倘若唯美的晨曦真的变成寥若的黄昏,悄悄逝去的正如无法挽回的,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善待生命。 5.晨1、卿云郁郁曜晨曦(宋·无名氏·《导引》)2、只为晨曦短(宋·葛胜仲·《蝶恋花》)3、晨曦送暖客衣轻(宋·陆游·《春晓》)4、晨曦缠上散余霞(宋·张公庠·《宫词》)5、晨曦透暖光(宋·杨万里·《蜡梅》)6、波生碧海露晨曦(宋·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7、瑞雪掩晨曦(唐·上官仪·《咏雪应诏》)8、晨曦正曈曨(唐·权德舆·《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9、俄复晨曦万里开(宋·胡寅·《和唐寿隆上元五首》)10、晨曦涌紫金轮(宋·刘克庄·《春日六言十二首》)11、晨曦收住一天寒(宋·丘濬·《登西湖北楼》)12、灵光动晨曦(宋·金君卿·《文相生日》)13、晨曦已告今天始(当代·启功·《一九九四年元日口占》)14、端门漏永晨曦上(宋·晏殊·《端午词·御阁》)15、黑气几度摩晨曦(宋·洪咨夔·《天象》)16、晨曦忽入牖(宋·李复·《负暄》)17、晨曦耿五色(宋·杨万里·《丁未元月》)18、晨曦晒屋裂(宋·董嗣杲·《招铁镜明上人同舟入京》)19、东阜晨曦暖(宋·蒋堂·《虎丘山》)20、紫禁晨曦拂晓开(宋·李洪·《初陪扈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