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芃芃诗经

1.诗经中带有"芃芃"字的诗句

载驰 佚名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棫朴 佚名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下泉 佚名

念彼京师。【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棫朴 佚名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馀瑞麦 张聿

瑞麦生尧日,【芃芃】雨露偏。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 沈佺期

【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 岑参

【芃芃】麦苗长,蔼蔼桑叶肥。

田园观雨兼晴后作 孟云卿

早苗既【芃芃】,晚田尚离离。

2.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我行走在田野间,(田野里的)麦子生长的非常茂盛。

拓展资料

原文: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出处:诗经《鄘风·载驰》

作者资料:

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前656),姬姓。周庄王七年(卫惠公十年)左右生于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穆公,周惠王二十一年(卫文公四年)卒于许国,大约活了三十四岁。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存诗三篇,均收于《诗经》。

3.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中用一个芃和用两个芃有什么区别

芃péng

〈形〉

(形声。从艹,凡声。本义:草茂密的样子) 同本义。如:芃芃(草木茂美的样子;健壮;健旺)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诗·鄘风·载驰》

用两个芃,比用一个芃更能形容草木的茂盛,是加重形容的描写手法。现代文学中也有这样的用法:如密林,说成“密密的树林”,这更成衬托树木的茂盛;又比如蓝天,说成“蓝蓝的天空”,更能说明天空的晴朗蔚蓝。

同时,用两个芃,也是为了使诗文更加工整,流畅。要是说成“我行其野,芃其麦”就显得太别扭了。诗经中的诗风也基本都是四言一句的。

4.求一首含有“雨、芃”二字的诗词

《黍苗》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出自《诗经》)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余瑞麦》 ——“芃芃雨露偏”

【唐】张聿

瑞麦生尧日,芃芃雨露偏。

两岐分更合,异亩颖仍连。

冀获明王庆,宁唯太守贤。

仁风吹靡靡,甘雨长芊芊。

圣德应多稔,皇家配有年。

已闻天下泰,谁为济西田。

《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行春雨仍随。 芃芃麦苗长”

【唐】岑参

汉中二良将,今昔各一时。

韩信此登坛,尚书复来斯。

手把铜虎符,身总丈人师。

错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英雄若神授,大材济时危。

顷岁遇雷云,精神感灵祇。

勋业振青史,恩德继鸿私。

羌虏昔未平,华阳积僵尸。

人烟绝墟落,鬼火依城池。

巴汉空水流,褒斜惟鸟飞。

自公布德政,此地生光辉。

百堵创里闾,千家恤茕嫠。

层城重鼓角,甲士如熊罴。

坐啸风自调,行春雨仍随。

芃芃麦苗长,蔼蔼桑叶肥。

浮客相与来,群盗不敢窥。

何幸承嘉惠,小年即相知。

富贵情易疏,相逢心不移。

置酒宴高馆,娇歌杂青丝。

锦席绣拂庐,玉盘金屈卮。

春景透高戟,江云彗长麾。

枥马嘶柳阴,美人映花枝。

门传大夫印,世拥上将旗。

承家令名扬,许国苦节施。

戎幕宁久驻,台阶不应迟。

别有弹冠士,希君无见遗。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