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17世纪以约翰·邓恩为首的一派诗人,还包括赫伯特、马韦尔、克拉肖、亨利·金、克利夫兰、特勒贺恩、沃恩、考利、凯利、拉夫莱斯等。其中有些诗人在风格和内容上也属于“骑士派”,如克利夫兰、凯利、拉夫莱斯 John Donne 约翰.邓恩便是“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给人一种固有的戏剧性,展示了看上去零散多样的经历与观念,以及漫无边际的情感与心境。他的诗歌形式是动态的,语言别致精巧,意象栩栩如生,韵律生动活泼,与其他单纯静谧,乐感十足而平淡无奇的伊丽莎白时代爱情诗相比大相径庭。邓恩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那强烈的现实主义气息,也就是说诗中的反映不是诗意的世界而是现实的世界。除了邓恩,玄学派诗人的代表还有赫伯特,沃恩,克拉肖,马韦尔及考利。 2.什么是玄学派玄学派 十七世纪初在英国形成的诗歌流派。主要代表是约翰·多恩(1573-1631)。他原是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学生。他当过雅各一世的私人牧师,后来是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他的代表作有《世界的解剖》、《关于灵魂的历程》、《神圣的十四行诗》等。因屈莱顿曾批评过多恩“诗中的玄学成分太多”,遂被称为“玄学派”。 此派诗歌内容比较复杂,有比较浓郁的宗教神秘色彩。对于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中表现的较多的感性内容,他们时而共鸣,时而又谴责人的感性本能的“罪孽”,显示了世界观的矛盾。 他们的诗歌中充满了紧张的心情和关于人的感情的议论和分析。在形式上追求精雕细琢,经常采用出人意料的比喻。该派诗歌被认为是对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歌的一种反响。是十七世纪英国文学衰落的表现。但此派诗歌在现代欧洲却获得颓废派诗人的重视,多恩被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先驱。 20世纪20年代“人生观问题论战”中的派别之一,因主张人生观问题只能由玄学去解决,故称。主要代表为张君劢、梁启超等。该派认为,人生观的特点是主观、直觉、自由意志的,没有是非真伪之标准,人生观问题的解决,是绝非科学所能为力的。 metaphysical school of poetry,玄学派诗歌 英国十七世纪诗歌的一派,代表诗人有约翰·邓恩(John Donne)和安德鲁·马韦尔(Andrew Marvell) 玄学派诗歌的特点是采用奇特的意象和别具匠心的比喻,揉细腻的感情与深邃的思辩于一体。玄学派诗歌在18和19世纪一直为世人所忽视,直到20世纪初,才从历史的尘封中重见天日,对现代主义诗风产生很大影响。 十七世纪的玄学派诗歌曾经被德莱顿、约翰逊等人认为取喻怪诞,古奥晦涩,太过学究气和思辨化,而二十世纪盛极一时的新批评理论诸将都不约而同地推崇玄学派诗风,认为玄学派诗歌将思想和情感完美结合,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独创性,堪称英语诗的最高峰.这与当时的文艺背景有关,也与新批评派的诗学观和文学批评思想有关 3.Metaphysicalpoetry指什么英国玄学派诗人(The Metaphysical Poets)指英国17世纪以约翰·多恩为首的一派诗人,还包括赫伯特、马韦尔、克拉肖、亨利·金、克利夫兰、特勒贺恩、沃恩、考利、凯利、拉夫莱斯等。 其中有些诗人在风格和内容上也属于“骑士派”,如克利夫兰、凯利、拉夫莱斯。 他们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文学团体,只有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 首先用“玄学派”这名词的是17世纪英国诗人、批评家德莱顿,他指出多恩这一派诗人太学究气,他们用哲学辩论和说理的方式写抒情诗,用词怪僻晦涩,韵律不流畅。18世纪英国批评家约翰逊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派的特点,指出“玄学派诗人都是学者”,他们的“才趣”在诗歌中的表现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相似点”,“把最不伦不类的思想概念勉强地束缚在一起”(即所谓“奇想”)。 18世纪古典主义诗人重视规范,19世纪浪漫派诗人强调自然,都不重视玄学派诗歌。20世纪初英国学者格里尔逊先后编选了《多恩诗集》(1912)和《十七世纪玄学派抒情诗和诗歌》(1921),引起了强烈反响。 美裔英国诗人、批评家艾略特广为传布,并指出玄学派诗人是“把思想和情感统一起来”,是“统一的感受性”的典范。 30年代“新批评派”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英美文学评论界对玄学派的兴趣迄今未衰。 他们之间有意见分歧,但基本态度是肯定的。 玄学派诗歌主要有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讽刺诗、冥想诗等。 爱情诗用说理辩论的方式,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反映出对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彼特拉克式的“甜蜜的”抒情诗的不满。 宗教诗和其他诗歌则多写信仰上的苦闷、疑虑、探索与和解。 玄学派诗歌反映了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日趋反动和旧教重新抬头的情况下人文主义传统中肯定生活、歌颂爱情、个性解放的思想遇到的危机。玄学派诗歌的情绪很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存在的怀疑气氛,符合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两朝的温情和庸俗道德观念的不满情绪,也符合作家追求新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方式的要求,因而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