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秦皇岛的诗句步出夏门行 之一 观沧海 观沧海诗意图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一首是曹操在秦皇岛昌黎县碣石山作的 浪淘沙·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 (分阕)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这首是**写的秦皇岛北戴河 【浪淘沙】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诗人:[唐]白居易 【金山嘴】杨琚 百川归纳岂曾盈,无浪无波彻底清。 漠漠远天连一色,沉沉皓月更同明。 明涵秋影雁初过,冷浸星光龙亦惊。 几度临流蠡测处,云霞潦洗接蓬瀛。 【秦皇岛】张瑞抡 秦岛荒凉石磴闲,千年遗亦海云间。 清风皓月天长久,渚雁沙鸥日往还。 自谓有功过五帝,谁怜无计到三山。 残碑断碣仆波底,蝌蚪文封玳瑁斑。 【秦皇岛】邵逵 徐福楼船去不回,銮舆曾此驻从台。 千寻碧浪纷如雪,万叠潮来吼如雷。 草树当然笼碧嶂,烟霞依旧镇苍苔。 追思漫忆长生药,回首沙丘事可哀。 【金山海市】翟鹏 山头隐隐见楼台,万状知形顷刻开。 出入人踪凌汉远,淡浓树影倚云栽。 宫高星斗檐前挂,帘卷虹霓扃外堆。 闲去登临消半日,浑如身世上蓬莱。 【山海关南海口】洪钟 【观海亭】李学诗 晓日江城景雯和,抚巡时复一经过。 秉节来沧海,奇观足胜游。 五云西去恩光重,九泽东来职贡多。 城连危欲动,天接势将浮。 固国有关严虎豹,绥夷无事用干戈。 怒浪鱼龙吼,澄光日月流。 太平功业超千古,六合同欢海不波。 三韩云外渺,逸光未能休。 2.有关昌黎的作文350字有关昌黎的作文 “东临碣石,以观沦海。”在这千古名言的吸引下,今年“五一”,我和爸爸、妈妈在昌黎碣石山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上午9点钟,我们准时乘车出发了,一路上说说笑笑,转眼间就到了姜各庄大桥。姜各庄大桥全长1000多米,是唐山市和秦皇岛市的分界。过了姜各庄大桥,就来到了秦皇岛市昌黎县境内。远远望去,隐隐约约地看见几座大山。大约行了2小时的路程,到了昌黎县城。匆匆吃过午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登千古名山——碣石山。 来到碣石山公园,一路沿着陡坡曲折而去。这时,前面一汪碧波荡漾的湖水吸引了我的目光,湖中央有许多小船在荡漾,展现出了无数条波纹。湖水非常清澈,有数不清的鱼儿在水中畅游,三三两两的游人正悠闲地在湖边垂钓。爸爸告诉我:“这就是美丽的碣石湖。”通过碣石湖,就来到了碣石山脚下。买票以后,我们先来参观水岩寺。水岩寺是千古名寺,名僧云集,是秦皇岛地区唯一的合法佛教场所。水岩寺里陈列着十八罗汉,东西南北四大佛祖,还有观音和如来佛的铜像。从水岩寺出来,一条用石板砌成的石阶就出现在我们面前,光滑平整的石阶曲曲折折,直通山顶。突然,我想起以前学过的课文《峨眉道上》,有多少人的血汗才凝结成这数不清的石阶呀!沿着石阶,我们小心翼翼地走了一段路,就到了石鼓前。据传,太安四年春天,北魏文成帝“登碣山,观沦海,大飨群臣于山下。”当时,一大臣为取悦帝王,命人找来石匠在巨石上凿刻成石鼓。至今,敲打石鼓,仍能听到铿锵悦耳的声音。过了石鼓,我们来到翠微亭小坐。翠微亭建在葱郁的树丛中,是一个很小的亭子。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望海长廊。步入望海长廊,终于可以亲自体验一代枭雄曹操《观沦海》的诗意意境。面对大海,举目四望,心情豁然开朗,豪气冲天而生,令人久久难以释怀。通过望海长廊,走过一段山路,就到达了碣石山主峰——仙台顶。仙台顶海拔691.5米,是渤海近岸最高的山峰。站在山顶上,凉风习习,往下望去,昌黎县城尽收眼底,太阳渐渐落山了,把一片灿烂的夕阳留给大地,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夜幕降临,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回家的旅途。坐在车上,碣石山的美景有闪现在我的脑海。雄伟美丽的碣石山又让我度过了快乐而又难忘的一天,明年的“五一”节,我还回来的! 3.带有昌字的有名诗句刘克庄 同姓馀中垒,昌言抑外家。 杂咏一百首 其四十七 刘向 李光 昌江真陋邦,芋魁的盈尺。 昌江 汪炎昶 少华且未登,昌黎应绝倒①。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八 陈伯强 昌国古要区,人物屹相望。 昌州 其一 周必大 今月三长正,昌辰五日端。 端午帖子 其一 太上皇帝阁(淳熙五年) 赵蕃 蜀酒能袪虑,昌阳解引年。 重午日摘枇杷荐酒因成两绝句 其二 喻良能 退之在元和,昌言主文字。 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十小诗奉寄 其五 陈仁锡 昌期逢圣主,月桂长新枝。 中秋 其二 4.求哪些古诗词里面带有黎,和露这两个字的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 唐 · 杜甫《无家别》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唐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 唐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 —— 唐 · 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 黔黎欲半空,长城舂未已 —— 唐 · 苏拯《长城》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 —— 唐 · 李隆基《过晋阳宫》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宋 · 杨万里《小池》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唐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汉 · 汉乐府《长歌行》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魏晋 · 曹操《短歌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魏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赤壁哪位名人在昌黎赋下名诗 诗是哪一句前赤壁赋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qǐng)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wè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zhǔ)。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ú)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f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gēng)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bǎn)。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yáo),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pò)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lú)。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chán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qiú)龙,攀栖鹘(hú)之危巢,俯冯(píng)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jiá)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pián xiān),过临皋(gāo)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fǔ)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chóu)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