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凉州词古诗朗诵一首《登鹳雀楼》。 羌笛何须怨杨柳,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见他的不同寻常?王之涣流传下来的诗只有绝 句六首,可后人只要喜欢诗的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鱼戏莲叶南,居然会选中他三分之一的作 品。醉卧沙场君莫笑。 鱼戏莲叶间。 欲穷千里目,黄河入海流,因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诗歌。 羌笛何须怨杨柳,更上一层楼,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欲饮琵琶马上催。 《唐诗三 百首》选了他两首诗,春风不度玉门关,莲叶何田田,一片孤城万仞山。 ——《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另一首《凉州词》。 王翰《凉州词》。我个人认为这两首诗是《唐诗三百首》里最 好的诗歌:葡萄美酒夜光杯,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东: 白日依山尽,抄录如下,春风不度玉门关,鱼戏莲叶北。《唐 诗三百首》是中国最享盛名的诗歌选本:黄河远上白云间,几乎无人不知晓他的诗名。 2.唐诗三百首有那三百首五言古诗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隐居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贼退示官吏·并序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乐府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二 关山月 子夜秋歌 长干行 列女操 游子吟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古意 送陈章甫 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篥歌 夜归鹿门山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寄韩谏议 古柏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渔翁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韩碑乐府 --------------------------------------------------------------------------------燕歌行·并序 古从军行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蜀道难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其二 行路难 将进酒 兵车行 丽人行 哀王孙 哀江头五言律诗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望月怀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并序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杂诗 题大庾岭北驿 次北固山下 破山寺后禅院 寄左省杜拾遗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终南山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送梓州李使君 汉江临泛 终南别业 临洞庭上张丞相 与诸子登岘山 宴梅道士山房 岁暮归南山 过故人庄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留别王维 早寒江上有怀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饯别王十一南游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新年作 送僧归日本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阙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送李端 喜见外弟又言别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贼平后送人北归 蜀先主庙 没蕃故人 草 旅宿 早秋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蝉 风雨 落花 凉思 北青萝 送人东游 灞上秋居 楚江怀古 书边事 孤雁 除夜有怀 春宫怨 章台夜思 寻陆鸿渐不遇七言律诗 --------------------------------------------------------------------------------黄鹤楼 行经华阴 望蓟门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送魏万之京 登金陵凤凰台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积雨辋川庄作 赠郭给事 蜀相 客至 野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楼 宿府 阁夜 咏怀古迹·其一 咏怀古迹·其二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四 咏怀古迹·其五 登高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长沙过贾谊宅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赠阙下裴舍人 寄李儋元锡 同题仙游观 春思 晚次鄂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西塞山怀古 遣悲怀·其一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三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锦瑟 无题 隋宫 无题·其一 无题·其二 筹笔驿 无题 春雨 无题·其一 无题·其二 利州南渡 苏武庙 宫词 贫女五言绝句 --------------------------------------------------------------------------------鹿柴 竹里馆 送别 相思 杂诗 送崔九 终南望余雪 宿建德江 春晓 夜思 怨情 八阵图 登鹳雀楼 送灵澈 弹琴 送上人 秋夜寄邱员外 听筝 新嫁娘 玉台体 江雪 行宫 问刘十九 何满子 登乐游原 寻隐者不遇 渡汉江 春怨 哥舒歌乐府 --------------------------------------------------------------------------------长干行·其一 长干行·其二 玉阶怨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三 塞下曲·其四 江南曲七言绝句 --------------------------------------------------------------------------------回乡偶书 桃花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春宫曲 凉州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逢入京使 江南逢李龟年 滁州西涧 枫桥夜泊 寒食 春怨 月夜 征人怨 宫词 夜上受降城闻笛 乌衣巷 春词 后宫词 赠内人 集灵台·其一 集灵台·其二 题金陵渡 宫词 近试上张水部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赤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遣怀 秋夕 赠别·其一 赠别·其二 金谷园 夜雨寄北 寄令狐郎中 为有 隋宫 瑶池 嫦娥 贾生 瑶瑟怨 马嵬坡 已凉 金陵图 陇西行 寄人 杂诗乐府 --------------------------------------------------------------------------------渭城曲 秋夜曲 长信怨 出塞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二 清平调·其三 出塞 金缕衣。 3.《凉州词》古诗两首,《江南》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之涣流传下来的诗只有绝 句六首,可后人只要喜欢诗的,几乎无人不知晓他的诗名。《唐诗三 百首》选了他两首诗,一首《登鹳雀楼》,另一首《凉州词》。《唐 诗三百首》是中国最享盛名的诗歌选本,居然会选中他三分之一的作 品,可见他的不同寻常。我个人认为这两首诗是《唐诗三百首》里最 好的诗歌,因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诗歌,抄录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4.唐诗三百首编者对凉州词的批语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品赏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 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 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 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 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 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 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 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 悟。 5.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王之涣流传下来的诗只有绝 句六首,可后人只要喜欢诗的,几乎无人不知晓他的诗名。 《唐诗三 百首》选了他两首诗,一首《登鹳雀楼》,另一首《凉州词》。《唐 诗三百首》是中国最享盛名的诗歌选本,居然会选中他三分之一的作 品,可见他的不同寻常。 我个人认为这两首诗是《唐诗三百首》里最 好的诗歌,因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诗歌,抄录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仅凭这两首小诗,称王之涣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流诗人,我想并 不为过。诗人的盛名,从来都应该来自他的诗作。 有了第一流的作品, 便会有每一流的诗人。如果不是第一流的诗人,何来第一流的作品? 王之涣写出了一流的作品,虽然数量少了些,但他还是一位一流的诗 人。 诗人的桂冠从来就取决于作品的质量,而非数量。相反,以如此 少的量博得如此高的声誉,正是王之涣不同寻常之处。 我们可以把王之涣视为诗人。(事实上他也是诗人)他的诗作流 传下来;他的诗名流传下来;他成了中国文学的历史人物,并藉此一 直活到“现在”。 王之涣存在的价值在于他的诗歌,在于文学意义。 后人只要一提起他的大名,马上会联想到中国文学高峰期的唐代诗歌, 以及那两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喔,王之涣,就是——就是那写《登 鹳雀楼》(或者是《凉州词》)的诗人嘛!”王之涣的形象是一名诗 人的形象,在后代人的心目中,诗人是他的生存形式;既然诗人是他 的生存形式,后人们若遥想当年,在他们的印象里,他的生存状态自 然也就是写诗和吟诗了。我想,假如现代雕塑家要为王之涣塑像,不 刻画他在写诗吟诗的形象又能刻画什么呢?写诗吟诗体现了他的生命 本质。 一千多年来,王之涣的生命是早已同那两首小诗联系在一起,再 不分离。很难设想除了诗人之外他还能是什么——当然,也很难设想 除了是《登鹳雀楼》和《凉州词》的作者外他还能是什么。 《唐诗三 百首》,在“王之涣”名下的作者简介栏里是这么说的:“并州人, 天宝间与王昌龄、高适等,联唱迭和,名动一时。”简介的内容,仍 然脱不了“旗亭画壁”,言简意赅,似乎这就足够了,除此之外他不 再可能是其它的什么。 至于除了写诗外他还做过些什么,他的家庭如 何,他的职业,他的性格,他的人格……一切都不重要,甚至都不存 在。后人只要记住:他是诗人,写了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凉 州词》就行了。 假如时光倒流,假如现在是公元八世纪,我真想到唐人中间去寻 找王之涣,看他究竟是怎样生活的。难道他会把一生的时间都花费在 酝酿与构思这两首小诗上,平仄、押韵、对仗、结构、色彩、旋律、节奏、炼字炼句……殚精虑思,反复推敲,从而催生出这两首精美的 小诗?难道他的一生除了吟诗写诗外,真的不再干点别的什么了,比 如官吏、庄园主、管家、农夫、师爷、账房、城市平民、木匠、风水 先生、士兵或者军官?如果他什么都不干,靠什么生活?要知道古代 是没有职业作家的,古代的作家诗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官吏,也就是 说他们另有一份比作家诗人更好更体面更光彩的职业,赖以养家糊口, 或者藉此享受荣华富贵。 文学的创作只是他们业余爱好,纯粹是爱好, 不能当饭吃。职业决定人的身份。 如果王之涣另有职业,究竟应该视 之为“诗人王之涣”,还是其他什么的王之涣? 写两首小诗花不了他多少生命时光,即使六首加在一起,也用不 了多长时间。那个时代的诗人大多诗思敏锐诗才便捷,口占一首七绝 或五绝是做诗的基本功。 如果不是那样的话,我看也就没有后人心目 中“唐诗”的辉煌了。王之涣除了是诗人,肯定还是其他的什么—— 只是后人不知道罢了。 也有可能只是我不知道罢了。我只知道公元八 世纪那个名叫王之涣的人,他真实的生存状态同后人想象中模样不应 该相同,“诗人”无法概括他的身份特征,不是他的生存形式,写诗 吟诗也不是他全部的生活过程和意义。 他真实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 没人知道,无法考证,也没必要去考证。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真实 的王之涣与后人想象中的王之涣肯定是两人。 这一点我敢打赌真有趣, 一生仅留下六首绝句,其中竟有两首成了千古名作。凭这两首诗,王 之涣名留青史。 颇像偶然与巧合,或者如人们常说的:“无意插柳柳 成荫”。他写这两首诗时,仅受制于瞬时片刻内心的冲动,是不会想 到今后能够如何如何的。 如果他留存至今的诗总共只有六首绝句,即 使加上数倍乃至数十倍佚失的作品,他一生花在写诗吟诗上的时间也 不会很多。按照现代人的眼光看,他谈不上勤奋刻苦,更谈不上执着 以求了。 但是,在他的一生中,就是这些短暂的用于写诗的时间,甚 至是某一瞬间,使他享有了文学史上一流诗人的盛名。 写到这里,应该言归正传了。 我想要说明的是,文学是可以藏之 名山,传之久远的。王之涣可谓其中典型的例子。 同时,对待文学的 态度,却不一定要恭恭敬敬诚惶诚恐,把它当做名山事业来看待。在 这一点上,王之涣也是典型的例子。 “旗亭画壁”的故事,一生仅留 。 6.古诗300首后10首1.汉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骆宾王《咏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唐诗三百首编者对凉州词的批语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品赏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