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里表达愉悦心情的句子【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译文】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氓】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译文】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 2.诗经里悲伤的句子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4、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8、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9、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10、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诗经·周南·卷耳》 11、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诗经·周南·卷耳》 12、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曹风·蜉蝣》 13、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国风·邶风·击鼓》 14、忧心烈烈,载饥载渴。——《诗经·小雅·采薇》 15、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诗经·曹风·蜉蝣》 3.诗经中伤感的句子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采薇》 译:道路长远慢慢行, 又饥又渴愁肠结。 我的心中真悲伤, 谁知我的哀伤。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译: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去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 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诗经·周南·卷耳》 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4.诗经中最伤感的句子爱情离 思 五 首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释义 编辑 “见过汹涌的大海,他方的水不值一提;除却巫山彩云,别处的云就相形失色。顺次经过花丛,懒得回头一看,半是因为修道,半是因为想你。” 其中:“海水”、“巫山云”指代自己的爱妻韦丛,其他的“水”和“云”指代世间其他的女子,即:自从我遇见了我的爱妻,觉得其他的女子都算不得女子。 文中句句体现出作者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曾经沧海难为水”可以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全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人用以表达对生命里最美好事物的怀念及表示对后来事物的黯然失色感。常表示事业下滑或后续感情生活的悲哀 5.诗经七月的情感表达上的特点《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全诗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第二章写妇女蚕桑;第三章写布帛衣料的制作;第四章写猎取野兽;第五章写一年将尽,为自己收拾屋子过冬;第六章写采藏果蔬和造酒,这都是为公家的,为自己采藏的食物是瓜瓠麻子苦菜之类;第七章写收成完毕后为公家做修屋或室内工作,然后修理自家的茅屋;末章写凿冰的劳动和一年一次的年终燕饮.全诗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语调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文学赏析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诗中使用的是周历.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皮锡瑞《经学通论》云:“此诗言月者皆夏正,言一、二、三、四之日皆周正,改其名不改其实.”戴震《毛郑诗考证》亦指出:周时虽改为周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岁首),但民间农事仍沿用夏历.首章以鸟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一下子把读者带进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朱熹《诗集传》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在结构上如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首章是说九月里妇女“桑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十一月以后便进入朔风凛冽的冬天,农夫们连粗布衣衫也没有一件,怎么能度过年关,故而发出“何以卒岁”的哀叹.可是春天一到,他们又整理农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则到田头送饭,田官见他们劳动很卖力,不由得面露喜色.民间诗人以粗线条勾勒了一个框架,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风貌已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后各章便从各个侧面、各个局部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诗的二、三章情调逐渐昂扬,色调逐渐鲜明.明媚的春光照着田野,莺声呖呖.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心中不免怀有隐忧:“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首章“田唆至喜”,只是以轻轻的一笔点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关系,这里便慢慢地加以展开.“公子”,论者多谓豳公之子.豳公占有大批土地和农奴,他的儿子们对农家美貌女子也享有与其“同归”的特权.这里似乎让读者看到汉乐府《秋胡行》和《陌上桑》的影子,虽然那是千年以后的事,但生活中的规律往往也会出现某些相似的地方.姑娘们的美貌使她们担心人身的不自由;姑娘们的灵巧和智慧,也使她们担心劳动果实为他人所占有:“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她们织出五颜六色的丝绸,都成了公子身上的衣裳,正如宋人张俞的《蚕妇》诗所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四、五两章虽从“衣之始”一条线发展而来,但亦有发展变化.“秀葽”、“鸣蜩”,带有起兴之意,下文重点写狩猎.他们打下的狐狸,要“为公子裘”;他们打下的大猪,要贡献给豳公,自己只能留下小的吃.这里再一次描写了当时的阶级关系.五章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笔墨工细,绘影绘声,饶有诗意.《诗集传》云:“斯螽、莎鸡、蟋蟀,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动股,始跃而以股鸣也.振羽,能飞而以翅鸣也.”咏物之作,如此细腻,令人惊叹.“穹窒熏鼠”以下四句,写农家打扫室内,准备过冬,在结构上“亦以终首章前段御寒之意”.六、七、八章,承“食之始”一条线而来,好像一组连续的电影镜头,表现了农家朴素而安详的生活:六、七月里他们“食郁(郁李)及薁”、“亨(烹)葵(葵菜)及菽(豆子)”.七、八月里,他们打枣子,割葫芦.十月里收下稻谷,酿制春酒,给老人祝寿.可是粮食刚刚进仓,又得给老爷们营造公房,与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居室的破烂简陋适成鲜明对比.“筑场圃”、“纳禾稼”,写一年农事的最后完成.正如《诗集传》引吕氏所云:“此章(第七章)终始农事,以极忧勤艰难之意.”到了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章,诗人用较愉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个村落宴饮称觞的盛况.一般论者以为农夫既这么辛苦,上头又有田官监督、公子剥削,到了年终,不可能有条件有资格“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其实社会是复杂的,即使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农民年终时也相。 6.诗经中表示女子无法忘记所爱之人的心情的句子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击鼓》) 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卫风·伯兮》)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的痛。愿天下不再有战争,不再有硝烟弥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卫风·子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诗经·卫风·风雨》)读着这些美好的诗句,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了心头,爱情是人类一永恒的话题,海枯石烂,山无棱,天地和,不敢与君绝,爱情长长久久。而真挚率真的情感又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思念,多少动人的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