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宋词10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念奴娇•赤壁怀古 【内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 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十大经典宋词先列出篇目和评论,内容可以到下面联接搜索 10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 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9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 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8一剪梅(李清照)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 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6虞美人(李煜)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5雨霖铃(柳永)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的《鹊桥仙》。 4鹊桥仙(秦观) 其实此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应低于《雨霖铃》,也许是该词写于《雨霖铃》之后的原因,不如其有开创性。但是该词在历史和当代的耳熟能详程度应远超过《雨霖铃》,全词明白如话,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 是千古传诵的爱情词和婉约词,其经典性毋庸置疑。 3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豪放派的代表作,乃至是宋词的代表作。 该词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当时婉约的词风,彻底开启了豪放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全词也写的豪放异常,尤其是首句,已成为了名句中的名句。 但是全词并不完美,末尾有消极思想呈现,同为豪放词名作,在思想性上我觉得不如《满江红》。 2满江红(岳飞) 虽然陆游,辛弃疾和陈亮等都写过不少抗战词,但是他们都远不如该词。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早已成为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代名词。 其在宋词中的地位我认为至少应进入前3。 1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对这首词我也不想再介绍,堪称是宋词中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篇章。 全词无论文采,思想和哲理等都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这首词的知名度绝对在这10首词中名列第一,人们也许不会背其它词中的句子,但对于这首词中的名句就一点就通,可见其耳熟能详程度高到了什么程度。 象这么一首在词采,词境和知名度到那么高的词,名列第一应该实质名归。参考资料: /。 3.有谁能推荐几首宋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忆秦娥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玉楼春 红梅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以上是李清照的/search.asp?TT=柳永&RR=3&page=3两百捌拾柒首呢,自己来看吧。把那些全复制到地址栏。 4.宋词的代表作品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其代表人物为李清照和苏轼 李清照的代表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①东去 , 浪淘②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③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④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⑥公瑾当年,小乔⑦初嫁了,雄姿英发⑧。羽扇纶(读音:guān)巾⑨,谈笑间,樯橹⑩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 lèi )江月。 5.有哪些宋词我要10条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之说,以至于宋朝的一个宰相(他的名字我不太记得了,好象叫什么宴殊的在当上宰相之后,他对于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他写的。 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士大夫们一起,构成了宋朝的享乐主义,虚华的文化。 一个朝代,一个国家,若强盛,那么它在文与质两方面是并重的,这里文指的是文风或者说一个社会的风气吧,我们知道,一个人若专门读书,钻研学问的话,那么就必须脱离生产劳动,也不能去打仗,这在宋朝就叫做"养士""八股"确立之后,天下的秀才就专门来钻这个东西捞取功名利禄养活自己,所以也就没得工夫去思考事情,去造反了,如果一个国家"文风"越盛,那么做实事的人就越少,这个国家也就会出问题了。 历朝写诗的人很多,宋诗也很有名,为什么独独诗以"唐"命名呢?唐诗就算是歌颂风花雪月,也有一股质朴的美,透露出这个民族质朴,粗野与宏伟的气魄,而宋词则是比较多矫饰浮夸的文风,一个国家的文化若是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那么它就是强势的,有生命力的,比如现在的美国, 和亲政策如果是汉朝使用,那么是一种缓兵之计,修养生息的方法,但是宋朝,我看不到它起了什么好的作用,割地求和,苟延残喘而已,有的论者居然还说“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和解”,我真不知是何居心所在?倘若日本灭了中国,那么慰安妇也可谓民族和解的先锋了,呵呵。 在进化论和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和“假设”,只有残酷的现实,呵呵,宋朝被野蛮民族灭掉,这就是结果,而士大夫群体人格的堕落,从这个帮闲享乐的社会就开始出现征兆了。 词牌名的来历 渔歌子:又名《渔父》。 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 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词牌浅释 词都有词牌。 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 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词牌的来历,大约有下面三种: 一、本来是乐曲名称。 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相传是唐代宣宗时,女蛮国进贡,她们高髻金冠,一身璎珞(;身上佩带的珠宝),形如菩萨,于是,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的,以后就成为词牌。西江月、沁园春等也是如此。 二、取词中几个字做词牌的。 如忆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而来。 而念奴娇亦名大江东去,即因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句而来。 三、原来是词的题目。 如渔歌子是咏渔家生活的。 6.i和e能再同一首宋词中吗你的意思是按照汉语拼音注音法,韵母为i的和韵母为e的会不会在宋词中算是押韵?如果是这个意思的话,那么是可能的。 按照平水韵,韵部十一陌里,额和积、夕、弈、奕等都押韵。额的韵母,在现代汉语拼音里是e,后面几个在现代汉语拼音里的韵母是i。 而韵部四质里,一和瑟是押韵的所以,我们在读唐宋诗词,甚至明清时期的诗词时,偶有觉得不押韵的情况。古今音异的缘故。 而且那个时候的声调和现在也不一样,我们现在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时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现代汉语去掉了入声。所以诵读古诗词的时候,有时候也会觉得平仄有点别扭,也是同样的原因导致的。 但是现代人写诗词,不建议继续用古韵,建议采用现代汉语拼音的音韵和平仄,这样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声韵也应该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不要拘泥古韵。 7.需要大量的经典的宋词,越多越好.谢谢啦.宋词三百首 宴山亭(赵佶,裁剪冰绡) 木兰花(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 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千秋岁(张先,数声鶗鴂) 醉垂鞭(张先,双蝶绣罗裙) 一丛花(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 天仙子(张先,水调歌头持酒听) 青门引(张先,乍暖还轻冷) 菩萨蛮(张先,哀筝一弄湘江曲) 木兰花(张先,相离徒有相逢梦) 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 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 清平乐(晏殊,金风细细) 木兰花(晏殊,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晏殊,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 踏莎行(晏殊,祖席离歌) 踏莎行(晏殊,小径红稀) 蝶恋花(晏殊,六曲阑干偎碧树) 凤箫吟(韩缜,锁离愁连绵无际)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 南歌子(欧阳修,凤髻金泥带)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 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 诉衷情(欧阳修,清晨帘幕卷轻霜) 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欧阳修,谁道闲情抛弃久) 蝶恋花(欧阳修,几日行云何处去) 木兰花(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 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 青玉案(欧阳修,一年春事都来几) 曲玉管(柳永,陇首云飞)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采莲令(柳永,月华收) 浪淘沙慢(柳永,梦觉透窗风一线) 定风波(柳永,自春来) 少年游(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 戚氏(柳永,晚秋天) 夜半乐(柳永,冻云黯淡天气) 玉蝴蝶(柳永,望处雨收云断)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迷神引(柳永,一叶扁舟轻帆卷) 竹马子(柳永,登孤垒荒凉) 桂枝香(王安石,登临送目) 千秋岁引(王安石,别馆寒砧) 清平乐(王安国,留春不住) 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 蝶恋花(晏几道,梦入江南烟水路) 蝶恋花(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 鹧鸪天(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 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 木兰花(晏几道,东风又作无情计) 木兰花(晏几道,秋千院落重帘暮) 清平乐(晏几道,留人不住) 宋词三百首 阮郎归(晏几道,旧香残粉似当初) 阮郎归(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 六幺令(晏几道,绿阴春尽) 御街行(晏几道,街南绿树春饶絮) 留春令(晏几道,画屏天畔) 虞美人(晏几道,曲阑干外天如水)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 卜算子(王观,水是眼波横) 庆清朝慢(王观,调雨为酥) 水调歌头(苏轼,落日绣帘卷) 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西江月(苏轼,玉骨那愁瘴雾)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 水龙吟(苏轼,似花还似非花) 念奴娇(苏轼,大江东去) 永遇乐(苏轼,明月如霜) 洞仙歌(苏轼,冰肌玉骨) 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 青玉案(苏轼,三年枕上吴中路) 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 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贺新郎(苏轼,乳燕飞华屋) 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 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 好事近(秦观,春路雨添花) 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 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望海潮(秦观,梅英疏淡) 八六子(秦观,倚危亭) 满庭芳(秦观,山抹微云) 满庭芳(秦观,晓色云开) 减字木兰花(秦观,天涯旧恨) 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 阮郎归(秦观,湘天风雨破寒初) 绿头鸭(晁端礼,晚云收) 蝶恋花(赵令畤,卷絮风头寒欲尽) 蝶恋花(赵令畤,欲减罗衣寒未去) 清平乐(赵令畤,春风依旧) 水龙吟(晁补之,问春何苦匆匆) 忆少年(晁补之,无穷官柳) 洞仙歌(晁补之,青烟幂处) 临江仙(晁冲之,忆昔西池池上饮) 虞美人(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 渔家傲(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 惜分飞(毛滂,泪湿阑干花著露) 菩萨蛮(陈克,赤阑桥尽香街直) 菩萨蛮(陈克,绿芜墙绕青苔院) 洞仙歌(李元膺,雪云散尽) 青门饮(时彦,胡马嘶风) 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 谢池春(李之仪,残寒消尽) 瑞龙吟(周邦彦,章台路) 风流子(周邦彦,新绿小池塘) 兰陵王(周邦彦,柳阴直) 琐窗寒(周邦彦,暗柳啼鸦) 六丑(周邦彦,正单衣试酒) 夜飞鹊(周邦彦,河桥送人处) 满庭芳(周邦彦,风老莺雏) 过秦楼(周邦彦,水浴清蟾) 宋词三百首 花犯(周邦彦,粉墙低) 大酺(周邦彦,对宿烟收) 解语花(周邦彦,风消焰蜡) 蝶恋花(周邦彦,月皎惊乌栖不定) 解连环(周邦彦,怨怀无托) 拜星月慢(周邦彦,夜色催更) 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 绮寮怨(周邦彦,上马人扶残醉) 尉迟杯(周邦彦,隋堤路) 西河(周邦彦,佳丽地) 瑞鹤仙(周邦彦,悄郊原带郭) 浪淘沙慢(周邦彦,昼阴重) 应天长(周邦彦,条风布暖) 夜游宫(周邦彦,叶下斜阳照水) 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 感皇恩(贺铸,兰芷满汀洲) 薄幸(贺铸,淡妆多态) 浣溪沙(贺铸,不信芳春厌老人) 浣溪沙(贺铸,楼角初消一缕霞) 石州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