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元问好

1.元问好 《摸鱼儿》是诗句中

摸鱼儿(宋词 元问好)

2011-05-05 13:45:17

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 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离别苦

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萧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磋及 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 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 来访雁丘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前者更能体现。

后句问鸟,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或:总还有可见、可问、可寻之处);但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乃更无可问讯。“花落莺无语”,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词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2分,意思对即可。)

(2)(4分)示例4种:a.既说“眷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问而无答,则继之以远眺、寻觅。

不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声中,求得好梦。即使在梦中也要去寻觅春天,反映年青而有志向的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b.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深。前面已言明现实之春确已逝去,而词人不作绝望颓唐之想,还要到处寻求,甚至到梦境中去追寻。

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正反映了词人年轻健康的心理情绪。 c.作者已知“春归”,却又借人家的唱曲“留春”,还要”问春”,既而高楼望春,一切无效后,还要到“梦里寻春”,这些充分表现出年青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的积极心态。

d.这首词所表现的是淡淡的怅惘。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

起句“沙际春归”,令人联想丰富,我们似乎看到,这暮春时节,春色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但作者没有过多地伤感哀叹,而是想方设法留春、问春、寻春直至梦春,词人是年轻的,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是健康而执着的。(属开放型,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无。

3.宋词,元代曲各三首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是唐诗。

欧阳修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这首是宋词。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万间都做了土。

这首诗元曲。

如果需要翻译可以再联系我哦亲。 望采纳,谢谢。

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是宋词还是元曲

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 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离别苦

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萧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磋及 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 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 来访雁丘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相信大多数读者都曾听过这几句凄绝优美的情词,就连笔者十数年前年轻时夹于桌垫下的情侣剪纸也有这几句,可见好诗好词之所以能传世不堕必定有其道理,但虽晓得大家所见版本大不相同,不过笔者当然也并没有为这首词下过什么工夫,直到有一天……

辛巳农历年前,遥光兄忽然转寄了封信说有读者对某一首词之版本提出问题,要笔者帮他解决一下,真是的!居然丢给笔者这么伤脑筋的苦差事。尔后笔者趁过年前的空挡回了封信给他对于此词约略的见解,然而笔者手边关于元好问这阕词的资料不多,故也不敢说结果是对的。

基于本身对诗词的爱好与好奇心驱使下,年后陆续到许多书局去坐拥暂时的五车之富,可惜坊间虽有不少元好问诗文集,但属于词作方面的资料却相对稀少,故笔者仅就目前可得的资料就版本差异勉强稍作说明,希望能因此引起大家研究的兴趣。同样的,笔者不敢说以下所得的绝对正确,此点祈请各位读者特别注意与包涵。

元好问(西元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代秀容县人氏(即今之山西省忻州市),七岁能诗。宣宗贞佑年中,蒙古挥军南侵,元好问为避兵祸南下,居福山县(今河南省宣阳县西六十里)。三十二岁进士及第,时为兴定五年,后金亡不出仕,自号遗山真隐。与李治、张德辉友善,时号龙山三友。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钺一九三五年曾于【国风】期刊中对于元好问有一段评论:“金自大定,明昌以遗,文风蔚起,遂於蔚末造笃生遗山,卓为一代宗师。其诗嗣响子美,方轨放翁,古文浑雅,乐府疏快。国亡以文献自任,所着【壬辰杂篇】虽失传,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其书,故独称雅正。诗文史学,萃於一身,非第元明之后无与颉颃,两汉以来,固不数数觏也。”这一段大意是评价元好问文学方面的造诣著作以及其在宋元之间的声望。

基本上,元好问真可算是大诗人了,据郝经所撰【遗山先生墓志铭】说他的诗作“共千五百余篇”,这当然是在没有佚失的情况下为数。至于词方面,也有三百多之谱。虽然元好问填词的造诣或许并不在诗作之上,不过有一首词倒是获得相当多人的喜爱与共鸣,那就是【摸鱼儿━雁丘辞】,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

根据元好问对这首词所作的小序:“乙丑岁赴试并州(按缪钺教授考定,当时元好问十六岁间),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作无宫商,今改订之”,因此应是元好问后来以赴试当时旧作修改的,至于订定年

5.元好问经典诗词

摸鱼儿·雁丘词(这个最经典了)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 (这个也很不错)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琼珠乱糁,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枝间新叶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木兰花慢·游三台渺漳流东下,流不尽,古今情。

记海上三山,云中双阙,当日南城。黄星。

几年飞去,淡春阴、平野草青青。冰井犹残石甃,露盘已失金茎。

风流千古短歌行,慷慨缺壶声。想骊酒临江,赋诗鞍马,词气纵横。

飘零。旧家王粲,似南飞、乌鹊月三更。

笑杀西赋客,壮怀无复平生。玉漏迟壬辰围城中,有怀浙江别业浙江归路杳。

西南仰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

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

虚名负我,平生吟啸。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语,更一点,残灯斜照。

青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石州慢石州慢赴召史馆,与德新丈别于岳祠新店,明日以此寄之。击筑行歌,鞍马赋诗,年少豪举。

从渠里社浮沉,枉笑人间风女。生平王粲,而今憔悴登楼,江山信美非吾土。

天地一飞鸿,渺翩翩何许。羁旅。

山中父老相逢,应念此行良苦。几为虚名,误却东家鸡黍。

漫漫长路,萧萧两鬓黄尘,骑心漫与行人语。诗句欲成时,满西山风雨。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鹧鸪天华表归来老令威,头皮留在姓名非。旧时逆旅黄粱饭,今日田家白板扉。

沽酒市,钓鱼矶,爱闲真与世相违。墓头不要征西字,元是中原一布衣。

清平乐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语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黄钟 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丰年。移居要就:窗中运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最后清风。

玄都观里桃千数 ,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方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横波亭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此外,还有《论诗三十首》,太多,就不写给你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临江仙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

小题1:(5分)选择了初秋季节大明湖上的荷叶、荷花、木兰舟等意象来突出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2分)然后用比喻的手法把荷花比作“红妆”把荷叶比作“翠盖”,色彩鲜明。

(3分)小题2:(6分)上片是回忆与李辅之游大明湖时的得意情景,下片是写与友人分别后只能借酒寄托离愁的现实.(2分)以美好回忆反衬今之离愁.(2分)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找出描写“江山如画”的意象词,然后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即可。

如意象词“荷叶”“荷花”“木兰舟”等”;由“红妆”“翠盖”可联想到同荷花、荷叶有相似之处,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江山如画”的特点。 小题2:试题分析:从上下片写作内容看,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结合注释可知,上片是回忆与李辅之游大明湖时的得意情景;由“一尊白酒寄离愁”可联想到词人借酒浇愁的情景;由“千里故人千里月”“几日到东州?”可体会出词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江山如画”的美景,下片写哀愁思念之痛,故词人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7.求元好问经典诗词若干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叶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园。 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摸鱼儿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木兰花慢 游三台 渺漳流东下,流不尽,古今情。

记海上三山,云中双阙,当日南城。 黄星。

几年飞去,淡春阴、平野草青青。 冰井犹残石甃,露盘已失金茎。

风流千古短歌行,慷慨缺壶声。 想骊酒临江,赋诗鞍马,词气纵横。

飘零。旧家王粲,似南飞、乌鹊月三更。

笑杀西赋客,壮怀无复平生。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浙江别业 浙江归路杳。

西南仰羡,投林高鸟。 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

不入麒麟画里,又不与、巢由同调。 时自笑。

虚名负我,平生吟啸。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 四壁秋虫夜语,更一点,残灯斜照。

青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石州慢 赴召史馆,与德新丈别于岳祠新店,明日以此寄之。 击筑行歌,鞍马赋诗,年少豪举。

从渠里社浮沉,枉笑人间风女。 生平王粲,而今憔悴登楼,江山信美非吾土。

天地一飞鸿,渺翩翩何许。 羁旅。

山中父老相逢,应念此行良苦。 几为虚名,误却东家鸡黍。

漫漫长路,萧萧两鬓黄尘,骑心漫与行人语。 诗句欲成时,满西山风雨。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鹧鸪天 华表归来老令威,头皮留在姓名非。 旧时逆旅黄粱饭,今日田家白板扉。

沽酒市,钓鱼矶,爱闲真与世相违。 墓头不要征西字,元是中原一布衣。

清平乐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 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语珊珊,海棠帘幕轻寒。 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论诗三十首 (丁丑岁三乡作)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钟嵘评张华诗,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柳子厚,晋之谢灵运;陶渊明,唐之白乐天。)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仍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陆芜而潘净,语见《世说》)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事见元稹《子美墓志》)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画鬼符。 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濩音。 (水乐,次山事。

又其《唉乃曲》云:“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音”)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 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校几多? (天随子诗:“无多药草在南荣,合有新苗次第生。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随春草斗输赢。”

)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乱后玄都失古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东风怨兔葵。 金人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佑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古。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元好问

【答案】【小题1】(5分)选择了初秋季节大明湖上的荷叶、荷花、木兰舟等意象来突出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2分)然后用比喻的手法把荷花比作“红妆”把荷叶比作“翠盖”,色彩鲜明。

(3分)【小题2】(6分)上片是回忆与李辅之游大明湖时的得意情景,下片是写与友人分别后只能借酒寄托离愁的现实.(2分)以美好回忆反衬今之离愁.(2分)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2分)【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找出描写“江山如画”的意象词,然后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即可。

如意象词“荷叶”“荷花”“木兰舟”等”;由“红妆”“翠盖”可联想到同荷花、荷叶有相似之处,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江山如画”的特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试题分析:从上下片写作内容看,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结合注释可知,上片是回忆与李辅之游大明湖时的得意情景;由“一尊白酒寄离愁”可联想到词人借酒浇愁的情景;由“千里故人千里月”“几日到东州?”可体会出词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江山如画”的美景,下片写哀愁思念之痛,故词人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