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逻辑思维与唯美诗词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月下舞连翩。 又见海上花如雪,几轮春光葬枯颜。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若能不见,遇不见。 等不见,望不见。便 释怀这场奈何禅。 但将无怨,作无缘。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代诗人杜甫)《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题都城南庄】————五代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月华如水,清辉满地,独坐一偶,冷风望月,一身娇柔,愁绪萦怀。 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几回知君到人间。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南宋】词人蒋捷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如花美眷,只缘感你一回顾,使我常思朝与暮。 转身后,一缕幽香远,逝雪浅,春意浓,笑意深。一叶绽放一追寻,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雨中撑伞俏佳人,美景入画全无痕。侧首凝眸寻何来,羡煞旁人空自恨。 2.逻辑思维与唯美诗词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月下舞连翩。又见海上花如雪,几轮春光葬枯颜。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若能不见,遇不见。等不见,望不见。便 释怀这场奈何禅。但将无怨,作无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代诗人杜甫)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题都城南庄】————五代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月华如水,清辉满地,独坐一偶,冷风望月,一身娇柔,愁绪萦怀。 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几回知君到人间。~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舟过吴江》【南宋】词人蒋捷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如花美眷,只缘感你一回顾,使我常思朝与暮。转身后,一缕幽香远,逝雪浅,春意浓,笑意深。一叶绽放一追寻,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雨中撑伞俏佳人,美景入画全无痕。侧首凝眸寻何来,羡煞旁人空自恨! 3.六神磊磊何许人也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任新华社重庆分社资深时政记者[1]。其曾获 2016 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新媒体”(个人)等奖项。[2] 其是腾讯“大家”专栏作家,2014年开设微信公众号,以独特视角和幽默风格,解读金庸小说中的有趣细节,借武侠人物评说时事热点、社会现象,创立自媒体江湖“一人一派”[3],成为有影响力的原创自媒体。2017年开设读唐诗内容公众号,单篇唐诗题材文章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阅读传播百万次[1]。 中文名 王晓磊 别名 六神、花露水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84年8月17日 职业 自媒体原创作者 毕业院校 北京广播学院 代表作品 《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哭董卓》 专栏名称 六神磊磊读金庸 专栏名称 六神磊磊读唐诗 著作 《你我皆凡人》 著作 《六神磊磊读唐诗》 创作经历 2007进入新华社重庆分社工作,成为一名时政记者。到2015年底从新华社辞职,八年记者生涯。 微信公众号缘起于2013年12月。六神磊磊开始自己也没想“读金庸”,而是想解读新闻联播,后来觉得执行起来太难,选来选去就选了金庸,因为金庸小说内容丰富,人物也多,和现实联系得比较紧,它的复杂性足够拿来品头论足一番。[3] 2015年,六神磊磊将其读金庸的部分文章收录成册,出版《你我皆凡人》。 2017年,开设解读唐诗内容公众号,7月1日出版同名文集《六神磊磊读唐诗》。[4][5] 获奖及称号 《鲁豫有约》&;新榜:2016值得关注的有趣自媒体[6][6] 网易经济学家年会,2016年度最有态度自媒体[7] 2016 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新媒体”(个人)等奖项[8][8][8][2] 人物评价 《六神磊磊读唐诗》这本著作寓庄于谐,举重若轻,堪称一部鲜活的唐诗小史。——张帆 北大历史系教授 六神磊磊是个有趣的人,他读金庸,读唐诗,都别有天地,自成一家。——蒙曼 著名学者[5] 唐诗比他熟的,远没他文采好;比他文采好的,唐诗远没他熟。这是我平生所见有关唐诗可读性最强,见解最精辟的书。读完这本书,你对唐代那个诗歌的锦绣之世,将会有不亚于专业程度的了解。 ——史杰鹏 历史小说家 在节目中他曾气定神闲地对我说,一个写字的人,随时要做好被忘记的准备。我们都会被忘记,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还是要努力被记住。这也是文字的意义。——鲁豫 著名主持人 说唐诗是通向中国文化的 4.唐诗,宋词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5.请问有谁知道有讲解古诗词的节目吗1、《唐之韵》 《唐之韵》,系宁夏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公司花费两年(经过搜索资料、探究论证、采景设置、后期制作才完成)拍摄的文学教育片。其拍摄足迹遍步中国大江南北,投资逾百万。《唐之韵》共20集,每集播放时间约20—30分钟。这部系列片制作非常精致,它为电视诠释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著创造了新的空间。它独特的角度、绝美的画面、高雅的品味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热烈反响。 2、《宋之韵》 《宋之韵》是中国第一部以电视纪录片方式表现宋词和宋代词人的电视作品。她也是三多堂传媒自己投资的中国传统文化“韵”系列的第二部。 《宋之韵》创作历经13年,纵横20余省,行程10万多公里。由中国顶尖纪录片人联袂奉献。她秉承了《唐之韵》的一贯风格,全片以词人和流派为分集,但她没有停留在文字解析的层面上,而是更关注那些作词的人——关注他们的喜乐哀愁、他们的沉浮荣辱、他们的家国情怀,以及他们对时代深沉的温情与眷恋。 3、拓展: 还有“中华好诗词”、“唐诗风云会”之类综艺或娱乐节目寓教于乐,不时有讲解穿插其中,可以拓宽视野。 6.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