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从唐诗宋词到元曲

1.从古代艺术中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任选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陈亮等.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 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2.唐诗、宋词、元曲有什么关系

我国古代诗歌代有新变,诗之余为词,词之余为曲,各相争雄。文学史上所说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在形式、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三种不同的诗体。唐诗基本上是五、七言诗,词、曲则都是长短句。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是诗、词与散曲。诗以唐朝为最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讲究押韵。词与散曲在本质上都属于诗,它们和诗一样,有着大体相同的渊源;共发生和发展都和音乐密切相关;它们都 既可唱可咏,又同样要倚声填词,合辙押韵,讲究形、音、意的俱现。词与散曲原本都是“民间物”,属于民歌一类,久已有之。其曲调,依民族的不同而有差异, 因时代的改换而有所变迁。词和散曲产生后都走了一条由俗到雅,由民间而人文人的道路。

3.唐诗宋词元曲

在中国韵文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接二连三,高峰迭起,名家名作,琳琅满目。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泽被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元曲,一方面是指诗歌新体“散曲”,一方面又指戏曲新体“北曲杂剧”。如元曲六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乔吉,都是兼工散曲和杂剧的作家。

元曲杂剧经典名篇有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等。

散曲经典名篇:

〔双调〕沉醉东风

送 别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前调〕

杭 州 景

关汉卿

〔一枝花〕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

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

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

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

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

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

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

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越调〕天净沙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折桂令

叹 世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越调〕天净沙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双调〕庆东原

叹 世

白朴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及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双调〕水仙子

次 韵

张可久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

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

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中吕〕卖花声

怀 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越调〕寨儿令

忆 鉴 湖

张可久

画鼓鸣,紫箫声,记年年贺家湖上景。

竞渡人争,载酒船行,罗绮越王城。

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柳擎和泪眼,花坠断肠英。

望海亭,何处越山青。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