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民间的诗有那些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宵,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急描写民风民俗的古诗很多,尤其是描写节日民俗的诗,比如: 描写春节民俗: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写七夕民俗: 七 夕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描写重阳节民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有关民间的古诗两首一、牛郎织女 《绮疏遗恨》明. 唐寅 乞巧楼前乞巧时, 金针玉指弄春丝; 牛郎织女年年会, 可惜容颜永别离。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 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 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 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 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 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情。 三、白蛇传 《 白蛇传》 亭榭楼台烟雨中,断桥柳岸又识君, 千年修得惊世梦,深眷难报往事恩. 轻伞飘若如浮云,遮去风月几回重, 西湖畔前诉卿意,舍道绝修入红尘. 伴夫忍付伤心泪,情到深处浓亦悲, 聚散难消春梦好,金山寺声震雷霆. 四、孟姜女 《嘉善怀古》陶澍 嬴政昔不道,耀武北筑城。 暴师断地脉,起洮连东瀛。 死亡日枕籍,白骨如山撑。 悲哉孟姜女,寻夫万里行。 觅骼不可识,一哭天地惊。 风云惨无色,鳌柱为摧倾。 大节照白日,耿耿今犹生。 望夫有高台,千载配怀清。 我来扪薜苈,览古怀精诚。 村巫走伏腊,庙貌飞疏甍。 桑梓自古恋,草木犹哀情。 长城今故在,徽号久非秦。 不及此山石,长传贞烈名。 望采纳。 4.流传的民间诗歌有哪些歌词赏识 一更来姑娘看龙灯,嫂嫂为她扮花容。 放落青丝发,梳起龙凤头。 大红袄儿拼上白绫裙。 对襟披风轻巧巧,三寸金莲左右分。 姆妈娘,勿把囡儿嫁平阳。 平阳三条岭啊四条洋,前门介海水白洋洋, 后门开介大猫拖猪娘,直介归家望亲娘。 好的亲娘打卵卵,勿好亲娘掼你三巴掌。 不怨大,不怨娘,只怨媒人烂肚肠。 十八岁媛主配周岁郎,日里喂奶吃, 夜里打尿包,还要抱起看光光。 叫他丈夫让人笑,叫他儿子理不当。 正月去砍竹,二月去籴谷。 三月办落洋,四月张片乌鳞鲳。 五月重五水,六月网难张。 七月七水风,八月海打空。 九月九,和尚头螺张一斗。 十月十,老大解网行贩夺。 贪吃妇人不做家,贪吃懒做笑呵呵。 堂前有地不肯扫,桌上灰尘用手拖。 客人来了慢腾腾,端出半碗灰尘半碗茶。 日里东家走西家,夜里点灯纺棉纱。 三年纺个鹅卵苎,四年纺个菜头纱。 菜头纱啊菜头纱,老鼠拖去当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