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日本侵略的诗句

1.面对日本侵略的名言

抗战名言篇一《抗日名言》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3.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4.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 大仲马5.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6.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抗战名将宋哲元7.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爱国将领 冯玉祥8.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东北抗联英雄赵尚志9. 放胆白山驱日寇;忍悲黑水灭夷蛮-东北抗联英雄赵尚志10. 南山峨峨,生者百岁;天风浪浪,饮之太和-**。

2.日本的古诗词有哪些

1. 忧思苦逢雨 ,人世叹徒然。 春色无暇赏 ,奈何花已残。——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

2. 羁旅客,抱病身,枯野游梦魂。 ——小林一茶 辞世之句 《日本古典文学赏析》

3. 心悲壮,曝尸荒郊有何妨,秋风透心凉。 弃儿哭声似猿啼,惨惨秋风里。

鸟悲啼,鱼含泪,犹送晚春归。 ——俳圣 松尾芭蕉《日本古典文学赏析》

4. 雷神小动,刺云雨零耶,君将留? 雷神小动,虽不零,吾将留妹留者。 ——《万叶集》

5. 岁暮立春,在原元方。立春来岁暮,春至在花前。

谁谓一年里,今年又去年。 ——《古今和歌集》

日本诗歌

日本近代诗歌指日本近代(明治、大正年代)的文语自由诗和口语自由诗,主要指口语自由诗而言。日本古典诗歌主要是小巧的、抒情性的、非叙事性的。

日本(英语:Japan),全称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3世纪中叶,其境内出现“大和国”。645年,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大化改新。12世纪后期,进入幕府时代。1868年,日本又向欧美列强学习,进行明治维新,迅速跻身资本主义列强行列,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二战日本投降后,美国派军队占领日本。1947年,颁布新宪法,由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日本战后奉行“重经济、轻军备”路线,于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远东第一大经济强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其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并面临老龄化、少子化等严峻的社会问题,但目前仍是仅次于美国、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高度发达的制造业是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其科学研发能力十分强大,拥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每年科研经费约占全国GDP的3.1%,该比例位居发达国家榜首。此外,以ACG产业为首的文化产业和发达的旅游业也是其重要象征。日本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堪称典范,其国民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和较高的国民素质。至今,其仍较好地保存着以茶道、花道、书道等为代表的日本传统文化。

3.关于抗日战争的诗歌一六十字左右

《听义勇军进行曲》仿韩愈之《听颖师弹琴》

纠纠壮士行,爱恨儿女情。国难沙场静,战士夙夜惊。

江山飞血狼烟急,中华遍地炮火鸣。

喑喑古战场,群鹫绕残营。奔波流离尽污腥,万家破败万坟茔。

呜呼亡国奴,嗟苦血泪盈。遍颂义勇曲,切盼大军赢。

血肉长城筑,吼声满郊京。众志忠魂在,壮我河山谁可凌?

海涛翻滚起狼烟,群魔狂舞海云间。

秦汉铁鹰仍在否?锻我铁矛铸我剑。

山河飞血日色红,征衣未洗血污粘。

何当赐我冲天弩,誓教倭奴不寇边。

狼烟起兮国运殇,英雄谁可守四方?

哀声遍野江山残,壮士披雪剑如霜。

煮酒长啸恨欲狂,何惜百死报国邦?

整兵秣马干戈起,北望黄沙别故乡。

长刀所向血飞扬,万鬼嚎啕血目张。

纵横不屑头颅落,忠魂埋骨泪满眶。

梦魇百年今方醒,血泪疮痍满目腥。

妖狼渡海神州暗,万冢新坟化幽萤。

千万血肉敌仇寇,亿缕忠魂战鬼兵。

八载锻箭终射日,春雷一炸金鸡鸣。

苍生苦尽得佛渡,隔岸欣悉恶魔平。

上面是在下拙作,下面的是古今闻名的诗句,是一千多年前,唐太宗下令命火山令师徒写下的,关于一千多年后发生的日本侵华的。具体是谁?百度一下呗,非常有名的。还有一名禅师写的,也是日本侵华的诗句。

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

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

瀛洲虎,渡海狼,

满天红日更昏黄,

莽莽神州伤破碎,

苍生到处哭爹娘,

春雷乍响见晴阳。

春雷乍,竖白旗,

千万活鬼哭啼啼,

石头城内飞符到,

又见重整汉宫仪,

东山又有火光照。

炎运宏开世界同,

金乌隐匿白洋中。

从此不敢称雄长,

兵气全销运已终。 收起

4.日本的古诗词有哪些

一、皇明光日月,帝德载天地。

三才并泰昌,万国表臣义。——侍宴 大友皇子 二、宴饮游山斋,遨游临野池。

云岸寒猿啸,雾浦杝声悲。叶落山逾静,风凉琴益微。

各得朝野趣,莫论攀桂期。——山斋 中臣大岛 三、欲知闲居趣,来寻山水幽。

浮沉烟云外,攀翫野花秋。稻叶负霜落,蝉声逐吹流。

祇为仁智赏,何论朝市游。——山斋言志 大神安麻吕 四、地是幽居宅,山惟帝者仁。

潺湲浸石浪,杂沓应琴鳞。灵怀对林野,陶性在风烟。

欲知懽宴曲,满酌自忘尘。——和藤原大政游吉野川之作 大津首 五、锦岩飞瀑激,春岫晔桃开。

不惮流水急,唯恨盏迟来。——三月三日曲水宴 山田三方 六、文藻我所难,庄老我所好。

行年已过半,今更为何劳。——述怀 越智直广江 七、玉烛调秋序,金风扇月帏。

新知未几日,送别何依依。山际愁云断,人前乐绪稀。

相顾鸣鹿爵,相送使人归。——秋日於长王宅宴新罗客一首赋得稀字 刀利宣令 八、烟雾辞尘俗,山川壮我居。

此时能草赋,风月自轻余。——独坐山中 民黑人 九、江头亭子人事睽,欹枕唯闻古戍鸡。

云气湿衣知近岫,泉声惊寝觉邻溪。天边孤月乘流疾,山里饥猿到晓啼。

物候虽言阳和未,汀洲春草欲萋萋。——江头春晓 嵯峨天皇 十、道性本来尘事遐,独将衣钵向烟霞。

定知行尽秋山路,白云深处是僧家。——见老僧归山 嵯峨天皇 十一、一室何堪扫,九州岂足涉。

寄言燕雀徒,宁知鸿鹄路。——高士吟 贺阳丰年 十二、陶潜不狎世,州里倦尘埃。

始觉幽栖好,长歌归去来。琴中唯得趣,物外已忘怀。

柳掩先生宅,花薰处士杯。遥寻南岳径,高啸北窗隈。

嗟尔千年后,遗声一美哉。——咏史 坂上今继 十三、良俦本自非易得,之子为别最情深。

水国天边千里远,暮山江上一猿吟。白鸥狎人随去舳,青草连湖傍客心。

此日交颐无可赠,相思空有泪沾襟。——春日别原掾赴任 巨势识人 十四、闲中气味属禅房,唯得自然日月长。

幽室浮沉无短晷,阴居邻里有馀光。掏门迹绝春朝雨,燕寝色衰秋夜霜。

我是柴扉樗散士,闲忙苦乐两相忘。——闲中日月长 大江以言 十五、秋塘雨后水添尺,苇折荷倾岸涨沙。

唤得扁舟归去晚,西风卷尽白苹花。——秋湖晚行 铁庵道生 扩展资料:日本古诗文: 广义的日本汉诗不仅包括律诗、绝句、古诗和乐府,也包括词。

日本学者作词虽然不多,但是历史同样久远。 日本填词开山祖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823)年所作《渔歌子》五阕,乃模仿唐代宗大历九年(774)所作《渔父》词,前后相距不过49年,可见日本填词与写作汉诗一样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日本词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名家,特别是明治时期,曾经是日本学者填词的黄金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汉诗文。

5.关于反抗外族侵略的名言诗句

1.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间谍内森·黑尔在被英军俘获英勇就义前曾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我惟一的遗憾,就是只有一条性命可以献给祖国。”

2. 1776年9月22日,在靠近达夫·塔弗恩的一个炮兵营地里,黑尔被处以绞刑。临刑前,黑尔说出了那句传诵至今的话:“我惟一遗憾的是,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

3. 《过零丁洋》《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日本侵略中国前期的诗或者资料诗是3分钟左右补充:求求快快些啦 爱

答:找到二首: 一、你和我是两朵花, 在土堆的背面绽开花朵, 既然是花,就免不了凋谢, 不如壮丽地散落, 为了人民。

你和我是两朵花, 早晚都要凋落, 不如到那花的王国, 在那春日的枝头, 永久会合。 为了自由 二、《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了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