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大运河的古诗有哪些1、汴河怀古其一 唐代: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译文 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 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2、汴河怀古其二 唐代: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 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3、汴河亭 唐代: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译文 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 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 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 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楼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阳楼。 4、汴河曲 唐代: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译文 汴水碧波,悠悠东流,望中一片无边春色。春色常在,但当年豪华的隋宫则已经荒废颓败,只留下断井残垣供人凭吊了。 行人啊千万别望向长堤上的美景,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仿佛正是隋代豪华消逝的一种象征,让人惆怅。 5、长相思·汴水流 唐代: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译文 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2.与大运河相关的诗句有关京杭大运河的诗句 1.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李利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七绝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秋水缠绵,牵动河畔漫步的游子,拾得小诗。 5.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6.《堤上偶成》 ——清·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7.《登舟》 ——清·乾隆 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 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 最是篷窗心惬处,雨晴绿野出耕人。 8.《汴河怀古》 作者:皮日休(唐)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9.《堤上偶成》 ——清·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10.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11.隋炀帝挽舟者歌 【北朝】无名氏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3.描写京杭大运河的诗句仰望,晴空万里;远视,京杭大运河如飘飘荡荡的碧玉带,机动船牵引着成串的木船在破浪航行。北望,大运河从天边白云深处排空而来;南望,大运河滚滚滔滔向无边的绿色田野奔腾而去。 大运河清波荡漾,这许多船儿是南去杭州,还是北去扬州?遥想1000多年前,当隋炀帝开发这条南北大运河的时候,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历史的长河有如大运河,光阴消逝,时间推移,现在在大运河两岸,连一棵隋柳也没有了。到了今天 ,在两岸的大堤上,只有新植的杨柳在迎着春风吐翠,显示着中华民族进入了新兴时期。 大运河贯穿南北。它南越长江,流经江苏、浙江;北越黄河,流经鲁冀,烟波浩渺几千里。这是与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并称于世的伟大奇迹。万里长城和大运河,同是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4.赞美运河的诗词有关京杭大运河的诗句 1.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给功不较多。 2.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3.李利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4.七绝大运河(作者:冰雪红豆)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秋水缠绵,牵动河畔漫步的游子,拾得小诗。 5.红楼诗词: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6.《堤上偶成》 ——清·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5.与“大运河”相关的诗句有哪些1、《堤上偶成》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2、《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 年代: 宋 作者: 张舜民 同下龟山时,舟行篙参差。 夜投洪泽口,访问失所之。 不应一日力,解至淮阴祠。 长淮自风浪,竟夕起忧疑。 旦日坐闸中,听水忘朝饥。 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 就柳喜高荫,避桥嫌窄卑。 凉风吹水面,襟袖不假披。 新螯与老鲑,登俎辄无遗。 饱食却思睡,睡起复何为。 稍厌理文字,惟思弄孙儿。 尚有数舟酒,独酌非所宜。 好话不得吐,两日舌如茨。 舟行虽云乐,先后不可期。 争如鞍马间,吟啸长追随。 3、《京口运河上》 年代: 宋 作者: 张蕴 荒荒永岸水如沟,翁仲无言立上头。 日日餫稍衔尾去,东南民力尚支不。 4、《归舟大雪中入运河,过万家湖》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雪漫水面淡模糊,酿出羔儿酒一壶。 已被膻腴翳醽醁,更添牛乳点春酥。 销金帐下有此否,药玉船中不用酤。 忽见琼缸清彻底,蒲萄一色万家湖。 5、《夏早奉诏余杭疏决归上封事》 年代: 宋 作者: 程公许 桑林忱祷极焦劳,奉诏宽刑辍省曹。 玉食不怡先损己,璇穹何忍尚屯膏。 运河今乃通车辙,眢井谁能举桔槔。 饱食太他心自愧,封章不隔九天高。 6.运河诗词作者介绍:清高宗乾隆(纯)皇帝(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爱新觉罗氏,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 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 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帝,而且是寿命最长的皇帝。 写作背景:乾隆皇帝有一大嗜好,那就是喜欢巡狩天下,游山玩水,所到之处不是留诗便要题字。 他当太子的时候,每年都要奉命恭祭东陵;东陵坐落在遵化县,他也就每年都要往返路过通州城和北运河。等到他登基即位,贵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旅游的瘾头更大,紫禁城好比鸟笼子,金銮殿更象蛐蛐罐儿,几天不到郊垧散逛散逛,便茶饭无味。 通州和北运河距离京都只有四十华里,圣旨一下,銮驾起动,眨眼之间,抬腿就到。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到通州和北运河上不知游玩过多少回,光是《钦定日下旧闻考》备录的御制诗,就有七首。 乾隆《钦定日下旧闻考》备录的御制诗: 七首。 一、乾隆七年: 白云红树通州道,麦垅禾场九月秋。 好景沿途吟不了,豳风图画望中收。 渔舟蟹舍俨江乡,螮蝀横波饮练长。 策渡漫思荷芰绿,亚洲剩有荻芦黄。” 二、乾隆十年: 东风已解碧琉璃,坡草堤杨春与宜。 恰是昔年承使命,浮桥西畔觅题诗。 石火光阴电影驰,幻中欢喜幻中悲。 即看逝者东流水,昔日今朝有所思。 潞河千古带通州,物色风光望里收。 马上得诗成半偈,浮桥彻底几曾浮。” 三、乾隆十二年: 青郊和以暄,风物近清明。 不禁霜露思,驾言东上陵。 前旌渡潞川,后旅背凤城。 予昔青宫时,此路烦长征。 忆彼慈云壁,几度题句曾。 林垧故好在,髭须非后生。 沿堤柳已黄,出垅麦未青。 望雪继望雨,东亩迟力耕。 教养虽并要,富庶之未能。 经历始知艰,所志嗟未成。” 四、乾隆十五年: 潞河潦虽退,平川水犹涨。 以此例永定,狂澜讵能障? 黍茎带沙痕,结穗久丰壮。景异向所观,凭舆增悒快。 颇有为解者,云此河滩上。本为水由处,人不与相让。 于兹得免潦,高田恐无当。我闻吁盆颦,何莫非吾民。 使人有余地,孰与水争利?高下皆获收,吾愿其少酬。” 五、乾隆十七年: 飞梁驾水响梢东,转漕连艘此处通。 南望江乡渺何极?遥源犹忆自云中。 汀蒲岸芷染烟光,仲月融怡丽百昌。 依旧廿年寒食景,吟髭赢较几茎长。 郡城塔影落波尖,生齿休和日日添。 才命农官出红杉,顿教米贱乐穷阎。 来往舳舻藉底因?阳关唱处解维新。 便教一晌思南客,岂必九重无故人?” 六、乾隆三十一年: 空传彭宠守渔阳,城水东西究莫详。 只有德钧卫耕稼,至今乡尚号甘棠。” 七、乾隆三十五年: 树梢看塔影,烟外过通州。沙岭延东亘,潞河自北流。 浮桥连巨鹘,野岸起闲鸥。发帑完城郭,无非保障谋。” .。 7.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诗词有哪些历史上留下的咏叹“京杭大运河”的诗句很多,多是怀古及咏史类,比较著名的有: 1、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原文: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都说隋朝因为京杭大运河灭亡,可是也因为大运河实现了千里通航,如果不是隋炀帝建造龙舟贪图享乐,与大禹论功也不遑多让啊。 2、唐.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原文: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译文:汴水与淮河之间挖通后,确实有许多便利。不过,百姓遭受到的苦难也很深重。 东南四十三州的广大地区,民脂民膏都被这条河运走,送到京城供皇室贵族去享用了。 3、唐.许浑《汴河亭》 原文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是景阳楼。 译文 扬州的琼花开得非常繁盛,隋炀帝很想去游玩一番。 他劈开昆仑那样的大山,造出了一条河流。浩浩荡荡的御林军辞别了皇宫,三千名嫔妃宫娥乘龙舟一起南下。 响彻云霄的鼓乐把天上的星辰都惊动了,龙舟上的锦旗日日夜夜迎风招展。四海之内的义军纷纷归顺正义之师,那座享乐美女的迷楼只不过是另一座亡了国的南齐奢华的景阳楼罢了。 4、唐.胡曾《汴水》 原文: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译文:千里长的京杭大运河很快就开凿出来了,这也让推翻隋朝暴政的势力重重而来,豪华的船帆还没来得及收起,就烽烟四起,用来游乐的龙舟再也没有回来(隋炀帝在扬州被杀,故有此说) 5、当代.冰雪红豆《七绝.大运河》 原文: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译文:祖国的南北方因为京杭大运河一脉相牵,从隋朝到现在已经千年了,还是水波涟涟。 我对大雁说无论是南飞过冬还是北归,京杭大运河从头到尾都是祖国的河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词大运河。 8.赞美运河的诗句有哪些1.《堤上偶成》 清·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2.《汴河怀古》 皮日休 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3.《汴水》 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5.《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6.《 赞大运河 》 卢顺贞 天地悠悠,运河泱泱。雪浪千里,云樯八方。 浩荡无匹,奔流最长。北起京津,南抵苏杭。 淮安居中,称都封王。运河河床,富矿矿床。 历史老人,见证沧桑。筚路蓝缕,开挖土方。 黄金水道,财富康庄。漕运有功,青史流芳。 运河两岸,富饶粮仓。四时流碧,五谷飘香。; 文化长廊,宝琛蕴藏。精神不老,堪称乳娘。 “天下至美”,枚乘褒扬。正宗烹艺,淮扬菜乡。 选料严格,制作精良。火工独到,炖焖擅长。 清淡可口,色香俱强。物华天宝,大放金光! 9.关于大运河的诗1、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宋代:苏轼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译文: 饮别后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从船篷缝隙中所见之残月是那么小。汴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我却满载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州。 竹溪的花浦之间,你我曾经一同大醉,当日欢聚畅饮时的情谊胜过别后的伤悲。谁让我偏偏在芸芸众生中发现了你,并与你成为朋友,这才酿成了今日分别这样一场烦恼。 2、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宋代: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译文: 原野中移动的旌旗耀眼飞扬,朝觐天子的车马浩浩荡荡,平沙万里,云天低旷,在饯别的宴席上,你腰系着宝带身佩着金章,风吹茸帽倾斜而神采飞扬,故乡的秦关汴水,都是你此行要经过的地方。我猜想当你登临它们时,一定会激动得吟咏新的诗章。 你将在北国尽情游历,听叠鼓胡笳高亢雄壮的乐声。你骑着骏马威风凛凛,还有著名的美姬陪伴在身旁。 当你酒酣耳热时,面对着燕山白茫茫的一片冰雪,如凝冻了一般的明月照在结满层冰的河面上,拂晓时陇头处有几朵白云在飞翔。如今我已是韶华远逝,像当年的贺方回一样,身在江南无法返家而无限感伤。又人谁来惦念思量? 春风渐渐染绿西湖。大雁已经回到这里,但你却依旧未能返乡,最令人动情的是,即便折飞了梅花,也无法寄托我对你的思量。 3、汴河怀古二首 唐代: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 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4、汴河亭 唐代: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译文: 扬州百花盛开隋炀帝御舟东游,先将发源昆仑的黄河凿渠分流。骁勇的御林军跟皇帝辞别京城,三千美丽的宫女登上了大龙舟。喧阗的鼓声响遏行云星辰闪动,拂浪旌旗招展水中日月影漂浮。天下起义军归附了有道的大唐,迷楼倾覆王朝末日恰似景阳楼。 5、汴河曲 唐代: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译文: 汴水悠悠东流,仍是一片春色,但曾经奢华的隋宫已是一片残垣断壁。行人啊千万别望在长堤上观赏美景,因为当春风吹舞着杨花时,那种情景,最会令人惆怅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