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穆旦的诗歌冥想

1.求穆旦的一首诗的全篇

“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这是穆旦的诗句,摘自《冥想》第2节。全诗是这样的: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里,

我只觉得它来得新鲜,

是浓烈的酒,清新的泡沫,

注入我的奔波、劳作、冒险。

仿佛前人从未经临的园地

就要展现在我的面前。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这首诗写于1976年,当时穆旦已经年近六十,可是诗句的新鲜、锐利并不逊于他年轻时写的那些不朽的篇章。我是因为这句诗爱上穆旦,而不是象很多穆旦的粉丝一样从他的《诗八首》开始惊艳。《诗八首》当然是穆旦作品中最灿烂的篇章之一,每一个字都散射着钻石般锐利而清冷的光芒,而我很惭愧,跟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穆旦的名字被我们忽视,他的身影被历史的尘埃湮没,要靠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时间揭开布满尘土的一角窗帘,电光火石间,他光芒四射,我的眼睛被灼痛,我的心被洞穿——从此,爱上穆旦。

穆旦,这个中国三四十年代早熟又早慧的天才诗人。读到他的这句诗,我才知道,很久以前钟爱的泰戈尔的诗句“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是多么柔弱苍白。也许那时候毕竟太年轻,躁动不安的惨绿少年,需要泰戈尔的宁静温柔抚慰我们的灵魂。如今的我更加喜欢沉淀的智慧,更加欣赏清平的理性,泰戈尔的蔷薇色花园离我远去,我一面欣慰,另一面也终不免遗憾。

穆旦是智性诗人的代表。在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曾经崛起了一个“以智慧为主脑”的主智诗的潮流,被称为新的智慧诗。卞之琳、废名、冯至把哲理的思考溶化在象征性的意象中,隐藏在抒情诗整体的构造中,他们的诗为哲理思想找到了象征的肢体,他们的优秀作品使智与情达到了溶化为一的程度。此时,有一个清华的年青人开始接触到了艾略特。刚刚翻译过来的《荒原》诗集不仅从形式上而是从精神上和创作理念上都深深影响了这个青年人――穆旦。从此,使用着欧化的语言,跳动的语言,现代的语言的穆旦,开始了他辉煌的诗歌创作历程。

穆旦的诗中颤动着痛苦与清醒,闪着冬日阳光下深紫的群山顶上千年冰雪般的锐利光芒。读他的诗,心中总是先产生疼痛,再副生喜悦。

2.【穆旦的诗《在旷野上》】

我从我心的旷野里呼喊,为了我窥见的美丽的真理,而不幸,彷徨的日子将不再有了,当我缢死了我的错误的童年,(那些深情的执拗和偏见!)我们的世界是在遗忘里旋转,每日每夜,它有金色和银色的光亮,所有的人们生活而且幸福快乐又繁茂,在各样的罪恶上,积久的美德只是为了年幼人那最寂寞的野兽一生的哭泣,从古到今,他在遗害着他的子孙们.在旷野上,我独自回忆和梦想:在自由的天空中纯净的电子盛着小小的宇宙,闪着光亮,穿射一切和别的电子化合,当隐隐的春雷停伫在天边.在旷野上,我是驾着铠车驰骋,我的金轮在不断的旋风里急转,我让碾碎的黄叶片片飞扬,(回过头来,多少绿色的呻吟和仇怨!)我只鞭击着快马,为了骄傲于我所带来的胜利的冬天.在旷野上,无边的肃杀里,谁知道暖风和花草飘向何方,残酷的春天使它们伸展又伸展,用了碧洁的泉水和崇高的阳光,挽来绝望的彩色和无助的夭亡.然而我的沉重、幽暗的岩层,我久已深埋的光热的源泉,却不断地迸裂,翻转,燃烧,当旷野上掠过了诱惑的歌声,O,仁慈的死神呵,给我宁静.1940年8月。

3.穆旦的诗歌《春》赏析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春,是一个被古今中外诗人写得太多的题材。想到它,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一系列相关词语与意象。那么,如何用陈旧的想像写出新的、给人以强烈感受的"春之歌"呢?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以及新的词语力量都是必须的。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 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那么,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与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体;是燃烧、分散、反抗,也是散乱之后新的组合与新生。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诗人春心的萌动和诗心的勃发。黎明、早春、二十岁的青春三位一体,恰如光、影、声、色的赤裸与感官的和思想的敞荡,它们共同等待新的组合的出现。

诗人感受到对立观念的冲突:清醒/沉醉、沉滞/飞扬、根基/摆脱,通过与"春"相关的生动意象他们得以表现出来:绿色/火焰、拥抱/反抗、紧闭/赤裸、土地/花朵、泥土/歌、卷曲/伸入。诗人的情绪也在变化着,从暖风吹来的烦恼和欢乐,到紧张的痛苦。如窗和眼,他沉醉和观看着;如鸟,他歌唱和期待着。这是对生命中的新生和强力冲动的迷恋与等待。

4.穆旦《出发》 的诗歌赏析

出发 穆旦/诗 告诉我们和平又必需杀戮, 而那可厌的我们先得去喜欢。 知道了“人”不够,我们再学习 蹂躏它的方法,排成机械的阵式, 智力体力蠕动着像一群野兽, 告诉我们这是新的美。因为 我们吻过的已经失去了自由; 好的日子去了,可是接近未来, 给我们失望和希望,给我们死, 因为那死的制造必需摧毁。 给我们善感的心灵又要它歌唱 僵硬的声音。个人的哀喜 被大量制造又该被蔑视 被否定,被僵化,是人生的意义; 在你的计划里有毒害的一环, 就把我们囚进现在,呵上帝! 在犬牙的甬道中让我们反复 行进,让我们相信你句句的紊乱 是一个真理。而我们是皈依的, 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1942年2月 1、此乃穆旦40年代诗作,因此读上去,还算较顺畅的了——他更早期一些诗作,简直没法读,当时读他,我还年幼着,谈不上有什么个人涵养,不似现在这般老了,一读他前期东西,忍不住要骂娘,气个半死,经常浑身颤抖,想杀人放火去。必须承认:我内心极其残暴的一面,与受这类鸟诗的气,不无干系也!有一回,我竟说出了颇凶狠的话:操他祖宗! 2、说到祖宗,几乎可以这么说:在同时代(或大致同时代)人中,穆旦应为“去/中/国/化”最自觉、最过分、最用力的一个。某种程度上我可以理解他这个心态——那个年代嘛。记得尤其清楚,王佐良先生好像说过,穆旦的胜利在于他对古代经典的彻底无知(大意)。穆旦也写过一些仿古诗,我读过,非常吓人的差,绝对的、必须的,零分。 3、穆旦的这个做法,可能是危险的。彻底背弃民族的古典,可能是会留下遗憾的。郑敏先生就意识到了。很多年前,我读了郑敏一本书,书名好像是《诗歌和哲学是邻居》——书名究竟是不是这几个字,我记不得了,郑敏就为这个很是抱恨了一番,迄今我还记得郑敏先生抱恨之真、之深,给我触动不小耶。 4、不知穆旦晚年是不是也颇为抱恨,不知他为他诗歌的民族化做何感想、发何感慨。我对这个毫无兴趣。毫无。 5、当然,我不喜欢穆旦。我不喜欢这类东东。不可能喜欢。 6、尽管他晚年一些诗作,尚可读。但大体上的穆旦,伤害了我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啊,我曾经多么善良、美好! 7、很多年来,不少学院的所谓诗歌教授,是很激赏穆旦的,真是不解他们。里面就有谢冕,好像。我不知那些教授是否在装逼。对这个,我亦毫无兴趣。他们且装他们的逼去吧。 8、后来,再后来,我算是读了些书,知道海外有个名叫叶芝的,知道有个同性恋诗人名唤奥登的,并且我还知道鬼子打我们的时候,这个奥登来过中国,穆旦翻译奥登很卖力。仔细一读,捏鼻子猛读,发现,穆旦真的、简直就是在……奥登了(……,我不明说了)。这个让我有些不服气了:你不能用你英语牛逼的优势,这么忽悠我们呀,说严重点,这是忽悠所谓的诗歌史呢吧。我说忽悠是不是用词严重了,我对这个亦毫无兴趣。毫无。 9、毫无疑问,穆旦受过叶芝影响,更受过奥登影响——那简直就不能叫“影响”了,见8。 10、我万难接受这样的句子:告诉我们和平又必需杀戮…… 11、我更是万万无法接受这样的句子:知道了“人”不够…… 12、谈下个人读后感:A、前三节,诗人主要是写现实生存层面之压力、压迫。B、最后一节是对这个压力、压迫所做的反应:皈依上帝。C、穆旦这类宗教意识的诗,还有不少。当然,穆旦皈依的上帝不是西方那种上帝——那可能是他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深层困惑的一道慰安的幻想吧,也只能是幻想。D、读穆旦这类诗人的诗作,还是从节、段上去感觉吧,一个字一个字去抠,没必要,我觉得。读诗如果是受罪,何必去读?神经病?自虐倾向?我对付这类诗歌的办法就是:他这一段大致说了个啥,下一段又大致说了个啥,最后一段说了啥,合起来,说的是啥啥,哦,原来如此。 13、不说这首诗好——要细抠,甚至可得出这是首杰作的结论,那固然是过度阐释了——不想这么说。只能说:此诗在穆旦49年以前的诗作中,应算比较好读,好懂的,就是这样。

满意请采纳

5.穆旦诗歌的韵律美

穆旦诗歌的语言自成一格,善于锤炼现代汉语口语的辞句,极力摆脱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的特色是明显可见的。认同新诗的散文化,却同时以必要的节奏和韵律。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 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那么,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与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体;是燃烧、分散、反抗,也是散乱之后新的组合与新生。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诗人春心的萌动和诗心的勃发。黎明、早春、二十岁的青春三位一体,恰如光、影、声、色的赤裸与感官的和思想的敞荡,它们共同等待新的组合的出现。

穆旦的诗可谓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诗篇。隐喻、意象的设置,使他的诗不可能像徐志摩的诗读起来那样流畅,而理解起来比古典语言形式的唐诗宋词还难懂。穆旦的诗读起来吃力的时候让人联想起唐朝的李贺

6.【穆旦诗歌】求《摇篮歌——赠阿咪》全文

摇篮歌

——赠阿咪

流呵,流呵,

馨香的体温,

安静,安静,

流进宝宝小小的生命,

你的开始在我的心里,

当我和你的父亲

洋溢着爱情

合起你的嘴来呵,

别学成人造作的声音,

让我的被时流冲去的面容

远远亲近着你的,乖乖!

去了,去了

我们多么羡慕你

柔和的声带。

摇呵,摇呵,

初生的火焰,

虽然我黑长的头发把你覆盖,

虽然我把你放进小小的身体,

你也就要来了,来到成人的世界里,

摇呵,摇呵,

我的忧郁,我的欢喜。

来呵,来呵,

无事的梦,

轻轻,轻轻,

落上宝宝微笑的眼睛,

等你长大了你就要带着罪名,

从四面八方的嘴里

笼罩来的批评。

但愿你有无数的黄金

使你享到美德的永存,

一半掩遮,一半认真,

睡呵,睡呵,

在你的隔离的世界里,

别让任何敏锐的感觉

使你迷惑,使你苦痛。

睡呵,睡呵,我心的化身,

恶意的命运已和你同行,

它就要和我一起抚养

你的一生,你的纯净。

去吧,去吧,

为了幸福,

宝宝,先不要苏醒。

1941年10月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