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洞仙歌

1.赵鼎的“洞仙歌”这首词有什么典故

作为一个南渡名臣,赵鼎与秦桧激烈对抗,但由于高宗赵构偏袒秦桧,致使赵鼎被罢谪岭南。

可是他的兴复之志从未泯灭,亦从未屈服于秦桧的淫威之下。他为使全家不遭秦桧的诛杀,自杀前 还在预制的铭旌(柩前灵幡)上写上两句话:“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其报国之雄心苍 天可鉴。这首词就是他被贬岭南时所作。

河山之恋,故土之思,溢于言表,而忧愤之情也表露无遗。 全词写了作者在一个秋夜的所行所思。

上阕集中写了三个生活细节:独酌、悲吟、孤卧。起三 句写月下独酌:新雨初过,山月朗照,月影浮动,新酒飘香,这正是敞怀痛饮的时刻,可一拿起酒杯又 想如此良宵只是一人独饮,实在败味得很。

这自然要引起对自己被陷害的愤慨,于是有月下悲吟一 举。“漫悲吟,独自拈断霜须”,此句是说受此屈辱无处申诉,只好独自以长歌诉哀愁了。

由于这悲 吟有深度,有力度,是内心深处的颤抖与呐喊,不觉间拈断数根白须。“还就寝”二句写孤衾独卧。

意思是说独酌无味,悲吟伤情,还不如回房就寝,可是由于秋夜凄凉难成寐,以及余恨未消等多种原 因,又久久不能入睡,心绪茫然。 以上三个连续性的细节,共同表明作者艰难的境况与激愤的情怀, 以及时日难以消遣的愁苦。

下阕集中写他独卧孤衾中时的所闻和所感,是进一步表达心境。“可怜窗外竹”三句既是景语, 更是情语,而且是整首词意脉的枢纽。

窗外的竹子整夜被西风吹动,撩人愁思,于是有下面“奈此九 回肠”的披露;然从“可怜”“不怕”“弄”等用语看来,作者又暗自欣赏竹子的抗风斗寒的品质,结梦 处立誓要回故土。 “九回肠”,出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是以肠一日而九回”,言愁怨极多 此处亦言心中积苦深重,致使愁肠百结,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己梦寐所求的人远在天那边,同时也 是诉说自己被贬他乡。

前面总冠以一个“奈”字,道出面对这些打击与迫害的无可奈何,显露其愤懑 不平。 “人何处”的“人”,联系上下文看,当不止是说家中的亲人、朝中的故旧,而是主指宋高宗。

封 建时代的臣子一旦得罪远谪,总是寄希望于皇帝能够回心转意把他召回。赵鼎尝两任宰相,曾是高 宗的心腹,称为“真宰相”。

“解铃还须系铃人”,他寄希望于皇帝自在情理之中。 故词的结处又从悲 怆的叹息,转向执著的追求:“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 ”“陇水”,即陇头之水;“秦 云”,即秦岭之云。

这都是长安城的风景,也是进出长安必须通过的障碍物,这里用以指奸臣。这几 句是说纵然有奸邪当道阻挡我回到朝廷,但他们总不能不许我在梦里求得归途。

2.洞仙歌的词牌格律

格律对照例词:【北宋】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中平中仄,仄中平平仄(韵)。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水殿风来暗香满。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仄(韵)。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说明: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

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

3.急求柳永《洞仙歌》的鉴赏(有原文)会加分

额,大家找的不是柳永的啊··

乘兴,闲泛兰舟,渺渺烟波东去。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汀渚。

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圃。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

羁旅。渐入三吴风景,水村渔市。闲思更远神京,抛掷幽会小欢何处。

不堪独倚危樯,凝情西望日边,繁华地、归程阻。空自叹当时,言约无据。

伤心最苦。伫立对、碧云将暮。关河远,怎奈向、此时情绪。

仔细找了下,没有对这篇古文的翻译,

无奈自己当年古文那块没好好学过,没办法帮上你的忙····

上课好好听老师讲吧。。。谢谢

4.《洞仙歌》的别名有哪些

《洞仙歌》别名众多,如欧阳修称之为《洞仙歌令》,潘枋之词名为《羽 仙歌》,柳永词名为《洞仙歌》,长筌子词名为《洞玄歌》,袁易词名为《洞仙 词》,《宋史•乐志》中又名《洞中仙》。

此外,还有《洞仙歌慢》的异名。 《洞仙歌》为双调,共有三十九种体式之多,从八十二字到一百二十六 字不等。

正格为八十六字,上片六句,押三仄韵,三十四字;下片九句,押三 仄韵,五十二字。 宋代词人作《洞仙歌》颇多,如苏轼《洞仙歌咏柳》词云:“江南腊尽, 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人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 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惟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5.谁能介绍一下 词牌名 “歌令” 的信息

一、什么叫《洞仙歌》词牌(《洞仙歌》词牌来历)?

1、《洞仙歌》--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调之称。

2、又称《洞仙歌令》、《羽仙歌》、《洞仙词》、《洞中仙》、《洞仙歌慢》等。敦厚煌写本《云谣集曲子》收此调两首,字句格律与宋词异。

二、认识《洞仙歌》词牌:

1.、《洞仙歌》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调之称。又称《洞仙歌令》、《羽仙歌》、《洞仙词》、《洞中仙》、《洞仙歌慢》等。敦厚煌写本《云谣集曲子》收此调两首,字句格律与宋词异。

2、《洞仙歌》词牌句数:上阕六句;下阕各九句。

3、《洞仙歌》词牌句式:4573736;547547854。

4、《洞仙歌》词牌字数:上阕三十四字,下阕五十二字,上下阕共八十六字。(宋词有有令词、慢词两体。令词有八十二字至九十三字各体;慢词有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各体。)

5、《洞仙歌》词牌韵脚:上阕押三仄韵,下阕押三仄韵。

6、调韵:均双调,仄韵。

7、《洞仙歌》词牌几种特须情况特须处理之处:

a、上片末句也可做五字句、六字句;

b、下片第四句也可做仄平平仄仄;

c、下片第六句也可做三字句、六字句;

d、下片第七句也可做五字句。

8、《洞仙歌》词牌用法:用“林钟商调”或“中吕调”、“仙吕调”。

三、认识与学习《洞仙歌》词谱:

《洞仙歌》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韵)。仄(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韵)。

6.带于“字”的宋词

《少年游·离多最是》,选自《小山词》。北宋晏几道词作。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阮郎归》,北宋秦观词作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秋叶香---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洞仙歌 ---宋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柳梅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熳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云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舒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蚤占取韶光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点绛唇---北宋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朝中措----宋 朱敦儒

红稀绿暗掩重门,芳径罢追寻。已是老“于”前岁,那堪穷似他人!

一杯自劝,江湖倦客,风雨残春。不是酴靡相伴,如何过得黄昏?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