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东土的诗句

1.关于道家的诗句

挂金索 马钰

四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

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满庭芳 无名氏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寄嵩阳道人 曹邺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

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赠道师 曹邺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

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

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2.关于华清宫的诗句

华清官故址在今陕西临潼的骊山上,是唐代的行宫。这里有温泉,风景幽美,冬暖夏凉,李隆基和杨玉环常来游乐。相传杨玉环喜欢吃鲜荔枝,李隆基每年都命令从四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为此跑死了许多人马。《过华清宫绝句》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这首诗通过运送鲜荔枝这一典型事件,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腐朽生活。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诗咏华清宫,却以“长安回望”领起,由望中景色的展开,导引读者渐入深境。首句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华清全景,“回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绣成堆”语意双关,既点明骊山被两旁的东绣岭和西绣岭所簇拥,佳木葱茏,花繁叶茂,又是描绘有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堆锦绣,暗隐开元繁华如花团锦簇。由此,诗人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正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承上而来,回顾历史。第二句将镜头推进集中于“绣堆”的顶端,露出了那深宫重苑,从中可见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殿门森重,那“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第三句前四字“一骑红尘”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又将读者的视点移向了山路:黄土飞扬,一骑如飞。人们不禁因这两幅跳跃的景象再生悬念:禁门连开,快马驿传,难道有什么军国大事?然而“妃子笑”三字忽作转折,使人虽然松了口气,却越加不解,甚至因神秘的气氛憋得非要马上知道结果,诗人这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当她看见“一骑红尘”奔驰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其他人以为这是来传送紧急公文,谁想道马上所载的是来自涪洲的鲜荔枝呢!诗的结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了“安史之乱”的祸根:这繁华世界的奢侈,已到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地步!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而导致了西周的败亡。诗人咏叹天宝轶事,旨在警醒后来的君主,不要因贪图享乐而延误国事。但是,诗人既未写“安史”乱起、玄宗仓惶出逃、马嵬坡演出悲剧的惨状,也没有罗列玄宗游乐疏政、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突现出来,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个“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3.有关陕西的诗句

一、西安碑林对联

周秦汉唐文武圣地

钟声鼓瑟声闻于天

二、骊山明圣宫对联

临仙神往尘世飞天外

入境情真景满胸怀

三、黄帝陵轩辕廊对联

开天辟地始祖神圣通四海

人文光辉千秋永照遍九州

四、黄帝陵诚心亭对联

院内千秋柏祥云浮紫阁

亭中诚心人喜气绕朱轩

诚心圣地人文祖

心寄神州儿女情

五、大雁塔楹联

秒法传东土,慈云重荫光被万劫众生

胜地自西来,竹杖四春特开千载梵境

大雁塔底层四个门洞两侧分别有一幅砖雕对联。按照南、西、北、东的方位如下:

宝舟登彼岸

妙道辟法门

西极引法雨

东垂布慈云

4.推荐几首关于"枯叶"的诗句

1.《胡笳十八拍》年代: 魏晋 作者: 蔡琰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独行路难。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2.《杂曲歌辞·行路难》年代: 唐 作者: 卢照邻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春景春风花似雪,

香车玉舆恒阗咽。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黄莺一向花娇春,

两两三三将子戏。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巢倾枝折凤归去,

条枯叶落狂风吹。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3.《齐天乐·孤篷夜傍低丛宿》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孤蓬夜傍低丛宿,萧萧雨声悲切。一岸霜痕,半江烟色,愁到沙头枯叶。澹云没灭。黯西风吹老,满汀新雪。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

4.《齐天乐 蝉》年代: 宋 作者: 周密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伤情念别。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5.《闭户》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声利能令智者愚,放翁闭户养迂疏。

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笕寒泉晨灌蔬。

徇俗不如翻著袜,爱山只合倒骑驴。

今朝更有欣然处,万里知心一纸书。

今则枝枯叶陨是谁写的?

《偈颂二十一首》年代: 宋 作者: 释智愚

西天末叶,东土初枝。

趑趄梁魏兮形影相吊,冷坐嵩少兮路径委蛇。

将谓单传直指,谁知一握乱丝。

骂底恨底患在为人之师。今则枝枯叶陨,

敷茂何期。有屈明胆无雪处,

临风只可自嘘戏。聊陈菲供,

来兮鉴诸。

5.有关屯粮的诗句

《观刈麦》白居易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6.关于漠北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出塞》王之涣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三千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征人怨》柳中庸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苏武庙》温庭筠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亲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望蓟门》祖咏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书边事》张乔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古从军行》李颀

大漠穷秋寒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高适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脱蹄。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岁石大如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李白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