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战国时期的诗经

1.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诗词有哪些

1)

《猗兰操》

孔 丘(春秋)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2)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 唐 作者: 周昙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

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

3)《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 唐 作者: 周昙

好龙天为降真龙,及见真龙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叶公何异鲁哀公。

4)《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 唐 作者: 周昙

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国,更忍车轮独向西。

5)《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 唐 作者: 周昙

定获英奇不在多,然须设网遍山河。

禽虽一目罗中得,岂可空张一目罗。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2.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诗

春秋战国 周 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 兰独茂

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 乃与众草为

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 逢时,托词于兰。 屈 原《九歌》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离骚》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3.我想了解诗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外交上的作用

春秋时期,《诗经》的主要功用并不是文学性的。

除了朝廷的正式仪式之外,在社会上的功用分为“赋”和“引”两类。所谓“赋诗”,主要用在礼聘会盟等正式外交场合。

宾主双方通过赋诵《诗经》中的篇章来表达敬意或愿望。如《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在和秦穆公相见并得到秦穆公支持的经过曰:“他日,公享之。

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

’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双方通过不同的诗歌,委婉而体面地达成了一项重大的外交决策,显示了春秋政治优雅华丽的一面。

会盟要求“歌诗必类”(《左传?襄公十六年》),也就是符合身份和当时的政治气氛,否则,就有可能招致讨伐,可见赋诗在外交活动中的重要性。赋诗还有另一种功用就是“言志”。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大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

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以下郑国七位大臣皆赋诗,赵孟和叔向通过他们所赋的诗逐一判断了赋诗者的情志和命运。

这一事实表示春秋时人们相信诗歌具有某种神秘的性质,能够显示赋诗者的精神状况。“赋诗”是从诗歌的仪式性特征中派生出来的社会功能,它隐含了人们对诗的崇敬、信仰的态度。

“引诗”是指在评论中引用《诗经》的章节或句子,以为自己的话寻找根据或加强说服力。“引诗”比较自由,更多地显示了引用者本人的经典修养。

如宣公十六年,晋羊舌职称赞士会任中军之将,曰:“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善人在上也。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

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即以《诗经》中的句子来评论士会的品德。据统计《左传》中引诗共82余处[1]】,可见熟悉《诗经》已经成为贵族士大夫交往的必备知识,所以,孔子才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诗经》被当作说理的依据,也与《诗经》的神圣历史背景有关。此外,《诗经》在春秋时期还被用作教材,以培养王公贵族或士人的政治能力。

《礼记?王制》曰:“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孔子也说过通过《诗经》可以学会“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而战国时期,则主要是作为一种学术得以传播,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其中断,到汉代由学者背诵写定后,再得以延续至今。

4.描写春秋战国的诗句有哪些

1. 《春秋战国门·师旷》唐代:周昙

老能劝学照馀生,似夜随灯到处明。

往行前言如不见,暗中无烛若为行。

2. 《春秋战国门·屈原》唐代: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3. 《春秋战国门·百里奚》唐代:周昙

船骥由来是股肱,在虞虞灭在秦兴。

裁量何异刀将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4. 《春秋战国门·夫差》唐代:周昙

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

会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颜见子胥。

5. 《春秋战国门·乐羊》唐代:周昙

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为惑主聪。

盈箧谤书能寝默,中山不是乐羊功。

6. 《春秋战国门·管仲》唐代:周昙

美酒浓馨客要沽,门深谁敢强提壶。

苟非贤主询贤士,肯信沽人畏子獹.

7. 《春秋战国门·再吟》唐代:周昙

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

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8. 《春秋战国门·齐桓公》唐代:周昙

三往何劳万乘君,五来方见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轻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9. 《春秋战国门·鬻拳》唐代:周昙

鬻拳强谏惧威刑,退省怀惭不顾生。

双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适足见忠诚。

10. 《春秋战国门·陈轸》唐代:周昙

丹青徒有逞喧哗,有足由来不是蛇。

杀将破军为柱国,君今官极更何加。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