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句中包含的成语成语是在长期流传使用中固定下来的现成话,有些成语出于古代文献中的诗句,下面就试举几例. 唐 杜甫《贫交行》诗:“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多”,含成语“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 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含成语“更上一层楼”,比喻再提高一步. 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含成语“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唐 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诗:“丈人屋上鸟,人好鸟亦好.人生意气豁,不在相逢早.”含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那个人连带地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清 龚自珍《乙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含成语“不拘一格”.是指多方面的,不限于一种规格、方式. 宋 苏轼《饮湖上初雨后晴》诗:“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含成语“淡妆浓抹”.形容淡素和浓抹两种不同的妆饰. 宋 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含成语“万紫千红”.指春色艳丽,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或景象繁荣兴旺. 唐 李白 《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嫌.”诗里含两个成语“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这两个成语都是形容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相处融洽.。 2.关于有"正"的词语或成语首字为“正”的词语: 正案 正白 正败 正拜 正板 正办 正榜 正备 正被妻 正本 正本澄源 正本清源 正比 正比例 正笔 正笔字 正币 正嬖 正变 正宾 正兵 正伯侨 正驳 正步 正才 正采 正餐 正藏 正册 正产 正长 正常 正场 正钞 正朝 正臣 正辰 正诚 正赤 正敕 正出 正初 正除 正储 正处 正传 正辞 正次 正刺 正错 正大 正大光明 正大堂皇 正大堂煌 正担好挑,偏担儿难。 正旦 正当 正当防卫 正当年 正当时 正当中 正道 正德 正灯 正等 正嫡 正攧 正典 正点 正点背画 正电 正电荷 正殿 正调 正丁 正订 正定 正冬 正读 正度 正对 正兑 正多边形 正多面体 正额 正儿八经 正儿巴经 正二八摆 正法 正法眼 正法眼藏 正法直度 正犯 正方 正方形 正房 正妃 正分 正风 正封 正锋 正夫 正夫人 正服 正父 正负 正赋 正干 正告 正割 正歌 正格 正格的 正公 正供 正宫 正宫调 正躬 正贡 正骨 正鹄 正官 正冠李下 正冠纳履 正棺 正规 正规军 正规战 正闺 正轨 正国 正果 正好 正号 正耗 正黑 正后 正户 正化 正话 正会 正讳 正晦 正昬 正婚 正活 正极 正集 正籍 正己 正己守道 正脊 正计 正祭 正家 正价 正见 正谏 正匠 正角 正教 正街 正节 正解 正介 正襟危坐 正经 正经八百 正经八板 正经八本 正景 正静 正救 正举 正剧 正绝 正觉 正爵 正军 正军户 正楷 正考 正考父 正科 正客 正课 正库 正款 正腊 正乐 正类 正礼 正理 正理平治 正历 正立 正利 正隶 正梁 正粮 正料 正灵 正零 正领 正令 正溜 正路 正律 正论 正脉 正卯 正门 正梦 正面 正面人物 正名 正名定分 正名师 正明公道 正明师 正冥 正命 正末 正目 正内 正南八北 正南巴北 正南靠北 正纽 正女 正牌 正派 正配 正片 正品 正聘 正平 正妻 正齐 正奇 正气 正气凛然 正器 正钱 正腔钱 正巧 正峭 正切 正寝 正青 正卿 正清 正情 正丘首 正秋 正求 正曲 正取 正觑 正权 正确 正然 正人 正人君子 正任 正日 正容 正容亢色 正入 正闰 正色 正色敢言 正色厉声 正色危言 正色直绳 正色直言 正身 正身率下 正身明法 正身清心 正神 正生 正声 正声伎 正声雅音 正尸 正时 正实 正史 正使 正始 正始石经 正始体 正始音 正始之音 正士 正世 正式 正事 正视 含“正”字的成语: 义正词严 义正辞严 蒙以养正 安宅正路 恶直丑正 革命反正 革邪反正 义正辞约 弃邪从正 弃邪归正 贤良方正 大中至正 矫枉过正 风华正茂 一本正经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正襟危坐 光明正大 刚正不阿 寿终正寝 正本清源 名正言顺 拨乱反正 正人君子 不当不正 公正廉洁 不务正业 公正廉明 上梁不正下梁歪 正大光明 正中下怀 正气凛然 堂堂正正 正经八百 公正不阿 公正无私 公明正大 正言厉色 明正典刑 歪打正着 改邪归正 公平正直 不正之风 芒寒色正 正心诚意 字正腔圆 正儿巴经 严气正性 正始之音 邪不干正 清廉正直 言归正传 正大堂皇 诚心正意 辞严义正 方正不阿 廉明公正 清源正本 正声雅音 正本澄源 心术不正 匡谬正俗 端本正源 量凿正枘 就正有道 正法眼藏 正冠李下 正经八本 正理平治 正视绳行 正身率下 明媒正娶 正直无私 直言正谏 作古正经 正身明法 正颜厉色 正冠纳履 侃然正色 词严义正 必也正名 秉正无私 黜邪崇正 端人正士 聪明正直 扶正黜邪 明公正道 明公正义 明婚正配 正法直度 平头正脸 堂皇正大 守正不桡 枉己正人 危言正色 正己守道 正明公道 正言厉颜 正身清心 正容亢色 正色敢言 谲而不正 挢枉过正 禁暴正乱 词言义正 党邪丑正 正直无邪 正正气气 正正堂堂 正中己怀 党邪陷正 辞严谊正 辞严意正 纯正无邪 扶正祛邪 奉公正己 反正拨乱 反正还淳 就地正法 归正守丘 明公正气 名不正,言不顺 正言直谏 正正经经 正言不讳 守正不回 明堂正道 守正不阿 邪不压正 正色直绳 正经八板 正大堂煌 明婚正娶 明媒正礼 匡乱反正 归正邱首 持正不阿 词正理直 辞严气正 正正之旗 直言正论 返邪归正 矫邪归正 归正首丘 归正首邱 回邪入正 挢抂过正 理正词直 名正理顺 正名定分 正色直言 正色厉声 正色危言 邪不犯正 邪不敌正 守正不挠 去邪归正 强词夺正 邪不伐正 邪不胜正 直言正色 3.与正有关的成语成语:风华正茂、就地正法、名正言顺、义正词严、正经八百。 1、风华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解释:风华:风采、才华;茂:旺。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引证:近代 **《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译文: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就地正法 [ jiù dì zhèng fǎ ] 解释: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引证: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因为案情重大,并且是积案累累的,就办了个就地正法。” 3、名正言顺 [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 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引证:春秋 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译文: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没有道理,办起事情来就不顺利。 4、义正词严 [ yì zhèng cí yán ] 解释: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引证:清·林则徐《会谕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本大臣、本部堂声罪致讨,义正词严,断断不能再缓矣。 译文:本大臣、本部堂宣布罪状并加讨伐,道理正当公允,绝对不能再推迟了。 5、正经八百 [ zhèng jīng bā bǎi ] 解释:正经的,严肃认真的。犹名副其实。 引证:近代 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4.有什么带“正”字的成语、诗词、名人名言;带“瑞”的成语、诗词、正大光明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正言厉色 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正理平治 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使社会安定有秩序。 正直无私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正本清源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正正之旗 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正人君子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正中下怀 正合自己的心意。 正气凛然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正襟危坐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正正气气 正派。 正本澄源 犹正本清源。 正大堂皇 见“正大堂煌”。 正大堂煌 亦作“正大堂皇”。犹言堂堂正正。 正儿巴经 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真正的;确实的。 正法眼藏 ①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②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正法直度 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正冠李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正冠纳履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正己守道 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正经八百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正经八板 见“正经八百”。 正经八本 见“正经八百”。 正名定分 辨正名分。 正明公道 正大光明。 正容亢色 谓神色严肃。 正色厉声 态度严正,言辞严厉。 正色直绳 谓严正执法。 正色直言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 正身清心 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 正视绳行 谓言行正直。 正始之音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 正心诚意 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泛指心术端正,意念真诚。 正颜厉色 颜: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正言厉颜 见“正言厉色”。 正正经经 ①严肃而认真。②犹言堂堂正正。 正正堂堂 形容正大光明。 正色敢言 〖解释〗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正色危言 〖解释〗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正身率下 〖解释〗端正自身,为下属表率。 正身明法 〖解释〗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正声雅音 〖解释〗纯正优雅的音乐。 正言不讳 〖解释〗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正言直谏 〖解释〗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正直无邪 〖解释〗公正而无私心。 正中己怀 〖解释〗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怀”。 祥云瑞气 旧时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亦作“祥云瑞彩”。 瑞雪兆丰年 〖解释〗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5.有关主题的诗句或成语大中小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6.写出相关的古诗句或成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 青天悬玉钩。 ——(唐)李白 巴月三成弦。——(唐)李白 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唐)李白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唐)李白 台前似挂镜,帘外如悬钩。——(唐)宋之问 云间月色明如素。——(唐)王勃 晓月当帘挂玉弓。——(唐)李贺 落月沈玉环。(唐)——白居易 浸月冷波千顷练。——(唐)白居易 月照平沙夏夜霜。——(唐)白居易 天汉凉秋夜,澄澄一镜明。——(唐)张瑛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陶渊明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刘禹锡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萧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张惠言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杜甫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梁章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三)秋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 建《十五夜望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刘方平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张九龄)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李商隐)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苏轼) 7.含有正的成语守正不阿 枉己正人 歪打正着 堂堂正正 贤良方正 心术不正 言归正传 严气正性 邪不压正 一本正经 正大光明 正言厉色 正理平治 正直无私 正本清源 正正之旗 正人君子 正中下怀 明公正气 正气凛然 正襟危坐 正正气气 必也正名 诚心正意 持正不阿 黜邪崇正 辞严气正 词严义正 词言义正 辞严义正 辞严谊正 辞严意正 词正理直 聪明正直 大中至正 党邪丑正 党邪陷正 恶直丑正 返邪归正 反正拨乱 反正还淳 奉公正己 扶正黜邪 扶正祛邪 革邪反正 公明正大 归正邱首 归正首邱 回邪入正 挢抂过正 矫邪归正 禁暴正乱 匡谬正俗 理正词直 量凿正枘 明公正道 明公正义 明媒正礼 明堂正道 名正理顺 弃邪从正 弃邪归正 强词夺正 清源正本 去邪归正 守正不回 守正不挠 守正不桡 寿终正寝 危言正色 邪不敌正 邪不伐正 邪不犯正 邪不干正 邪不胜正 义正词严 义正辞严 义正辞约 正本澄源 正大堂皇 正大堂煌 正儿巴经 正法眼藏 正法直度 正冠李下 正冠纳履 正己守道 正经八百 正经八板 正经八本 正名定分 正明公道 正容亢色 正色厉声 正色直绳 正色直言 正身清心 正视绳行 正始之音 正心诚意 正颜厉色 正言厉颜 正正经经 正正堂堂 直言正谏 直言正论 直言正色 字正腔圆 作古正经 秉正无私 名正言顺 明婚正配 明婚正娶 安宅正路 拨乱反正 不务正业 不正之风 纯正无邪 端本正源 方正不阿 风华正茂 革命反正 公正无私 公正廉明 公平正直 光明正大 归正守丘 矫枉过正 侃然正色 谲而不正 就正有道 就地正法 匡乱反正 芒寒色正 廉明公正 明正典刑 明媒正娶 蒙以养正 平头正脸 不当不正 端人正士 公正不阿 公正廉洁 归正首丘 改邪归正 刚正不阿 挢枉过正 清廉正直 堂皇正大 正色敢言 正色危言 正身率下 正身明法 正声雅音 正言不讳 正言直谏 正直无邪 正中己怀 验明正身 以正视听。 8.带有和正的成语拨乱反正、 一本正经、 风华正茂、 正儿八经、 义正词严、 名正言顺、 改邪归正、 堂堂正正、 明媒正娶、 就地正法、 字正腔圆、 正大光明、 言归正传、 歪打正着、 上梁不正下梁歪、 名不正,言不顺、 正人君子、 正气凛然、 正襟危坐、 就正有道、 正谏不讳、 正身明法、 一板正经、 正经八摆、 正理平治、 正色敢言、 正中其怀、 邪不压正、 正言厉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