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衢道中》的全文是什么三衢道中作者:曾几朝代:南宋作品出处:《茶山集》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注释: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⑦黄鹂(lí):黄莺.简析:这是一首纪行,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2.所见古诗带拼音注解yè shū suǒ jiàn 夜书所见 sòng yè shào wēng 宋 叶绍翁 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 , 萧萧梧叶送寒声, 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kè qíng 。 江上秋风动客情。 zhī yǒu ér tóng tiāo cù zhī , 知有儿童挑促织, yè shēn lí luò yī dēng míng 。 夜深篱落一灯明。 3.带拼音的《唐诗300首》春晓 孟浩然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 春 眠 不 觉 晓 , 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处 处 闻 啼 鸟 。 yè lái fēng yǔ shēng 夜 来 风 雨 声 , 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 回乡偶书 贺知章shà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 少 小 离 家 老 大 回 , 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 乡 音 无 改 鬓 毛 衰 。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shí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 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ù lái 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 。 静夜思 李白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 ,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 。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举 头 望 明 月 ,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 头 思 故 乡 。咏鹅 骆宾王é é é鹅 ,鹅 , 鹅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曲 项 向 天 歌 。 bái máo fú lǜ shuǐ白 毛 浮 绿 水 ,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红 掌 拨 清 波 。敕勒歌 北朝民歌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 阴 山 下 。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 , 笼 盖 四 野 。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 《唐诗300首》介绍:《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是仿《诗经》三百篇(共311篇)之作,从前是家弦户诵的儿童诗教启蒙书,所以比较浅显,读者容易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原序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推荐诗歌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 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品,其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今存60多首。 其代表作《木兰诗》等还入选了人教版教材,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4.唐诗寄人带拼音jì rén zuò zhě :zhāng mì 寄人作者:张泌 bié mèng yī yī dào xiè jiā ,xiǎo láng huí hé qǔ lán xié 。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duō qíng zhī yǒu chūn tíng yuè ,yóu wéi lí rén zhào luò huā 。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注释 1、小廊句:指梦中所见景物。 2、多情两句:指梦后所见。 译文 离别后梦里依稀来到谢家, 徘徊在小回廊阑干畔底下。 醒来只见庭前多情的明月, 它还在临照离人临照落花。 5.唐诗劝学带拼音字母劝学 颜真卿 sān ɡēnɡ dēnɡ huǒ wǔ ɡēnɡ jī , zhènɡ shì nán ér dú shū shí 。 三 更 灯 火 五 更 鸡 , 正 是 男 儿 读 书 时 。 hēi fà bù zhī qín xué zǎo , bái shǒu fānɡ huǐ dú shū chí 。 黑 发 不 知 勤 学 早 , 白 首 方 悔 读 书 迟 。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 三更灯火:三更半夜,很晚了。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6.唐诗300首注音版蚕妇cán fù蚕 妇 sònɡ zhānɡ yú [宋] 张 俞 zuó rì rù chénɡ shì 昨 日 入 城 市,ɡuī lái lèi mǎn jīn 归 来 泪 满 巾。 biàn shēn luó qǐ zhě 遍 身 罗 绮 者,bú shì yǎnɡ cán rén 不 是 养 蚕 人。【作者简介】张俞:宋代诗人。 生卒年不详。字少愚。 益州郫县(今天的四川省郫县)人。晚年隐居在四川的青城山,自号白云先生。 著作有《白云集》。【注解】蚕妇:养蚕的妇女。 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市:做买卖,买卖货物。 这里是指卖出蚕丝。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遍身:全身上下。罗绮:丝织品的统称。 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 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诗意】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 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赏析】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 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 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 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咏柳带拼音的古诗解释yǒng liǔ 咏柳 táng hè zhī zhāng 唐 贺知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ī shù gāo ,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 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咏柳:用诗词来赞美柳树。诗题一作《柳枝词》。 2。碧玉:形容柳树碧绿鲜嫩。 3。妆:装饰,打扮。 4。丝绦:丝带。这里形容柳条。 5。载:用剪子剪片状物。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