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小题1: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答出“比喻”“拟人”“借代”三种修辞手法中的一种亦可);②远近结合(或“由远及近”);③动静结合(或“静中有动”);④注意描画景物的色彩。 小题1: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小题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几句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除了回答修辞手法之外,还要注意远近结合,远是“千里澄江似练,征帆去棹斜阳里”,近是“背西风,酒旗斜矗”,还有动静结合、景物的色彩变化等,每个要点1分。小题1:这是一首怀古词,借古讽今是其手法,情感亦是如此。 每个要点2分,答到两个要点即可得满分。附《桂枝香·金陵怀古》简析:上片描绘金陵的景色,下片通过怀古,抒发感慨。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景,作者在一派肃爽的晚秋天气中登高临远,看到了金陵最有特征的风景: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争相聚在一起;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来来去去,岸上酒家斜矗的旗招迎着西风在飘扬。极目远眺,那水天一色处的各种舟楫在淡云中时隐时现;一群白鹭在银河般的洲渚腾空而起。 如此壮丽的风光真是“画图难足”啊!词的下阕,作者的笔锋一转,切入怀古的题旨,感叹六朝皆以竟逐繁华而相继亡国覆辙重蹈的史实。用“念往昔”三字拉开了时空的反差,指出六朝的统治者竞相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以致像陈后主那样,敌军已兵临城下,他还拥着一群嫔妃在寻欢作乐(这里“门外楼头”是化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语意)。 最后六朝君主就像走马灯似地一个接一个地国破家亡,悲恨相继不断。对此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六朝旧事随着东逝的江水是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只有几缕寒烟和一片绿色的衰草。 最后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这首词当作于王安石任江宁知府期间。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他站得高看得远。 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同时,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成就,它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 北宋当时的词坛虽然已有晏殊、柳永这样一批有名词人,但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词风柔弱无力。王安石这首词全篇意境开阔,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 《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王安石一生虽然写词很少,但这首词却是可以千古传唱的。 2.王安石的“桂枝香”这首词怎么鉴赏这是北宋著名的怀古词之一。 怀古,往往是由古迹而触动对古人古事的感慨或反思。所以,这 首金陵怀古词,篇首便描绘金陵的胜景。 词中写景,分两个层次,变换着角度写山、写水。“千里澄 江似练”,借用南朝诗人谢跳的名句“澄江净如练”来写长江。 把奔腾东去的长江,比拟成一条在大 地上挥舞的巨带,想象很奇特。 但是即使是站在山上,也很难看清长江如白绸挥舞于茫茫大地的样 子,诗人的想象力可谓丰富之极。 下句转而写山,仅有江水,不免单一,故山来衬托,于是词人写道 “翠峰如簇”,远处的群山好似簇在一起的利箭。“簇”,有两种理解,一说是丛聚,指山峦堆积,用作 动词,以描绘出群山叠聚的样子;一说是像箭头一样尖,形容山峰的尖峭。 此二者皆可赏之。下两 句再次变换角度,分别写江面和江岸之景。 江面上的船只来来往往,在残阳映照之下,宛如一幅秋 江夕照图。江岸上酒旗飘荡,暗指沿江的盛况,酒家林立,为后面的商女唱“后庭遗曲”埋下伏笔,或 说是预留空间,令后文自然而出,也与前后文相互照应。 举凡称得上是名作的,结构都是非常严谨 细致,浑若天成。“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句,是一仰视,一俯视,写天上、江面之景。 天上彩云映至 江面,仿佛彩舟一样;星河倒映在江面,白鹭在江上飞翔,似翱翔在银河中。“鹭”,也可以作两种理 解,一是飞翔的白鹭,一是江中的白鹭洲。 “星河鹭起”,是一石二鸟,既可说白鹭飞舞在江面上,也 可以理解为江中的白鹭洲在长江的波涛里时起时伏。 上阕写古迹之景,下阕感怀古人古事。 金陵,是六朝古都,睹尽古今悲欢,可写的东西很多。对 词人来说,史料典故的选捡便是难题。 追忆哪一个或者哪一类的历史事件,怀念哪一个或哪一类的 历史人物,与他要表达的题旨、及对事物的态度才能很紧密的联系?词人此时怀古,要反思的是历 史兴亡的教训:豪奢致国破。 因此他想到“繁华竞逐”——曾经在六朝这块土地上,有多少皇室富 豪、多少高门大族,前赴后继地追逐奢华。 一首词的容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尽情地展开铺叙,于是词 人就使用了一个最富典型性的、也是最触目惊心的镜头——“门外楼头”。这四个字,是从晚唐杜牧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台城曲》)二句诗剪裁而来的。 词人写的典故是隋朝将军韩擒虎,带 兵打到了金陵城下,准备活捉陈后主。而这时陈后主又在做什么事?正在“楼头”和宠妃张丽华听 歌赏舞呢!这两个特写镜头一对比,便突出了陈后主的奢淫无耻。 王安石的剪辑也非常有意思,他 把韩擒虎、张丽华去掉,只留下“门外楼头”。 用字简练,短字四字便道明陈后主国破的过程。 “悲恨相续”,是说六朝中如此事件多次发生过。六朝,都是短命的王朝,每一代的君主都是这 等昏聩、无能,想到这段历史,真是令人感慨。 而更令人伤感的是,现在歌女们还在唱《玉树后庭花》 这样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常吟,有人说是他创作的,被后人视为亡国之音。 本句追 古抚今,古今映照:现在的商女,还唱着《玉树后庭花》,难道她们不知道《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 吗?另一种解释是,表面上是在说歌女,实则指责听者,歌女之所以要唱这个“后庭遗曲”,是因为听 众点播的。也就是说,如今人们已忘记了历史,还跟当年一样继续奢华。 王安石对这样一种现实堪 表深忧。 3.如何赏析王安石的《桂枝香》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后所作。 上阕写金陵之景,斜阳映照,酒肆青旗,一幅故国晚秋图。下阕写吊古之怀,感叹六朝相继覆亡史实。 开篇“登临送目”以直叙领起。接下描绘金陵壮丽秋色,正值晚秋开朗气清,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片帆残阳、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江渚鹭飞,“画图难足”一句,不尽赞美叹赏之情。 下阕另换笔墨,抒写吊古伤今的慨叹。先用“繁华竞逐”,揭示六朝衰亡的原因,拈出“门外楼头”典故作为荒淫覆亡的一幕缩影。 再写旧事随流水,唯见寒烟衰草,由怀古一笔转到伤今。至商女犹唱《后庭》遗曲,又作一深沉嗟叹,千古弥永。 怀古咏史词,难在点化史实,长调尤其如此。太实则板滞,太虚则空疏,须在虚实之间放得开、收得住,方臻高境。 如此词凭吊金陵古迹,慨叹六朝兴亡,不作具体实写,只是形象地概述,即景而生慨,吊古而伤今,显示出作者善于熔裁的深厚功力。此词笔力清遒,境界超迈,以骨肃风清的格调于北宋词坛独树一帜。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诗桂枝香·金陵怀古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景,作者在一派肃爽的晚秋天气中登高临远,看到了金陵最有特征的风景: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争相聚在一起;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来来去去,岸上酒家斜矗的旗招迎着西风在飘扬。极目远眺,那水天一色处的各种舟楫在淡云中时隐时现;一群白鹭在银河般的洲渚腾空而起。如此壮丽的风光真是“画图难足”啊! 词的下阕,作者的笔锋一转,切入怀古的题旨。用“念往昔”三字拉开了时空的反差,指出六朝的统治者竞相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以致像陈后主那样,敌军已兵临城下,他还拥着一群嫔妃在寻欢作乐(这里“门外楼头”是化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语意)。最后六朝君主就像走马灯似地一个接一个地国破家亡,悲恨相继不断。对此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六朝旧事随着东逝的江水是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只有几缕寒烟和一片绿色的衰草。最后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王安石是在神宗熙宗宁初出任江宁知府的(府治即今南京市),两年后即入中枢为相。这首词当作于任知府期间。作为一个伟大的改革家、思想家,他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同时,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成就,它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北宋当时的词坛虽然已有晏殊、柳永这样一批有名词人,但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词风柔弱无力。王安石这首词全篇意境开阔,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王安石一生虽然写词很少,但这首词却是可以千古传唱的。 5.桂枝香王安石名句王安石《桂枝香》中的名句是: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兹以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为准。 双片一百零一字。前后片各五仄韵,宜用入声部韵。 前后片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原词: 《桂枝香·登临送目》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作品赏析: 词中描绘了金陵晚秋的壮丽景色,抒发了怀古之情。 作者批判六朝统治者骄奢淫糜的生活。总结出古今盛衰兴亡的历史教训,表达出对国事的忧虑和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