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采微》第六章全部内容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xiǎnyǔn)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kuí)。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诗经 采薇(节选)第六章读后感课文中节选的〈诗经采薇〉第六章的四节。 原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翻译: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 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读后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 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这几句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个人生命的寓言。 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十五从军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 ,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3.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什么意思当年我离开时,杨柳正茂密,随风摇曳。如今当我回想这些时,(镇守的边塞)正下着纷繁的大雪。 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为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全诗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一般小学的话只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