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六体书唐宋词廿二首》

1.六文升玉篆,八体曜银书

奉述飞白书势

唐·岑文本

六文开玉篆,八体曜银书。

飞毫列锦绣,拂素起龙鱼。

凤举崩云绝,鸾惊游雾疏。

别有临池草,恩沾垂露馀。

——选自《国学宝典》之《全唐诗》卷0033

【作者】

岑文本(595-645),字景仁。唐朝官吏,南阳棘阳人。祖父名善方,仕萧察,吏部尚书。父名之象,隋末为邯郸令,曾被人诬陷。岑聪慧敏捷,博通经史。时年十四,赴官府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答对明辩,众颇惊奇。试令作《莲花赋》,下笔立就,无人不叹服。父冤昭雪,从此知名。

【注释】

[1]飞白: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笔画是枯丝平行,转折处笔路毕显。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蔡各得到启发而作飞白书。唐代张怀瓘《书断》载:“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共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寻丈,字宜轻微不满,名曰飞白。”北宋黄伯思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明代赵宦光称“白而不飞者似篆,飞而不白者似隶。”今人将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泛称为“飞白”。传世的唐宋御制碑多以飞白题额,如《晋祠铭》、《升仙太子碑》。清张燕昌、陆纪曾有《飞白录》二卷。

[2]六文:指六书,六种文字。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

[3]玉篆:篆书的美称。多指典籍﹑文告﹑符箓上的文字。

[4]八体:指八种书体。语出晋卫恒《四体书势》:“自秦坏古,文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唐张怀瓘《书断》,后以指书法。

[5]曜:形声。从日、翟〔dí〕声。本义,日光。光耀。语出曜,《释名·释天》:耀也,光明照耀也。《诗·桧风•羔裘》:日出有曜。银书:犹银字。

[6]飞毫:形容快速的书写。

[7]列:原意分解、分割。此指排列、布局。

[8]锦绣:比喻书法精美而有神韵。

[9]拂素:扫素。素:白绢。意为在白绢上飞快的书写。

[10]龙鱼:即龙鲤。一说指鲵鱼人鱼。比喻书法如鲤鱼跳门,生动传神。

[11]凤举:形容书法姿态优美。

[12]崩云:原意碎裂翻滚的云彩。形容书法气势磅礴多变。

[13]绝:原意指断。此谓书写超出古人,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14]鸾:凤凰的一种。

[15]游雾:飘动的雾。

[16]疏:谓书写舒朗、气韵畅通。

[17]临池:学习书法谓“临池”。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池”义出此。宋曾巩《墨池记》载,王羲之亦有墨池故迹在临川(今属江西)城东。后因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书法的代称。唐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18]垂露:书体名。相传汉曹喜工篆隶善悬针垂露之法世称“垂露书”。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19]恩沾:皇恩润泽。

2.唐诗、宋词、元曲各20首给能给我唐诗20首,宋词20首,元曲20 爱问

宋词(贺铸20首)减字浣溪沙鼓动城头啼暮鸦,过云时送雨些些,嫩凉如水透窗纱。

弄影西厢侵月户,分香东畔拂墙花,此时相望抵天涯。 减字浣溪沙烟柳春梢蘸晕黄,并阑风绰小桃香,几时帘幕又斜阳。

望处定无千里眼,断来能有几回肠?少年禁取恁凄凉!愁风月·生查子风清月正圆,正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邃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减字浣溪沙青翰舟中祓禊筵,粉娥窥影两神仙。酒阑飞作非烟。

重访旧游人不见,雨荷风蓼夕阳天。折花临水思茫然。

点绛唇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 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梦江南·太平时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减字浣溪沙落日逢迎朱雀街,共乘青舫度秦淮,笑拈飞絮金钗。 洞户华灯归别馆,碧梧红叶掩萧斋,愿随明月入君怀。

天门谣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古。 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捣练子。夜捣衣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

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捣练子。

杵声齐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捣练子。夜如年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捣练子。

剪征袍抛练杵,傍窗纱,巧剪征袍斗出花。想见陇头长戍客,授衣时节也思家。

捣练子。望书归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唤春愁天与多情不自由,占风流。

云闲草远絮悠悠,唤春愁。试作小妆窥晚镜,淡蛾羞。

夕阳独倚水边楼,认归舟。忆秦娥。

子夜歌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柔陌上吞声别。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采桑子东亭南馆逢迎地,几醉红裙。凄怨临分,四叠忍泪闻。

谁怜今夜篷窗雨,何处渔村。酒冷灯昏,不许愁人不断魂。

菩萨蛮厌厌别酒商歌送,萧萧凉叶秋声动。 小泊画桥东,孤舟月满篷。

高城遮短梦,衾藉馀香拥。多谢五更风,犹闻城里钟。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 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忆秦娥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清平乐厌厌别酒,更执纤纤手。 指似归期庭下柳,一叶西风前后。

无端不系孤舟,载将多少离愁。又是十分明月,照人两处登楼。

石州引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蓓才黄,倚马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荒雪。

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宛溪柳·六幺令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

残熏烬烛隐映,绮席金壶倒。尘送行鞭袅袅,醉指长安道。

波平天渺,兰舟欲上,回首离愁满芳草。已恨归期不早,枉负狂年少。

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

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3.古诗:唐诗宋词各两首

唐诗: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 杜甫:望岳 ·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王维:送别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 王维:西施咏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 韦应物:东郊 · 韦应物:送杨氏女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柳宗元:溪居 五言乐府: · 王昌龄:塞上曲 · 王昌龄:塞下曲 · 李白:关山月·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 李白:长干行 · 孟郊:烈女操· 孟郊:游子吟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七言古诗: · 李颀:古意 · 李颀:送陈章甫 · 李颀:琴歌·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杜甫:寄韩谏议 · 杜甫:古柏行 ·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 韩愈:山石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 韩愈:石鼓歌 · 柳宗元:渔翁· 白居易:长恨歌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李商隐:韩碑七言乐府: · 高适:燕歌行并序 · 李颀:古从军行 · 王维:洛阳女儿行· 王维:老将行 · 王维:桃源行 · 李白:蜀道难·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 李白: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 杜甫:丽人行 · 杜甫:哀江头· 杜甫:哀王孙 五言律诗: ·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 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 沈全期:杂诗·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 李白:赠孟浩然 ·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送友人 ·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月夜 · 杜甫:春望 ·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杜甫:天末怀李白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别房太尉墓 · 杜甫:旅夜书怀 · 杜甫:登岳阳楼·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王维:山居秋暝 · 王维:归嵩山作· 王维:终南山 · 王维:酬张少府 · 王维:过香积寺·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 王维:汉江临眺 · 王维:终南别业·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刘长卿:新年作 · 钱起:送僧归日本·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 刘脊虚:阙题 ·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卢纶:李端公 ·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 刘禹锡:蜀先主庙· 张籍:没蕃故人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牧:旅宿·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许浑:早秋 · 李商隐:蝉· 李商隐:风雨 · 李商隐:落花 · 李商隐:凉思· 李商隐:北青萝 · 温庭筠:送人东游 · 马戴:灞上秋居· 马戴:楚江怀古 · 张乔:书边事 ·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崔涂:孤雁 · 杜荀鹤:春宫怨 · 韦庄:章台夜思 ·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七言律诗: · 崔颢:黄鹤楼 · 崔颢:行经华阴 · 祖咏:望蓟门· 李颀:送魏万之京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王维:酬郭给事· 杜甫:蜀相 · 杜甫。

4.求苏轼的诗2首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小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5.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上一句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上一句是:绿杨烟外晓寒轻。它是《玉楼春·春景》中的上阕中的一句词。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归朝欢令”“呈纤手”“春晓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以顾夐词《玉楼春》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玉楼春》等。

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以顾夐《玉楼春》为代表。按《花间集》顾夐词四首、魏承班词二首,《尊前集》欧阳炯词二首,其前后段起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声,第三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声,第四句第二字、第六字亦俱仄声。宋人惟杜安世词五首、钱惟演“锦箨参差”词一首、欧阳修“美酒花浓”词一首本此体填,馀皆南唐李煜体也。 欧阳炯词后段第三句“青蛾红脸笑来迎”,“青”字平声。又一首后段结句“留待玉郎归日画”,“留”字平声。谱内平仄据此,其馀悉参顾、牛二词。 又宋汪莘词“一片江南春色晚,牡丹花谢莺声懒。问君离恨几多少,芳草连天犹觉短。昨夜溪头新溜满,尊前自起喷龙管。明朝飞桌下钱塘,心共白苹香不断。”起、结虽与此词同,而前后段第二句,乃作“平平仄仄平平仄”,则与此词异。 又柳永仙吕调词“有个人人真堪羡,问却倦羞回却面。你若无意向咱行,为甚梦中频相见。不如即早还却愿,免使牵人魂梦乱。风流肠肚不坚牢,只恐被伊牵惹断。”平仄亦与此词异。此二首若参校打图,恐平仄混淆,难以按谱,特为附注,不另列体。

变体一,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以顾夐《玉楼春》为代表。此词后段起句不押韵,顾夐别首“柳映玉楼”词,正与此同。

变体二,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以牛峤《玉楼春》为代表。此词见《花间集》,前后段两韵,唐宋词无照此填者。

变体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以李煜《玉楼春》为代表。此即顾夐“拂水双飞”词体,惟前后段两起句平仄全异,宋元词俱如此填,故为分列。 晏殊词前段起句“东风昨夜回梁苑”,“东”字平声,“昨”字仄声。欧阳修词后段起句“也知自为伤春瘦”,“也”字、“自”字俱仄声。谱内据此作图,其馀可平可仄,已见顾词。 按《尊前集》,欧阳炯“儿家夫婿”词,庾传素“木兰红艳”词,即此词体也。因欧词结句有“同在木兰花下醉”句,庾词起句有“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句,遂别名《木兰花》,其实乃《玉楼春》,非《木兰花》也,宋人传讹,几不能辨,今照《花间集》校正。 又《尊前集》许岷词二首,一首与此同,一首前段四句“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翦。书成小简寄情人,临行更把轻轻捻”平仄全异。后段与此同。 又钱惟演“城上风光”词,前段照顾夐词填,后段照李煜词填,欧阳修“常忆洛阳”词、毛滂“压玉为浆”词,均效钱体,向俱误刻《木兰花》调,今悉校正。 又晏殊“帘旌浪卷”词,本李煜此词填,惟换头句“美酒一杯谁与共”平仄异。 又吴文英“茸茸狸帽”词,亦本李煜此词填,只前段第二句“金蝉罗翦胡衫窄”平仄异。盖此词辨体,止在平仄异同,若汇参各体,则平仄纷纭,难以分别,故各为注明,不取作图。

6.唐诗宋词诗经各两首

唐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宋词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诗经

天 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榖。罄无不宜,受天百禄。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皋,如冈如陵。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