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竖着写的格式(例: 题临安邸 )1、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书写内容,没有标点符号,写下后直接写下,另一列,空一个空格; 2、内容完成后,写出诗名,作者和付款(使用较小的单词),然后清空一个空格,然后盖章,注意邮票不要太大,章的大小类似于该段的话。 例如: 第一列写诗名。 第二列,写原作者的名。 接下来的列每行写一句诗。 最后一列要写上自己的落款。 古代文本的方式通常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书写。汉字最适合垂直书写。 在垂直书写的方式中,汉字以平滑连贯的方式书写,空气中有动量。水平书写时,容易停顿,很难成为一种气势。 因此,由于在互联网时代写作并不涉及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因此强调词语之美是可以理解的。 扩展资料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竖体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法作品格式。 2.在硬笔书法纸上竖着写诗什么格式1、写内容,由右到左 ,由上到下写 ,没有标点符号, 直接往下写, 写完后,另起一列 ,空一格; 2、内容写完后写诗名、作者、落款(用较小的字), 后面空 一格,然后盖章 ,注意图章不要太大 ,章的大小和落款的字差不多。 注意:如果是有色纸 ,就先将图章盖在白纸上, 剪下来, 然后粘上去,切忌作品不要太饱满 ,正文最后最好空半行(或列)的格子。 扩展资料: 书法作品的两种格式: 1、写成两行或三行: 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 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 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 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 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2、居中写一行(少字数): 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 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 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作品格式。 3.竖着写古诗的诗人用不用写朝代,格式是怎么写的啊写朝代呢,即是落款。 格式和落款的分类与方式如下:落款的分类 (一)单 款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7、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 11、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13、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二)双 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1、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 2、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4、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 长辈: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 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 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 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 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绘画题款用: 敬 ,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书法作品的布局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 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 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 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4.诗词的书写格式诗词的书写格式为: 五言绝句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诗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 ⑴平起首句起韵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韵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⑶仄起首句起韵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韵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扩展资料: 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具体来讲讲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月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参考资料:诗词 百度百科。 5.古诗书写格式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 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 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书法格式一共有7种,分别为斗方、三开、对幅、中堂、条幅、对联、扇面。 扩展资料: 1、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2、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3、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作品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