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是不是关于抒怀言志的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在流传中“易为春”也常常写作“早逢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诗词趣话) 夏辰 范仲淹是宋朝时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他学问很好,能诗能文.他写的《岳阳楼记》十分著名,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范仲淹曾多次在朝廷担任要职,也曾镇守过地方.有一段时间,他镇守杭州.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 这时候,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无论职位比自己高的、低的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而自己却没人理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担心自己一定是被这位范大人遗忘了.怎么办呢?直接去找范大人吧,是去争官位,又不便说.不说吧,心里又很不平衡.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来,这就是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实际上去提醒他:千万别忘了自己!想到这里,苏麟高兴起来,他赶忙拿出纸认真地写了首诗,并将诗句呈给了范仲淹,很虚心地请他赐教. 范仲淹读着苏麟的诗,很快就会意地笑了.他吟诵着诗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诗句,完全懂得了苏麟的言外之意.是呀!怎么能把他忘了呢?很快,苏麟得到了提拔.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这两句诗写得很含蓄,它借自然景色来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的机会.范仲淹很有学问,一看这诗句自然明白了苏麟的心思. 这两句诗后来就流传开了,经过压缩也形成了成语“近水楼台”,不过有了些贬义.它往往用来讽刺那种利用某种方便而获得照顾,率先牟利的情况.在流传中“易为春”也常常写作“早逢春”.。 2.和向日葵有关的诗句《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秋葵》 ——唐彦谦 月瓣团栾剪赭罗,长条排蕊缀鸣珂。 倾阳一点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 《墨葵》 ——蒋忠 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 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 黄葵·宋刘 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太阳。 《葵花 》 ——梅尧臣 此心生不背朝阳,肯信众草能翳之。 真似节旌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咏向日葵》 破土昂然指碧穹, 翠苗玉立沐春风。 骄阳育得精神秀, 沃壤滋来体态丰。 雅韵常存高洁处, 好花不卧乱丛中。 虽非青帝座前客, 磊落从容一笑翁。 《叹葵花》 ——戴叔伦 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 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 自不同凡卉,看时几日回。 《向日葵》 ——刘克庄 生长古墙阴, 园荒草木深。 可曾沾雨露, 不改向阳心。 《蜀葵》 ——徐寅 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 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 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 烂熳红兼紫。飘香入绣扃。 3.关于向日葵的诗句客中初夏·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唐彦谦·秋葵 月瓣团栾剪赭罗,长条排蕊缀鸣珂。 倾阳一点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 蒋忠·墨葵 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 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 黄葵·宋刘 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太阳。 梅尧臣·葵花 此心生不背朝阳,肯信众草能翳之。 真似节旌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咏向日葵 破土昂然指碧穹, 翠苗玉立沐春风。 骄阳育得精神秀, 沃壤滋来体态丰。 雅韵常存高洁处, 好花不卧乱丛中。 虽非青帝座前客, 磊落从容一笑翁。 叹葵花· 戴叔伦 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 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 自不同凡卉,看时几日回。 刘克庄·向日葵 生长古墙阴, 园荒草木深。 可曾沾雨露, 不改向阳心。 4.有关“葵花”的诗句有哪些1.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2.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3.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4.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5.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6. 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7. 倾阳一点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 8.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9. 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 10.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长歌行》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十五从军征》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遥看 一作:遥望)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积雨辋川庄作》唐代: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译文: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 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酬刘柴桑》魏晋: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译文:偏僻的居处少有人事应酬之类的琐事,有时竟忘记了一年四季的轮回变化。 巷子里、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看到落叶不禁发出感叹,才知道原来已是金秋了。北墙下新生的冬葵生长得郁郁葱葱,田地里将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黄饱满。 如今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吩咐妻子快带上孩子们,乘这美好的时光我们一道去登高远游。 《田园乐七首·其七》唐代:王维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注释 ①会:适。②东谷:“一作西舍。” 《豫章行苦相篇》魏晋:傅玄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 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 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译文:苦相身为女子,地位十分卑微。 而男子刚出生就被重视,父母就希望他能立下大志,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苦相身为女子生来就不被家里珍视。 长大以后,她只能居于深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旦来了客人,就得躲藏起来,羞于见人。 到了出嫁的年纪,她含着眼泪远嫁异地。出嫁后,她就像雨滴从云层落下,从此便成了别家的人。 在婆家她总是低着头,表现得很和顺,也不敢随便说话。对公婆、丈夫等的跪拜没有数,对婢妾也要如同庄严的客人那样敬重。 幸好她与丈夫情投意合,只是二人如天上的牛郎织女星,不能常常相聚。而且女子之于丈夫,也只是如葵藿仰望阳光那样,尊卑悬绝,永远和丈夫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男子一旦变了心,就把各种的罪名都强加到女子的身上。随着女子容颜老去,丈夫对她的情意也已不再有,又有了新欢。 往昔她与丈夫,像形和影一样不能分离,如今彼此却如胡与秦,相隔万里。即使胡秦之地的人,时而也有相见的时候,但她与丈夫却如天上的参星 《秋葵》唐代:唐彦谦 月瓣团栾剪赭罗,长条排蕊缀鸣珂。 倾阳一点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论诗三十首·二十五》金朝:元好问 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赏析:《戏赠看花诸君子》:刘禹锡此诗,通过人们在长安一所道观――玄都观看花这一生活琐事,讽刺了当时的朝廷新贵。 这首诗表明上看诗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实质上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千树桃花,喻十年来由于投机而在政治上得意的新贵;看花人,喻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 他们为了富贵利。 5.有关葵花的诗句《葵花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植物虽微性有常,人心翻覆至难量。李陵卫律阴山死,不似葵花识太阳。 《葵花》 年代: 明 作者: 高启 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夕同山蕣落,午并海榴燃。 幽馥流珍簟,鲜辉照藻筵。群芳已谢赏,孤植转成怜。 《叹葵花》 年代: 唐 作者: 戴叔伦 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 自不同凡卉,看时几日回。 《葵花》 年代: 宋 作者: 陈景沂 人情物理要推求,不早敷黄隶晚秋。黄得十分虽好看,风霜争奈在前头。 《葵花》 年代: 宋 作者: 陈石斋 恐是牡丹重换紫,久疑芍药再翻红。娇娆不似桑间女,蔽芾深迷苎下翁。 《葵花吟》 年代: 宋 作者: 金朋说 绛萼累累承晓露,含英蕴质并朱云。庙廊忠梗谁堪比,能展丹心向日倾。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葵花》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旄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葵花》 年代: 宋 作者: 吴子良 花生初咫尺,意思已寻丈。一日复一日,看看众花上。 《题葵花》 年代: 明 作者: 占城使臣 花于木槿浑相似,叶比芙蓉只一般。五尺阑干遮不尽,独留一半与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