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里写农民耕种的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 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 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 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 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 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 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2.诗经“人民疾苦”的另一个称呼现实主义 一、《诗经》的体制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汉代“独尊儒术”以后,被视为儒学的经典,故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全书加上“有目而无辞”的诗,共311篇,其中有六篇所谓的“笙诗”(即有声无辞的诗,相当于今天的曲谱。),没有诗歌内容,故《诗经》实际上是305篇。《诗经》的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是指“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共160篇; 关于“风”的解释,古今也多有不同。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风”指音乐曲调,《国风》即诸侯所辖地域的乐曲,相当于后世的地方乐曲。 “雅”包括“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雅”是“正”的意思,即符合标准的意思。诗经》中的《雅》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即王畿(周王国都一带)乐。《颂》是统治阶级用来宗庙祭神祭祖的乐歌。“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诗经》的思想内容,概括地说有以下五个大的方面。 (一)、歌颂祖先功业的祭祀诗 这类诗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三颂”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周颂》。这类作品中被后世认为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最高的,收录在《大雅》中的、被称为是周族史诗的五篇作品:《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这五首诗合起来,叙述了自周始祖后稷诞生、建国至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的全部历史,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伟大业绩,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制度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化,以及周人推翻商朝统治的斗争,可以说,这五首诗是周人壮大发展的历史写照。 (二)、反映社会矛盾的怨刺诗 这些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如国风中的《伐檀》《硕鼠》《相鼠》《南山》《株林》等,或讽刺贵族的不劳而获、贪得无厌,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这些诗在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 (三)、描写战争与徭役的诗篇 《诗经》中描写战争的诗,有一部分诗表现了将士们同仇敌忾的豪情壮志,充满了乐观精神。但更多的诗着重表现对于敌人的痛恨、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于家乡的思念,充满了忧伤的情绪。如:《豳风·东山》,写出了一位出征多年的士兵在回家路上悲喜交集、喜胜于悲的复杂心情,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四)、反映劳动生产的诗篇 周部族的始祖是以农立国,周代的经济也是以农业为主,所以《诗经》中反映劳动生产的诗歌比比皆是,即使是用于祭祀的《周颂》中,也有写劳动生产的诗,《国风》中更是有这类作品。如《豳风·七月》,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堪称是《诗经》劳动诗的最优秀的作品 (五)、反映爱情和婚姻的诗篇 《诗经》中有关这一主题的诗,数量相当大,占《诗经》全部的1/3,主要集中在《国风》中。从内容上看,这些诗歌,大多数是对爱情率真大胆的表白,感情大都是真挚、热烈、纯朴、健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