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诗经里的香草1、江离 江离也就是芎,或者叫川芎(xiong),香草名,为伞形花科。 神农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1343663本草经载:“芎,气味辛、温,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多年生草本年,高50厘米。根茎呈不规则团块,有明显的结节状,茎常丛生,上部分枝,基部膨大呈盘状。 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 小叶3~5对,边缘不规则羽状全裂;叶柄长9~16厘米,基部成鞘状。 复伞形花序,有短柔毛,顶生;花白色。离果卵形,背棱中中有油管3个。 2、荇菜 荇菜属浅水性植物。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中。 叶片形睡莲,小巧别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花多且花期长,是庭院点缀水景的佳品。 荇菜为荇菜属浅水性植物。 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于泥土。度变化大,叶卵形,长3至5公分,宽3至5公分,上表面绿色,边缘具紫黑色斑块。 下表面紫色,基部深裂成心形。大而明显,是莕菜属中花形最大的种类,直径约2.5公分长,五裂,裂片边缘成须状,花冠裂片中间有一明显的皱痕,裂片口两侧有毛。 裂片基部各有一丛毛,具有五枚腺体;雄蕊五枚,插于裂片之间,雌蕊柱头二裂。是莕菜属中较特别的一个种类,基部具5个蜜腺,柱头2裂,片状。 圆形,不开裂。 幼苗子叶胚轴发达,粗壮。 子叶长圆形,先端尖,有柄。初生叶心脏形,先端圆钝,叶基心形,无明显叶脉,有长柄。 荇菜一般干3-5月返青,5-10月开花并结果,9-10月果实成熟。 植株边开花边结果,至降霜,水上部分即枯死。 在温暖地区,青草期达240天左右,花果期长达150天左右。荇菜再生力相当强。 3、白芷 白芷属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1.5m。根长圆锥形,上部近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略排列成数纵行,质硬,较重,断面白色,粉性大。 茎及叶鞘多为黄绿色。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下部有管状抱茎、边缘膜质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轮廓国卵形至三角形。 长15-30cm,宽10-25cm,叶柄下部为囊状膨大的膜质叶鞘,无毛或稀有毛,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多无柄,长2.5--6cm,宽1-2.5cm,急尖。 边缘有不规则的白色软骨质粗锯齿,具短尖头,基部两则常不等大,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花序下方的叶简化成无吉的、显著膨大的囊状叶鞘,外面无毛。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10-30cm,花序梗长5-20cm,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伞辐18-40;总苞片1-2,通常缺;小总苞片5-10枚,线状披针形,膜质。 花白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内曲成凹头状;花柱比短圆锥状的花柱基长2倍。 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黄棕色,有时带紫色。 长4-7mm,宽4-6mm,无毛,背棱扁,厚而钝圆,远较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 花期7-8月,果期8-9月。 4、留夷 乃指芍药,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Pall.),别名别离草、花中宰相,属五桠果目,芍药科芍药属芍药组多年生草本。 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 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cm。 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花期5~6月,花一般着生于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原种花白色,花瓣5~13枚。 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 果实呈纺锤形,种子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 5、杜衡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 直径1-2毫米。 叶片阔心形至肾心形,长和 宽各为3-8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两侧裂片长1-3厘米,宽1.5-3.5厘米,叶面深绿色。 中脉两旁有白色云斑,脉上及其近边缘有短毛,叶背浅绿色;叶柄长3-15厘米;芽苞叶肾心形或倒卵形,长和宽各约1厘米,边缘有睫毛。 花暗紫色,花梗长1-2厘米;花被管钟状或圆筒状,长1-1.5厘米,直径8-10毫米,喉部不缢缩,喉孔直径4-6毫米,膜环极窄,宽不足1毫米,内壁具明显格状网眼。 花被裂片直立,卵形,长5-7毫米,宽和长近相等,平滑、无乳突皱褶;药隔稍伸出;子房半下位,花柱离生,顶端2浅裂,柱头卵状,侧生。 花期4-5月。 2.诗经、楚辞等古代经典典籍里的香草名称有哪些杜蘅 玉树芝兰 〖解释〗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沅芷湘兰 见“沅芷澧兰”。 沅芷澧兰 《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沅茝醴兰 见“沅芷澧兰”。 义结金兰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谢兰燕桂 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后遂以“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迁兰变鲍 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 契合金兰 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 兰芷之室 兰、芷: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亦作“芝兰之室”。 兰质熏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兰熏桂馥 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 空谷幽兰 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金兰之友 指亲密的朋友。 金兰之交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桂子兰孙 对人子孙的美称。 桂折兰摧 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摧兰折玉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吹气如兰 见“吹气胜兰”。 采兰赠芍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芝兰之室 比喻良好的环境。 沅茞澧兰 沅、澧:都是水名;茞、兰: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芝兰玉树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谢庭兰玉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絮果兰因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披榛采兰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契若金兰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兰艾同焚 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兰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兰艾难分 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兰桂齐芳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澧兰沅芷 沅、澧:都是水名;兰、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兰因絮果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兰芝常生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兰摧玉折 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兰质蕙心 形容美丽而聪明。 兰薰桂馥 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金兰之契 金:比喻坚;兰: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蕙心兰质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桂馥兰香 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桂殿兰宫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芳兰竟体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吹气胜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采兰赠药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兰质薰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3.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这句话是诗经里哪一部分的不是《诗经》里的,是一首外文歌曲《斯卡保罗集市》的诗经体译文。 这支歌据说原是一首古老(大约作于十三世纪)的苏格兰民间谜歌(riddle song)。说的是一个年轻的骑士对于一个女子的爱慕之情,基于那个年代的特殊性不能表达,骑士便借了在那个时代象征爱情的四种植物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来歌唱他对情人的期待和自己具有的品质,翼望他的心上人能够用爱的温柔来消融他们之间的误会和痛苦,用毅力来度过他们分离的艰难时光,用忠诚来陪伴孤独的日子,用勇气去挑战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并最终回到他的身旁。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版权的说法,因此歌曲的作者没有能够留下姓名。这样的谜歌由漂流各地的游唱诗人(bard或shaper)辗转传唱。 因此年深月久,衍化出许多不同的歌词版本。传唱最多的,大约数保罗·西蒙的这一个吧: 《scarborough fair 》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tell her to make me a cambric shirt.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without no seams nor needle work. then she wi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on the side of hill in the deep forest green, tracing of sparrow on snow crested brown. blankets and bed clothiers the child of maintain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tell her to find me an acre of land.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between the salt water and the sea strand, then she wi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on the side of hill a sprinkling of leaves washes the grave with slivery tears. asoldier cleans and polishes a gun.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tell her to reap it with a sickle of leather. 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and gather it all in a bunch of heather. then she will be a true love of mine. war bellows blazing in scarlet battalions. generals order their soldiers to kill and to fight for a cause. they have long ago forgotten.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关于这一个版本,又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五十年代的欧洲,无情的战争召唤着年轻的士兵离开了热恋的故土与亲人,告别了心爱的女孩,投入了它的滚滚硝烟之中,潮起潮落,他最终没能躲过战争的淘洗,掩埋在了凄凉的乱坟冢间。 孤魂缥缈,无所寄从,每当忆起他再也不能回到那朝思暮想的家乡,再也无法与心上人一同享受生活的甘甜,心中的悲愤化作一声声催人泪下的控诉: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She once a true love of mine。野花自在芳香,然而,惟有亘古永恒的时间才是真正的圣哲! 那一声声的“你去斯卡布罗集市吗?那遍布芜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的小山坡,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她曾经是我的爱人,叫她为我做件麻布衣衫……”让人听之泣下。 由西蒙暗哑的声音演绎出来,别具男性动人的魅力。 有一位不知名的译者,将之译成了文言文,读之别是一番滋味。 尤其词中在中世纪欧洲象征力量、忠诚、挚爱、挂念的几种植物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被译者替换成中国古代相近象征意义的几种植物蕙兰芫荽,更为贴近国人的理解。 问尔所之,是否如适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 嘱彼佳人,备我衣缁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勿用针砧,无隙无疵 伊人何在,慰我相思 彼山之阴,深林荒址 冬寻毡毯,老雀燕子 雪覆四野,高山迟滞 眠而不觉,寒笳清嘶 嘱彼佳人,营我家室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良田所修,大海之坻 伊人应在,任我相视 彼山之阴,叶疏苔蚀 涤我孤冢,珠泪渐渍 惜我长剑,日日拂拭 寂而不觉,寒笳长嘶 嘱彼佳人,收我秋实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敛之集之,勿弃勿失 伊人犹在,唯我相誓 烽火印啸,浴血之师 将帅有令,勤王之事 争斗缘何,久忘其旨 痴而不觉,寒笳悲嘶。 4.诗经中的植物有哪些1.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 2.莼菜之手 3.飞蓬的性情 4.粗粝与温柔——萎蒿 5.U盘一样的水芙蓉 6.风羽之物——白茅 7.悲感的熔池——黍 8.有女同车——木槿 9.爱的使者——萱草 10.艾蒿 11.色彩的精灵——蓝 12.野马葛藤 13.勾连之物——卷耳 14.泯嘴一笑——桃 15.以乐心,度俗世——车前子 16.包裹伤痛、苦难的铁沙——荆棘 17.入口嚼碎明琉璃——蕨菜 18.梨的琐忆 19.梅之女 20.树好大,风有时,人无涯——柏树 21.写给母亲——酸枣树 22.被戏说的——匏瓜 23.悲喜合鸣的自然暗哑——苦菜和荠菜 24.挂怀一个平淡如水的朋友——茯苓 25.暗夜一激灵——蒺藜 26.解读一点吸附和寄生的艺术——菟丝子 27.麦性 28.竹林 29.桐音 30.家园里的桑 31.芄兰 32.木瓜 33.千年韧如丝的——蒲草 34.救治妇仁——益母草 35.遍布山野的野葡萄——葛藟 36.不言之果——李子 37.浸入神秘色泽里的——檀木 38.莲子心,芙蓉色,水芸香里的——荷花 39.千古黄叶 40.情爱的果子,美味的果子——栗子 41.远古红色的母亲——茜草 42.风吹佩兰——兰草 43.美的芍药 4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45.被戏弄的荒凉——狗尾草 46.酸滑的野菠菜——酸模 47.故乡的托词——榆树 48.多子多福——花椒 49.稻梁谋 50.至情的背景——乌蔹莓 51.芦苇之伤 52.可以卑微,可以宏阔——栎树 53.在北风中摇曳的杨树 54.犹如紫云英般的爱恋 55.摇荡在风中的猕猴桃 56.落鸟承林——榛树 57.降神术士的道具——蓍草 58.血色红滴滴——枸杞子 59.淬火的菩提 60.椿秀才和香椿拌豆腐 61.像紫蝶一样纷飞的野豌豆 5.请帮我找《诗经》中意思是香草等的词语杜蘅玉树芝兰 〖解释〗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沅芷湘兰 见“沅芷澧兰”。 沅芷澧兰 《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 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 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沅茝醴兰 见“沅芷澧兰”。 义结金兰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谢兰燕桂 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 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 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后遂以“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迁兰变鲍 语本《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后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 契合金兰 契合:投合。 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 亦作“契若金兰”。 兰芷之室 兰、芷:两种香草。 比喻良好的环境。亦作“芝兰之室”。 兰质熏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兰熏桂馥 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 空谷幽兰 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金兰之友 指亲密的朋友。 金兰之交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桂子兰孙 对人子孙的美称。 桂折兰摧 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摧兰折玉 摧:摧残,毁掉。 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吹气如兰 见“吹气胜兰”。 采兰赠芍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 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芝兰之室 比喻良好的环境。 沅茞澧兰 沅、澧:都是水名;茞、兰: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芝兰玉树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谢庭兰玉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絮果兰因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披榛采兰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 比喻选拔人才。 契若金兰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兰艾同焚 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兰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兰艾难分 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兰桂齐芳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澧兰沅芷 沅、澧:都是水名;兰、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兰因絮果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兰芝常生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兰摧玉折 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兰质蕙心 形容美丽而聪明。 兰薰桂馥 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金兰之契 金:比喻坚;兰: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蕙心兰质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 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桂馥兰香 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 形容气味芳香。 桂殿兰宫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芳兰竟体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 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 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吹气胜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 形容美女的呼吸。 采兰赠药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 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兰质薰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6.离骚和诗经中的植物文学作品藉草木特性以寄讽时事或赋志抒情,《楚辞e5a48de588b67a6431333339656437》更有特色地赋予草木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 《楚辞》中的植物大致可以分为香草(木)、恶草(木)两大类别。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有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草香,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楚辞的香草香木共有三十四种。 其中香草有二十二种,包括江离、白芷、泽兰、惠、茹、留夷(芍药)、揭车、杜衡、菊、杜若、胡、绳、荪、苹、襄荷、石兰、枲、三秀、藳本、芭、射干及捻支等,香木有木兰、椒、桂、薜荔、食茱萸、橘、柚、桂花、桢、甘棠、竹及柏等十二种。《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是先民采摘香草的一个典型,这种风俗,《诗经》中即有多例,是农事、民俗活动;而《楚辞》中采摘“香草”则是文人“重之以修能”的一种外化、象征,如采薜荔、采莲(芙蓉)等。 《楚辞》中有采摘香花相赠更是普遍的现象,如《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其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贻”、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夫人》:“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楚辞》文化系统影响下的采花草相赠是文人之间以人格为基点的勖勉、相思之情的流露。《楚辞》中有一部分香草香木象征诗人人格高尚峻洁。 如“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揽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蒋骥说:“木兰去皮不死,宿莽拔心不死”故诗人“朝搴”“夕揽”以示自己的坚贞不渝。“兰”“椒”“芷”“蕙”皆为名贵香草,故诗人行于兰皋,止于椒丘,茹蕙掩涕,幽兰结佩,甚至在因“蕙纟襄”被替之后还要继续采摘芷草。 这象征诗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美好的理想和情操来陶冶自己,表现诗人高洁的人格。在《楚辞》中以香草香木比喻美德的诗句有很多,美德与香草几乎成为同义语。 仅以《离骚》为例“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芳菲菲而难亏兮,芳至今犹未沫。”诗人反复申诉,自己质性香润,虽然得不到君主的信任,但是美德懿行固存于已身。 尽管历尽坎坷磨难,芳香之德非但没有亏损,反倒久而弥盛,再如:“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 这是以芳草香花比喻德行美好的贤人。“余既滋兰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文中提到的四种植物都是香草香木,诗人用载种香草香木比喻培养具有美德的人才。《楚辞》的创作与楚国境内的巫风直接相关,其中的“香草香木”意象则是巫风的折射、移植。 荷、兰、蕙、薜荔、桂等构成《楚辞》的“香草香木”意象系统。楚国巫风盛行,《吕氏春秋•侈乐》一针见血:“宋之 衰也,作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衰也,作为巫 音”;而“香草”就是女巫祭祀歌舞时的祭品、道具。 《九 歌•东皇太一》:“瑶席兮玉填,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 藉,奠桂酒兮椒浆。 ..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出现了蕙、兰、桂、椒等“香草香木”。《九歌•礼魂》亦云:“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娉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王逸注“传芭”句云:“言祠祀作乐,而歌巫持芭而舞,讫以复传与他人更用之。” 祭祀的目的是达到人与神的沟通,各民族都曾有过用芬芳植物作为祭品的时期。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提到早期人类用熏香供奉神灵:“这些供品以蒸汽的形式升到了灵物那里,这种思想是十分合理的。” “香草”祭祀的起因也主要出于此;《楚辞》中的“香草香木”大多气味芬芳馥郁。此外。 以鲜花作为女巫的装饰、道具也有取悦神灵的用意。《楚辞》中有大量香草香木是用来装点服饰和住所的, 香花芳草,自然本色,纯朴而浪漫。 《楚辞》中有很多关于居室、服饰的描写,而奇妙的是《离骚》、《九歌》等浪漫型作品中这些多用香草香木装饰,采用自然色彩。《九歌•湘夫人》在对湘水女神宫殿的描写中罗列了众多的花草树木,荷叶编织成屋脊,上面加盖芷草,四周用杜衡环绕,荪草饰墙,紫贝砌院,桂树作梁,木兰作掾,辛夷为门,薜荔为帐,白玉镇席,花椒满堂,荷叶绿色,芷草白色,花椒深红⋯⋯这些描述,不仅使人感到芳香飘散,而且把人带入了绚丽的色彩世界,带入了纯洁质朴的大自然中。 少司命的住处与湘夫人非常相似,少司命的庭院也有秋兰、有靡芜、绿叶白花,令人赏心悦目,各种色彩生于自然,取于自然。把陆地的乡草香木纷纷植入水下幻境,构成了浪漫的境界。 再看服饰描写《, 离骚》《九歌》中人和神的服饰都以自然物为材料。《离骚》抒怀主人公最初的服饰是“扈江离与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把江离和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佩带在腰间。 用菱叶制成上衣,用荷花编织下裳。江离、菱叶为绿色,兰草绿。 7.《诗经中的风》指的是什么《国风》,又称《风》,是《诗经》中现实性和艺术成就最高的组成部分。 它来源于周王朝各地的民间乐曲,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处境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一部分诗反映了统治阶级腐朽而荒淫的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国风”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作者们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喜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为及其性格特征。在句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 它常冲破四言的规定,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这些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 “国风”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精确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等语言技巧,更增加了艺术魅力。 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国风”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8.请问诗经中的风雅颂指什么诗经》共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对于风,雅,颂的解释有种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按照音乐来划分的,因为《诗经》的诗篇当初都是乐歌,由于曲调的特点不同,划分三类,后乐谱失传,仅留歌词,我们今天看到的不过是一部乐曲歌词的底本。 *风,地方乐调,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这十五国风是:周南(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间),邺,镛,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 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雅”诗就是西周王畿的乐调。王畿,都城地区,就是渭水流域地区,雅诗就是这一地区的乐调,之所以如此,有两种解释:1,雅,同“夏”,周称西周的王畿为“夏”雅乐就是“夏乐”,夏乐就是王畿乐调2:雅,正也,雅乐即正乐,当时称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为俗乐,周天子的都城是全国的中心,出于尊王观念,把王畿之乐称为“正乐”两种解释都可通。 “雅”诗分为大雅,小雅,大小雅类于后代的大小曲,大小调,其中小雅较接近于“国风”可能是未被贵族改造的王畿地方音乐。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多数是贵族之作,少数是人民。关于产生年代,“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大雅”小部分、“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颂”,颂是祭祀用的宗教音乐,内容分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颂诗中周颂31篇,产生于王畿地区,渭水流域,是西周初年作品。鲁颂4篇,商颂5篇,它们都是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产于鲁国,宋国(宋是商的后代)。 *《诗经》分风雅颂,共305篇,产生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湖北部,写作年代大致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