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木瓜背景

1.文言文木瓜的背景与意义

木瓜

作者或出处:《诗经

原文: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或注释:

他送我的是木瓜,我拿美玉报答他。美玉那能算报答,是求永久相好呀!

他送我的是红桃,我报他的是琼瑶。琼瑶那能算报答,是求彼此永相好!

他送我的是酥李,我报他的是琼玖。琼玖那能算报答,是求彼此好到底!

2.《诗经》中的木瓜的某个故事或场景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在诗人(有情人)眼里,不论是木瓜,还是琼琚,都是一样,他或她在乎的是彼此间的深情厚情,只渴望永结同心,此情不渝。真情无价。我们固然佩服报之以琼瑶的隆重,但我更欣赏投之以木瓜的坦然,前者不以贵为重固然可贵,后者是不以微为卑更为难得。不妨反过来想,若知道对方报之以琼琚,还可以坦然自若地投之以木瓜,这说明什么?我个人觉得,不光是后者不以物之轻重为准,前者一样不是物之轻重为准,才会贵者不骄,微者不羞,这正好说明彼此间的感情是何等真挚,是精神和心灵契合。后者说匪报也,前者又何尝是相投?都是永以为好也,交出的是他们最真最纯的心。今人与人间感情淡薄或物化量化,更感叹纯朴之感情,真情之难得。

3.诗经《木瓜》的全文翻译..是全文的..

全文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周代无名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为: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卫风·木瓜》这首先秦古诗的背景,古往今来的解析多有分歧。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作者当是一位青年男子。

赏析:

此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在艺术上,全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国风·卫风·木瓜

4.《诗经 卫风 木瓜》中琼琚琼瑶琼玖的含义是什么

“琼琚”、“琼玖”、“琼瑶”:美玉名。

《国风·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在艺术上,全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

原文节选: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扩展资料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关于此诗主旨有很多争论,经过汉人、宋人、清人乃至当今学者的考释,对此诗,文学史上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行贿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七种说法。

《卫风·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

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 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

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

这里不宜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 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