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描写苏轼的诗句】苏子瞻哀辞张舜民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其实就是苏轼描写自己的.还有廖行之的《青玉案》 、张舜民的《苏子瞻哀辞》这些吧.廖行之 青玉案 片帆稳送扁舟去.又还踏、江湖路.回首京城旧游处.断魂南浦,满怀装恨,别后凭谁诉.长歌击剑论心素.有志功名未应暮.自诵百僚端复许.归来犹记,东坡诗语,但草凌云赋.张舜民 苏子瞻哀辞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2.有关于苏轼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湖上初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冬景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南堂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如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石苍舒醉墨堂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忄党〕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春。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3.关于苏轼写的咏月的诗句有哪些《苏轼诗词》朝代【宋】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减字木兰花---春月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月明千里照平沙。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行香子---过七里滩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4.【有关写苏东坡的诗词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5.关于苏轼坚贞不屈的诗句关于写苏轼坚贞不屈的诗句要求有赏析.我感觉你是要找写苏轼那时候不服王安石变法 坚持己见 坚贞不屈的素材吧 前期苏轼是比较狂妄 王安石找他 他都直接不甩他 不过因为多方劝阻 再加上父亲 跟爱妻临终时的遗言 他已经不敢太嚣张 只是隐晦地表达 比如当时很有名的《上皇帝书》.再比如当时他不满于王安石独断专行 上了一道《拟进士对试策》:“所试举之人以得失为虑,不敢直陈阙政,而阿谀顺旨卒据上第.虽直言之科,亦无敢以直言者。 "但是没有反响.当然后来还有定风波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至于后来被贬黄州 他就不是以前那个自负的苏东坡了 他顺利完成了突围 如果你是写这方面的文字 建议你看看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或者李时英的《苏东坡》 虽然是长篇小说 不过也是纪实的.你是我在这里注册以后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6.【苏东坡,杜甫,李白等关于四季的诗句】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 春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夏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冬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7.关于苏轼的古诗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上元侍宴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守岁诗 苏轼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关于苏轼写海南的诗句能突出景色之美,以及他豁达的心境】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到达惠州后,更觉得惠州风物,确实名不虚传: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他每到一地,都会对那里产生深厚的感情。 苏轼在惠州先后住过三个地方:合江楼、嘉皊寺、白鹤峰。 他在《迁居》诗序中说: 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居合江楼。 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皊 寺。2年3月19日,复迁于合江楼。 3年4月20日得归于嘉皊寺。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其少安乎? 《迁居》诗写道: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青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苏轼初到惠州住在合江楼,即惠州东门楼。楼位于东江、西江汇合处,海山葱胧,江流环抱,秋风初凉,百鸟合鸣,有如仙境。 他在《寓居合江楼》诗中说: 海山葱胧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苏轼在这里住了不久,就迁居嘉皊寺松风亭。苏轼以前赴黄州贬所,经过湖北麻城的春风岭,遇上梅花盛开。 这次贬官惠州,住在嘉皊寺松风亭又遇上梅花盛开。苏轼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诗中写道: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谯雨愁黄昏。 苏轼贬官惠州,一住又是几年,他深感“中原北望无归日”,就开始作长远打算。 他在白鹤峰买了几亩地,筑屋二十来间,凿井四十来尺深,并栽上各种果木。他对果木树秧的要求是不大不小,太大不易栽活,太小又怕等不到果木成林,自己就死了。 苏轼在惠州期间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安闲自在的。“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再韵松风亭下梅花盛开》)——这是在赏梅:“烂煮葵羹斟桂醑(美酒),风流可惜在蛮村。” (《新酿桂酒》)——这是在酿酒;“初日下照,潜鳞俯见。意钓忘鱼,乐此竿线。” (《江郊》)——这是在垂钓。苏轼偶尔也曾访僧会友,惠州太守詹范对苏轼很好,曾携酒拜访苏轼,可能还在经济上帮助过他:“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尚叨地主恩。” (《新酿桂酒》)又说:“欲求公瑾一穂米,试满庄生五石樽。”(《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循州(今广东龙川)太守周彦质也曾在经济上帮助过苏轼:“未敢扣门求夜话,时叼送米续晨炊。 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答周循州》)苏轼在惠州期间,他的表兄程正辅为广州提刑,曾到惠州看望他:“我兄清庙器,持节瘴海头。 ……人言得汉吏,天遣活楚囚。惠然再过我,乐哉十日留。” (《闻正辅兄将至,以诗迎之》)在程正辅到达惠州后,他们曾一起游白云山、香积寺等名胜。总的来说,苏轼在惠州还过得不错:“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 (《答陈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