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的双声叠韵

1.诗经中的双声词和叠韵词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6.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7.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8.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9.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诗经·陈风·衡门》

2.诗经中的双声词和叠韵词诗经中有哪些的双声词和叠韵词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6.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7.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

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8.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9.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

《诗经·陈风·衡门》。

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是中国最古一部诗歌总集,它包含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左右到三千年左右,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到春秋,流传下来的诗,据说有三千多首,后来经过孔子删去不合宜的,只剩下三百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后来为了方便,就称它「诗三百」.诗的内容包括:风(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墉、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雅(二雅:大雅、小雅),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颂(三颂:周颂、鲁颂、商颂),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孔门弟子中,子夏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他传诗.到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而现在只剩外传十卷.至于现在流传的诗经,则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的毛诗.兹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共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4.古代汉语的诗经用韵和双声叠韵通假这块的通论考试怎么考

古代汉语 【作 者】王力主编 【版商】 北京市:华书局 , 一999.05 【ISBN号】漆-一0一-000吧二-漆 【主题词】汉语-古代 部阅读图书馆文献传递 【参考文献格式】王力主编. 古代汉语 第一册. 北京市:华书局, 一999.05. 《古代汉语》王力 华书局 目录 王力 简介 -------------------------------------------------------------------------------- ◇绪论 ◇古汉语通论()查字典辞书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异同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四)词本义引申义 ◇古汉语通论(五)汉字构造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 ◇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 ◇古汉语通论(九)否定句否定词 ◇古汉语通论(十)疑问句疑问词 ◇古汉语通论(十)词类用 ◇古汉语通论(十二)称代词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语气词;词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用韵 ◇古汉语通论(十六)双声叠韵古音通假 ◇古汉语通论(十七)古书注解() ◇古汉语通论(十八)古书注解()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识() ◇古汉语通论(二十)古代文化识(二) ◇古汉语通论(二十)古代文化识(三) ◇古汉语通论(二十二)古代文化识(四) ◇古汉语通论(二十三)古文文体及其特点 ◇古汉语通论(二十四)古书句读 ◇古汉语通论(二十五)骈体文构() ◇古汉语通论(二十六)骈体文构() ◇古汉语通论(二十七) ◇古汉语通论(二十八) ◇古汉语通论(二十九)诗律() ◇古汉语通论(三十)诗律() ◇古汉语通论(三十)词律 ◇古汉语通论(三十二)曲律 ◇第单元 文选(左传) ◇第二单元 文选(战策) ◇第三单元 文选(论语) ◇第四单元 文选(孟) ◇第五单元 文选(墨) ◇第六单元 文选(诗经) ◇第七单元 文选(楚辞) ◇第八单元 文选(史记) ◇第九单元 文选(贾谊) ◇第十单元 文选(韩愈) ◇第十单元 文选(沈约) ◇第十二单元 文选(贾谊) ◇第十三单元 文选(两汉乐府民歌) ◇唐宋五言古体诗 ◇第十四单元 文选(词) ◇韵章质夫杨花词[一] ◇曲· 令 ◇用词() 陆0字 ◇用词(二) 陆二字 ◇用词(三) 陆5字 ◇用词(四) 陆5字 ◇用词(五) 陆三字 ◇用词(六) 陆陆字 ◇用词(七) 漆一字 ◇用词(八) 9三字 ◇用词(九) 9一字 ◇用词(十) 95字 ◇用词(十) 吧9字 ◇用词(十二) 吧吧字 ◇用词(十三) 9陆字 ◇用词(十四) 吧二字 ◇〔附录〕简化字与繁体字照表 ◇〔附录二〕汉字部首举例 ◇〔附录三〕古韵部及用字归部表 ◇〔附录四〕古声母用字归类表 ◇〔附录五〕词谱 ◇〔附录六〕曲 谱 ◇〔附录七〕曲韵用字表 ◇〔附录八〕用词音序检字总表 ◇(〔附录九〕用词笔画检字总表 ◇编记 书籍 助字辨略 祝。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