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诗歌类的题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1、 关注诗歌题目,迈好鉴赏第一步 人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诗歌亦然。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师生并不关注诗歌的题目,他们往往例行公事般扫一眼题目,便投入到诗歌的解读中。

那么,诗歌的题目到底在鉴赏中起多大的作用呢?还是先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两首诗吧。 先来看朱熹的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仅从诗句来看,估计初见该诗的读者一定会以为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清澈、平静、美丽的池塘,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的喜爱之情。

但是,诗歌的题目是《观书有感》。想必看到题目后读者才悟到,作者是想用池塘因为有活水才清澈来比喻写作必须来源于生活。

再看唐朝朱庆馀的一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粗心的读者一定会以为本诗描写了新婚女子早晨拜见公婆前忐忑不安心理。本诗极富生活气息,但遗憾的是本诗的题目是《近试上张水部》。

原来这是一首干谒诗,使人想借新婚女子的疑问来向张水部询问自己的诗文能否使主考官满意。 由此可见,诗歌的题目对鉴赏诗歌的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从题目入手,迈好鉴赏诗歌的第一步,事实上诗歌的题目可以传达很多信息。 一、诗歌题目能够显示诗歌类别。

古典诗歌中那些风花雪月、艳科宫词等消极的东西不适宜中学生读。除此之外,从内容上诗歌可以大致分为:思想类、咏人类、慰己类、怀国类、伤事类、名理类等。

阅读诗歌时我们如果能够判断该诗的类别,诗歌的内容以及表达感情的方向我们基本能够把握,避免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 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题目告诉我们本诗属于伤事类。

伤事类的诗歌大致分为三类:表达怀古伤时的感叹;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表达借古讽今的情怀。明白了这些,我们可以猜测本诗可能是诗人游览越国故址,抒发上述感情之一。

事实上,本诗恰恰通过故址的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盛衰无偿的感慨。 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诗歌的题目已经告诉我们本诗属于怀国类,属于边塞诗的一种。由题目可以预测,本诗可能表达忧国、报国、爱国、卫国的某一种或某些情感。

二、诗歌题目能够反映内容的主体。 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确定诗歌的类别可以保证我们的前进的方向没有错误,但是古典诗歌由于距离我们比较遥远,语言比较简练,内容的理解很困难。

其实,有的诗歌的题目已经交待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弄了诗歌的题目,内容已经掌握大半。 例如:陆游的《书愤》。

由题目可以知道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书写诗人胸中的愤怒之情。诗人因何而怒?诗中有哪些诗句表现表达愤怒之情?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诗歌,文章的主旨轻而易举的获得。

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题目告诉我们本诗属于思乡中的寄情山水田园的一种。“山”是描写的主体,“秋”表明了季节,“暝”写出了时间。

由此可知,本诗主要是写秋天山野傍晚的景色,本诗的基本内容已然确定。 三、题能够反映诗歌的写法。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中学生要能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许多学生感觉技巧的鉴赏很困难。

事实上,有经验的读者已经从诗歌的题目上揣测出诗歌的写法。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黄巢《菊》、杜甫《孤雁》、李商隐的《流莺》,这些诗歌以某种事物为题,往往是借助该事物传达出诗人的理想与志,诗中的菊、雁已经成为自己或他人的象征。

因此,这些诗歌往往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的写法。 再如:贺知章的《咏柳》、柳宗元的《江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类诗歌是景物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借助景物抒发感情,因此诗歌的写法不外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005年高考试题(天津卷)中诗歌鉴赏的题目是《听蜀僧弹琴》,敏感的读者一定注意到了诗题中的“听”和“琴”字。因为是表现琴声,面对抽象的事物作者一般会用到比喻的修辞;因为是“听”,作者也极易采用“侧面描写”。

明白了这些,题目就变得轻而易举。 四、诗题直接点名诗人的感情基调。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鉴赏诗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把握诗人所寄予的感情。

有些诗歌的题目就能直接点出诗人的感情基调。 例如沈如筠的《闺怨》,一个“怨”字已经表明本诗的感情基调。

闺中的妇人会埋怨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埋怨?是谁造成的这种局面?沿着这个思路读诗,我们将会很快地把握诗人的感情。 像杜甫的《恨别》的“恨”字;张籍《秋思》中的“思”字;王维《田园乐》的“乐”字,这些都是打开使人心扉的金钥匙。

类似的还有“哀”“喜”“别”“赠”,这些字眼都是点睛之笔。 五、诗题能够反映诗歌的表达方式。

含蓄是诗歌的典型特征。究其原因,诗歌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诗人的观点和情感。

人、物、景都是入诗的意象。因此,在诗歌中往往会有主人公所做的事,有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主人公的直抒胸臆或者借景抒情。

聪明的鉴赏者会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诗歌。 例如,阅读杜甫《登高》。

登高怀远是古诗中经常存在的意向,诗人借登高抒发感情。“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秋登临谢北楼,抒发对古人的怀想;“城上高楼接大荒。

2.按诗歌分类,整理诗歌.要有类别、诗歌题目还有作者.(三个就好)麻

五言绝句: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五言律诗: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七言律诗【作品名称】登金陵凤凰台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当然古诗的类别还有很多,不要以此为限制了。

3.关于诗歌竞赛题目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

爷爷高兴地笑了。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2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 (2)花 (3)树叶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33.“雨前初见花间蕊,(2)”是王驾的诗句。

(1)雨后兼无树里花 (2)雨后兼无叶里花 (3)雨后兼无花里叶 34.“长江悲已滞”里的“悲”是(3)的意思。 (1)悲伤 (2)悲惨 (3)感叹 35.“撩乱边愁(2),高高秋月照长城”是王昌龄的诗。

(1)说不尽 (2)听不尽 (3)听不进 36.“闺中少妇不知愁”和“不破楼兰终不还”都是(2)的诗。 (1)李白 (2)王昌龄 (3)王维 37.“近乡情更怯,(1)”选自《渡汉江》。

(1)不敢问来人 (2)经冬复历春 (3)不敢问人来 38.“门泊东吴万里船”里的“泊”指(3)。 (1)水泊 (2)泊船 (3)停泊 39.“当春乃发生”里的“乃”意思是(2)。

(1)就是 (2)于是 (3)还是 40.“又送王孙去”的下句是(3)。 (1)期期满别情 (2)萋萋满不情 (3)萋萋满别情 41.你觉得古代诗与现代诗歌有哪些区别? 42. 《游子吟》中的“寸草”比喻什么? 43.《游子吟》中的“三春晖”比喻什么? 44.歌咏春柳如丝,细叶如裁的诗句是什么? 45.描绘雪天垂钓图的诗句是什么? 46.“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谁? 47.唐宋八大家各是谁 48.欧阳修的代表作有哪些 49.苏辙与。

4.古诗词题目类型有哪些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解析

(一)把握作者的感情

诗歌一般借助于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今年高考考查的主要题型有:

1、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

所谓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即抽取诗歌中某一句,要求考生分析这句诗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根据所选句子的特点,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设题.

5.诗歌分类 类别 题目 作者 6个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按照不同的标准,诗歌有不同的分类。这里笔者着重介绍按以题材为主划分的分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借景抒情诗。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通过对景色的描绘来表现感情。具体到诗歌中,有因情造境和见景生情两种形式。

咏史怀古诗。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一类诗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伤春伤别诗。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对故里的无穷思念。

山水田园诗。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蹈情怀。

托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即事感怀诗。指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诗往往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

边塞征战诗。诗人或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和宽广胸怀,或借征战之事表现征夫思妇对心上人的思念,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刺与委婉的劝谏。

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对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或以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取胜,或以深邃绵密的哲理流传千古。

闲适隐逸诗。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借以表达自己光辉峻洁的品性。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往往有不少独得之作。

赠友送别诗。“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主要题材。

悼亡游仙诗。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儿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6.关于古诗的题目,要快

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集萃1.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2.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3.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4.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盂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 。

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8.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景的诗句: 。9.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 旧”的对 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10.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 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11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

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12.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了博大的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 1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14是: , 。

16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论语)) 1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1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人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19.今年六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郦道元描述的昔日“眠者歌日”的“ ,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20《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 。 21.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巧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2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诗句是: , 。23.《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 , 。

2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25《十则》中,感叹时间流逝的名句是: 。

26理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 2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设喻的方法来阐述道理。

其中“ , 。”二句,则重点从舍生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本文“舍生而取 义”这个中心论点。

28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29.曹判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30.《鱼我所欲也》中可以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 。31.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通过写来往人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 。

32.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 33.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十则》中孔子的话:“ , 。”34《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格的两句赞语是: 。

35.《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 , 。 36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37.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无不欣慰地说: , 。 [用赵翼《论诗》中相关诗句回答]38.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

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 。”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 的优国和思亲之情: , 。

39.古往今来,成就大业的仁人志士往往经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觉痛苦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名句“ , 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附参考答案: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舍生而取义者也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夜阑卧听风吹雨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0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1中间小谢又清发 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开颜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7.关于诗歌的题目

太白静夜思光是思乡吧

古诗词嘛,从古到今多的是了,屈原的离骚就是爱国思乡的好诗,岳飞的满江红是爱国诗词,还有李煜被俘虏后的好多词都是思故国的,也可算思乡。还有杜甫的

现代诗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是爱国思乡。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8.关于诗歌的题目 要难一点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 (2)花 (3)树叶

“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