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里的标题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有的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 有的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有的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而点绛唇,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 2.宋词题目渔歌子:又名《渔父》。 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潇湘神:又名《潇湘曲》。 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 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3.【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小题1:白帝城高急暮砧小题2:作者采用视觉描写写秋色和秋光,采用听觉描写写秋声,梧桐叶落,蛩吟唧唧,月色凉如水,孤灯之黯淡,突出秋景之萧索;(2分)“风露寒”前着“逼人”二字,采用拟人手法,融情入景,突出秋景之凄寒。 (1分)小题3: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上承“起来钩翠箔”,下启“逼人风露寒”,使得前后词意勾连,结构严谨。(2分)“何处寒砧作”是“起来钩翠箔”时诗人所闻,表明孤独而有远思的人绝不只是诗人一个人,而是有一群人,这样诗歌的意境扩大了,情感升华了,主旨深化了。 (2分) 小题1:。 4.十首较短宋词,带作者、词牌名和题目楼主是要搞摘抄吗??鄙人粗略找了找。 有些词没有题目咋办。还请见谅。 《清平乐》——晚春(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阳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扬花。 《谒金门》——(李清臣)杨花落。燕子穿朱阁。 苦恨春醪如水薄。闲愁无处著。 去年今日王陵舍,鼓角秋风。千岁辽东。 回首人间万事空。《卜算子》——(杜安世)尊前一曲歌。 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於泪。试问缘何事。 不语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西江月》——(苏轼)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司马光)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浣溪沙》——晏殊(一)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二)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三)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四)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5.宋词题目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潇湘神:又名《潇湘曲》。唐代潇湘地带祭祀湘妃的神曲。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谒金门: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辞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疑为此词调本意。 苍梧谣:通称《十六字令》。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因词中有“如梦,如梦”而定名。 青玉案:调名出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念奴娇: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万斯年》,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而改名。 水调歌头:唐大曲有《水调歌》,是隋炀帝开凿汴河时所作,此调是截取其开头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萨蛮: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 钗头凤:取无名氏《撷芳词》“可怜孤似钗头凤”为调名。 西江月: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湘灵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 一剪梅:因周邦彦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而定名。 水龙吟:调名取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 沁园春: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 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简文帝诗句“翻阶峡蝶恋花情”,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破阵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阵乐》 6.有没有古代古诗,,,,,宋词练习词诵读自测题 一、随着词调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词牌也越来越多。 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词牌中嵌有动物、植物、花果、颜色、地名等名称,虽然词的曲调内容跟它们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联,但感觉便于联想和理解。 下面请试着选择。 (一)嵌有动物名的词牌 1._______归来 a、鹧鸪 2._______天 b、凤 3._______桥仙 c、燕 4._______恋花 d、蝶 5._______栖梧 e、鱼 6.摸_______儿 f、龙 7.水_______吟 g、鹊 (二)嵌有植物名的词牌 1._______枝 a、桂 2.采_______子 b、木兰 3.一剪_______ c、柳 4.章台_______ d、梅 5._______花慢 e、杨柳 6._______枝香 f、桑 (三)嵌有颜色名的词牌 1._______缕 a、绛 2._______玉案 b、金 3.满江_______ c、红 4._______楼吟 d、青 5._______缕曲 e、黄金 6.点_______唇 f、翠 (四)嵌有地名的词牌 1.忆_______ a、江城 2._______春 b、江南 3._______慢 c、巫山 4._______一片云 d、扬州 5.八声_______ e、甘州 6._______子 f、沁园 二、数字入词作为一种手法,被宋代词人运用得十分娴熟,让人在欣吟诵之余,也尽情感受着数字的妙用。 下面请根据词的内容填上你认为最准确的数字。 1. 重湖叠山献清嘉,有_______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2. _______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3. 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4.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_______人家。 柳永《望海潮》 5. 三杯_______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6. 但愿人长久,_______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7. 心似双丝网,中有_______结。 张先《千秋岁》 8. _______柔肠,盈盈粉泪。 欧阳修《踏莎行》 9. 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10._______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三、古代文人除名、字外,多喜欢按自己的趣味取个号,宋代词人亦然。 宋人词人的号中,取“**居士”的特别多,请在下面的选项中选择配对。 1.苏洵 a、淮海居士 2.苏轼 b、老泉居士 3.秦观 c、后山居士 4.周邦彦 d、石湖居士 5.李清照 e、东坡居士 6.陈师道 f、易安居士 7.刘克庄 g、清真居士 8.范成大 h、后村居士 四、“诗庄词媚”历来被认为是诗词的分界,宋代婉约词更能见出词的柔婉的风格。 “愁”是婉约词中常见的抒情主题,其中有许多直接点“愁”的名句,请试着填空。 1.______________,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青玉案》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4.争知我,倚栏杆处,____________。 柳永 《八声甘州》 5.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_____。 秦观 《浣溪沙》 6.____________,几年离索。 错错错。 陆游 《钗头凤》 7.爱上层楼,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 丑奴儿 》 8.________________,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五、填空。 1. 词是由诗发展而来的,唐五代时称为曲子词,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别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宋初文坛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风清丽自然,但其词却风格迥异:情调冷艳幽香,风格委婉缠绵。 欧词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婉约人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才子词人”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描写中下层人民生活和都市生活的词人,其词语言通俗,艺术性强,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词抒情感人至深,名句随处拈来,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同时,柳永也是铺写都市生活的高手,名句不少,如他叙写杭州名词《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封建礼教时代中盛开的一朵“女儿花”。 她的词深受时代和家庭变故的影响,读来令人唏嘘感慨。 其中,抒写相思之苦的句子有:“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下眉头,___________。” “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宋代豪放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世称 “苏辛”。 苏轼作词,甩开婉约的包袱,引来天风海雨,一洗绮罗香泽,极大地开拓了词的境界,开启了豪放的词风。 苏轼的豪放词,表现了大丈夫建功立业、踌躇满志的胸襟,口为之诵,豪迈之气顿生。 比如,“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点浩然气,________________”等等。 辛稼轩词同为豪放派,但其词中更透露出浓浓的爱国情怀,表现了驰骋疆场,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 著名的句子有“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 等等。 5.爱国诗词是南宋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量的作品或表现国。 7.十首宋词的题及答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 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本词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所作。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恨”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 河 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融情于景”是本词的突出特色,你是否同意此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题。 月 上 瓜 洲——南徐多景楼作南宋·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愁”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愁”在上下两片中的寓意分别是什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词题“代人赋”,所代之人不详,但从词中可以推测,词中主人公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 溪 沙晏 殊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是理解全词思想感情的关键,词中“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春晚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前人在评论这首宋词的构图艺术时曾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春意图是从音响和色彩两个方面构制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 8.阅读下面一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出红尘”一词最能表现词人的思想感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 楼 春宋 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本词上片是通过哪几个物象来表现“风光好”的?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是全词最传神的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前人在评论这首词的抒情时说,“忽见”二字是表现词人心情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参 考 答 案1.“恨”的内容是封建社会文字冤狱对人才的摧残。同意。 本词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这些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本词以鸿写人,整首词用一个“恨”字统辖,意境深邃,主旨鲜明)2.同意。 本词上片先写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长鸣传来,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片的“孤灯”与上片相呼应,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艺术技巧的鉴赏能力,只要在原词中找出融情于景的根据就行)3.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本词上片突出了一个“愁”,下片塑造了“渔翁”的形象)4.上片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的愁是关心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全词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社会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郁激愤感情。(第一问需要注意上片“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两句和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一句,还要结合词人身世和经历进行深入思考。 8.十首较短宋词,带作者、词牌名和题目楼主是要搞摘抄吗??鄙人粗略找了找。有些词没有题目咋办。还请见谅。 《清平乐》——晚春(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阳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扬花。 《谒金门》——(李清臣) 杨花落。燕子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闲愁无处著。 去年今日王陵舍,鼓角秋风。千岁辽东。回首人间万事空。 《卜算子》——(杜安世) 尊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於泪。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西江月》——(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浣溪沙》——晏殊 (一)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二)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三)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四)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