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主题活动 唐诗宋词 大班草活动目标:1.学习字词“草”“枯” “火”,并理解古诗内容。 2.能根据古诗的节奏与韵律吟诵诗歌。3.根据诗中描写的景象,感受小草坚韧不拔的精神。 活动准备:幼儿读本、学具(字图卡)、电子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提问:小朋友,还记得《清明》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春天。)2.教师:春天来了,你们有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它说的是春天的一种植物,我们先来听一听。二.播放课件,幼儿欣赏古诗。 1.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草。)2.教师:你们在哪儿见到过草?(路旁、校园、公园、草原。) 小草不像花朵那样鲜艳多彩,它是极为平凡的,甚至我们平时都不会去注意它,但诗人写了关于小草的什么呢?(幼儿自由表述。)三、教师念古诗,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意义。 1.教师完整的念古诗,幼儿注意倾听。提问:古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草?(草原。) 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平原。 2.教师念“离离原上草”,引导幼儿讲述这一句的意思。(1)提问:草原上的草一般会长得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茂盛”一词。) “离离”就是指草长得很茂盛。(2)教师: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3.教师念“一岁一枯荣”,引导幼儿理解本句的意义。 (1)教师:“一岁一枯荣”,谁能试试用“岁”说一句话。(引导幼儿说出:我今年六岁了。) (2)教师:“六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六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3)提问:一年当中,草会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幼儿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长得很茂盛。 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4)教师: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幼儿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 (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4.教师念“野火烧不尽”,引导幼儿理解本句的意义。 (1)教师:“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就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但是这里为什么说烧不尽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可引导幼儿了解是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2)教师:请幼儿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火是不能把草完全烧掉的。 因为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5.教师念“春风吹又生”,引导幼儿理解这一句的意思。 (1)提问:“生”是什么意思?(生长。)(2)教师:谁能来试说这一句的意思?(春风一吹,新的草又会长出来。) 6.教师再次完整的念古诗,请幼儿完整讲述古诗的意义。7.教师小结: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长满草原。 你觉得小草有怎样的品质?(引导幼儿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8.教师:那么,今天我们就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诵这首诗。 四、带领幼儿学习、记忆古诗内容。1.带领幼儿再次观看课件,引导幼儿一边看课件,一边朗诵古诗。 2.教师念上句,幼儿念下句,朗诵古诗一遍。3.看幼儿读本,并自己指读古诗。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正确指读。)4.幼儿分组,朗诵古诗。 识字时间1.识字教学(1)出示学具(字图卡),引导幼儿认读。(2)幼儿阅读幼儿读本,找出学具(字图卡)在故事中的位置。 2.游戏“沙包击字”(1)教师将“草”“枯”“火”的学具(字图卡)贴在塑料垫子中央,教师念出一个字词时,就请一名幼儿用沙包掷向相应的字图卡。(2)游戏开始时教师念的速度要慢,之后可逐渐加快,也可多名幼儿同时参加。 活动建议:带领幼儿去户外的草地上感受小草,了解小草。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目录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3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3 从军行 杨炯/4 滕王阁 王勃/4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6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11 送魏万之京 李颀/11 山居秋暝 王维/1l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12 燕歌行 高适/14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15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19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 白/21 送友人 李 白/23 将进酒 李 白/23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旅夜书怀 杜甫/29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30 客至 杜 甫/30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35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35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36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38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 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鄞弟妹 白居易/38 天上谣 李贺/39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45 安定城楼 李商隐/45 九曰齐山登高 杜牧/46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46 长安晚秋 赵嘏/48 商山早行 温庭筠/48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53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 庄/53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54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55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李 煜/55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 煜/56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61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62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62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65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 先/66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66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 轼/71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72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73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74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畿道/79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畿道/80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80 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82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 铸/83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84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89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89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 飞/90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 游/92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92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滞香人) 姜夔/94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99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99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102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103 找了半天,只找了个目录,再给你找找 5555555,找不到了,你自己按照目录找参考书复习ba,我尽力了!! 3.大班古诗鹿柴教案计划教学目标 : 1、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恰当的氛围中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古诗韵味及语言美,想象诗中的情境。 2、通过看画面、听音乐、查资料、讲诗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培养良好的观察、口语表达、审美能力、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古诗,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清楚表达。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理解诗的意境,体会感情。 学习资源: 课件音乐实物投影字典资料画纸 教学过程 : 一、诵读旧诗,激发兴趣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我们同学已经学习了许多优美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爱的古诗诵读给大家听? 二、汇报资料,进入情境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鹿柴,柴在这里读作zhai,齐读题目。 2、通过查阅资料,你对诗人王维有哪些了解? 生各抒己见,师补充介绍:王维九岁就能提笔写文章,二十一岁中了进士,以后在朝廷当官,他的才能与他的刻苦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3、了解了诗人,下面请大家随着老师一起走进鹿柴。(多媒体出示画面,学生边看画面)在我国陕西,有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那里群山环绕、山谷幽深,诗人王维游览了这里,吟诵出了《鹿柴》。 二、学法指导,合作学习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学文章也好,还是学诗,都要多读,读可以分四步:点读、朗读、思读、品读。每一步我们都要怎样读?谁来说给大家听。多媒体结合学生所说来一一出示。点读: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整体感知全诗。朗读: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思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品读:感悟诗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 请同学们点读古诗,注意生字的读音。 3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法,可以查字典、看注释、找资料,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诗中不懂的问题。 4 汇报:你们组解决了什么问题?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5 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解决为什么"空山不见人而又但闻人语响"?(课件进行演示,风声、水声、鸟叫、虫鸣,突出山中的幽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看不见人,但并不是没有人,也不会没有声音,可能会有风声、水声、虫鸣、鸟叫,这些诗中都没有写,只写了人语响,这一阵人语响过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我国古代的诗词本来是用来咏唱的,但很难找到合适的音乐,现在老师这里有三首曲子,请你帮诗人王维挑选一首来唱这首诗。(多媒体放三段不同的音乐,学生听)选好了吗?为什么选这首?你打算带着什么样的语气、感情来读?总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对大自然的热爱,恬淡幽静。 6 下面请同学们进行品读,指名读。最后一生配乐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得这么美,能不能把它快速背下来,试着背一背。学生配乐试背。 三、画一画,吟诵诗词 1、王维诗的一大特点是"诗中有画",请同学们按照你心中所想的,画出你心中的山水鹿柴。投影展示。 2、你还积累了哪些写景的古诗,诵读给大家听。 四、课外展示,受到感染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听老师来读一读。(欣赏师配乐朗读)多媒体出示相应的诗和画面、音乐。 五、古诗是一块美玉,愿你们走近它、欣赏它、领会它,课下去学习更多的古诗,送给大家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板书设计 : 21 古诗三首 鹿柴 王维 诗中有画 空山 人语 返景 深林 青苔 恬淡幽静 4.幼儿教学计划怎么写去亿童网上找,上面有很多,在教师百科那个栏目里,我找了一篇 科学识字计划总结 早期认读字词,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开发幼儿的潜能。 学习凭借文字间接地吸纳信息。根据我们期初制定的科学识字计划,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幼儿在环境中识字,通过创设符合中班年龄特点的图文环境,培养幼儿对科学认读的兴趣,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使幼儿的识字量大大提高,学得轻松、愉快、现对本期的科学识字活动作小结: 幼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感知了许多汉字。 不同的季节,我们将活动室布置成不同的背景,利用各类动物、植物图案,配以生动形象的文字说明,使幼儿很快识别了“春”“夏”“秋”“冬”,通过找一找,认一认,幼儿自然而然地感知并学会了春天—嫩绿的叶子,小草发芽,鲜花开放……,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绿荫,光着脚丫嬉水,穿凉鞋,裙子……主题墙上,我们也贴上了图片,照片,并附上简单文字。例如在爱家乡这一主题时,幼儿一下就学会了“虞山”“尚湖”“兴福寺”“我爱我家”“农家小院”…… 自然角的布置也有不同,以往幼儿对各类种子,花卉等总不是十分熟悉,记不住名字,特别是种类繁多的种子,幼儿往往难于区分。 本学期,我们不仅带幼儿认识观察种子,还在瓶子上贴上标签,并分类摆放,“粮食类”—“小麦”“谷子”“大米”“黄豆”,“花种类”—“太阳花种子”“夜饭花种子”“向日葵种子”,这样一来,幼儿很快区分,对汉字的识记质量也大大提高。 本学期我们活动室中新添了“表演区”“美美发屋”“建构区”等自主游戏类活动区。 于是我们又将科学认真渗透到游戏环节中,在各类物品、摆设上贴上字卡,如“舞台”、“灯光”、“售票处”、“欢迎光临”、“电吹风”、“洗发水”……这样游戏中的幼儿每天接触下来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64646537,自然而然地记住了这些文字。有意将文字出现在游戏的环境里,幼儿学起来一点也不枯燥,相反,连游戏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家园的合作,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科学认读习惯。在家长的帮助和老师的引导下,我班幼儿基本上都掌握了自己的名字。 其中90%的幼儿已学会书写了。家长们积极订阅《家庭教育》,在家里创设亲子共阅环境,并帮助幼儿记录新学会汉字,鼓励孩子不断进步。 总之,本学期我班幼儿的识字情况趋势良好,我们将继续开张下去。 5.幼儿园古诗大班《江雪》教案怎么写幼儿园古诗大班《江雪》语言教案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朗诵古诗。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 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 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操作:画出这首古诗中你认识的字宝宝,画出来给后面的老师读一读,你读的对不对,然后朗诵给老师听,你会得到一颗五角星。 2、总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3、作业 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如果有问题可以继续追问望朋友采纳 谢谢。 6.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计划1、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幼儿较安静、胆小、不爱说、讲,如吕邦义,黄岚,杨妍晨等。有的幼儿非常好动,不遵守纪律,爱打人杨国航,张俊秋,张伟健。有的幼儿娇气、爱哭、任性、个性倔强,如:薛晨,张新渝等。 2、幼儿常规时好时坏,良好的常规尚未形成。活动中完成任务速度慢,遇到困难容易畏缩,不能坚持到底。耐心、仔细的行为习惯以及幼儿的计数、理解能力还需要培养 3、个别幼儿动作发展不协调,有部分的幼儿对体育基本动作还未能完全掌握。 4、幼儿倾听习惯较差,特别是幼儿语言的完整性、逻辑性、连贯性还需加强。 5、游戏活动中还有个别纠纷现象,自行解决的能力有限。合作的方式、方法需要再培养。 6、幼儿大胆创造想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7、需充分发挥家长的主体性,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建立新型的家园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