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老物品词语1. 老古董(lǎo gǔ dǒng):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 造句:你近三十岁的人了,自己该有分寸,照理用不到我们背时的老古董来多嘴。 2. 陈旧(chén jiù):旧的;过时了的。款式太过于陈旧了.解释为就是老的东西。 造句:这沙发的款式太过于陈旧了。 3. 陈年(chén nían):积存多年的。 造句:有细曲琉璃碧,陈年琥珀红。 4. 老旧(lǎo jiù):故旧。 造句:十九年,以刺史从驾南征,以老旧,每见劳问,数道称嶷之正直。 5. 老掉牙(lǎodiàoyá):指老套陈旧过时。 造句:一辆老掉牙的赫德逊牌汽车。 6. 故旧(gù jiù):旧交;旧友。 陈旧,过去。 造句:但是深印在脑筋里的故旧的遗毒,还一时不能洗清。 2.表达怀旧的诗句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 《邻里相送至方山》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3.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 《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5.《西江月·竹寺青灯永夜》 年代: 宋 作者: 向滈 竹寺青灯永夜,江城黄叶高秋。当时文物尽交游,更为笛声怀旧。 牢落一生羁思,风流万斛诗愁。强邀从事到青州,酒病绵绵越瘦。 3.形容“美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古诗句有哪些《八声甘州 杨云聪》 年代: 当代 作者: 梁羽生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 对铜驼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 酒醒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 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 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 难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飘零惯,金戈铁马,拼葬荒丘。 《过昙花宝上人院》 年代: 唐 作者: 姚合 九陌最幽寺,吾师院复深。烟霜同覆屋,松竹杂成林。 鸟语境弥寂,客来机自沈。早知能到此,应不戴朝簪。 《昙花亭供茶戏作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韩元吉 问讯高真此住家,伊蒲未办且煎茶。 故应一笑来迎我,五百瓶中总是花。 《偈》 年代: 宋 作者: 释自清 粪箕扛去轿抬回,优钵昙花向日开。 但愿老僧高著眼,管教平地一声雷。 《偈颂七十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子益 正**,轻拨转。 日出中天,云开岳面, 如优昙花时一现。 《偈十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行瑛 大千沙界是吾家,隐显何曾有等差。 为报人天高著眼,优昙花异世间花。 4.有关珍惜东西的诗歌珍惜友谊 金缕曲 赠顾梁汾 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珍惜 请珍惜现在 请珍惜现在 珍惜现在, 不要在被阴影所束缚。 努力拼搏, 美好的未来在向你招手。 每一位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上帝的宠儿, 他赋予你胆识, 他赋予你智慧, 他赋予你情感, 他赋予你生命。 请不要抱怨上帝, 他对所有人都一样公平。 请不要抱怨社会, 这样只能说明你的无能。 2006的新年钟声响起, 让我们丢弃以前所有的不快, 让我们从新面对这个世界, 生活其实十分简单, 努力加奋斗。 5.有谁晓得形容东西好吃而且珍贵的诗句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 6.形容东西好吃而且珍贵的诗句1.《饭罢戏作》 南宋 陆游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2.《初到黄州》 北宋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3.《冬日》南宋 陆游幸是元无了事痴,偷闲聊复学儿嬉。 午窗弄笔临唐帖,夜几研朱勘楚词。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犹蟹有堪持。 旧交乖隔音尘断,安得歌呼共一卮。 4.《老饕赋》 南宋 陆游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 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 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 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 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 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 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茧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 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 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5.《丽人行》中的“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6.喜欢羊汤的苏轼也曾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