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念逝人的诗句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写苏东坡思念亡妻的。 李白墓 作者: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为薛台悼亡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译文 一边是就要枯死的梧桐树一边是久病的身躯,每当想到人死后要去九泉之下心里感到悲伤。夜晚手拉着年幼的儿子回到了自己的故园中,寒冷的月光下空空的房子里没有看见任何人。 2.关于收集怀念故者的诗歌有的人 作者:臧克家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11.1 **,你在哪里? ——作者:柯岩 **,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 松涛阵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去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 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呵,总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 辽阔大地 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广场回答:“呵,轻些呵,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出席会议……” 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端午·祭奠屈原 卧荷小隐 竹叶包裹的棱形午餐 筷子挑开祭奠的灵感 家人欢声笑语一堂团聚 更使我想起汨罗江里屈原的孤单 三千年了 渔父仍在江边寻找斜坠的夕阳 龙舟的呐喊 水波的荡漾 如何拉得住你匆匆流逝的容颜 汨罗江畔 五月五日的凝望骤成了苍凉的挽歌 三千年前你如针一样沉入咆哮的水里 从此啊 泪水泛滥了一代又一代虔诚的遥望 诗歌啊 再也找寻不到遗落的春天 三千年了 三千年的心酸依旧澎湃着汨罗江两岸 世界虽大 却没有你容身之地 你潜入了每一个诗人哭醒的梦里 化作了颤抖和苍白的诗句一行又一行 没有了你 众人皆醉的华夏大地 谁又来指引一个年轻人郁结了三千年的彷徨 恨悠悠苍天 唤不回你憔悴的身影 怨大地苍茫 任凭我如何嘶声裂肺的乞求 再也托不起你离去时隐没的太阳 清冷的汨罗江啊 求你 为我将他的脆弱好好珍藏 五月五日 诗人折断了双翼的日子 三千年来的哀愁化作丹唇皓齿间糯米的弹性 哽咽在喉咙 似乎又听到了你离去前那问天的长叹 母亲摸着我的头轻轻的说 都三十岁了怎么还这么感伤 颤抖的嘴唇低低地回答 妈 我想起了小时侯你给我讲故事的傍晚。 3.“怀念旧时光”的诗词有哪些1、《泊秦淮》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西塞山怀古》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3、《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年代: 元 作者: 倪瓒 伤心莫问前朝事, 重上越王台。 鹧鸪啼处, 东风草绿, 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 青山故国, 乔木苍苔。 当时明月, 依依素影, 何处飞来? 4、《西江怀古》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5、《吴宫怀古》 年代: 唐 作者: 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4.怀念旧时光的诗词主要是李清照,李煜,李白等诗人的诗词,很多都是怀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谒山(李商隐 )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李煜词《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天地者,万物之连旅;光阴者,万代之过客。——李白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移越少年。——高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丘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李白 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关汉卿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5.求著名诗人的诗集,有哪些超有名北岛+顾城+海子+席慕容+戴望舒+舒婷 下面是详细 的介绍和相关的诗文集 海子(1964-1989),原名査海生[2],1964年3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在农村长大。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 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 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 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即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海子的第一首诗是《亚洲铜》最后一首短诗是《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北岛,1949年出生,本名赵振开,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 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 顾城,男,原籍上海,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顾工下放山东广北农场,1974年回北京。 做过搬运工、锯木工、借调编辑等。 “**”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并进入社会性作品写作阶段,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进入纯净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 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 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 199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涉嫌重伤其妻谢烨(诗人雷米)后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此后流言盛起,至今绵延不衰。 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顾城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子》(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桦合著)、《灵**语》(1994年3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城》、《鬼进城》、《从自我到自然》、《没有目的的我》。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席慕蓉,(1943.10.15)女,蒙古族,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席慕蓉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 1943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幼年在香港度过,后随家飘落台湾,13岁时在日记中写诗,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1970年以穆伦为笔名,在《联合副刊》发表作品。七月回台湾,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 其后数年间应邀参加多次省级及国际性之美展。并以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等笔名投稿,作品多为散文。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1989年九月前往父亲及先母的家乡,初见蒙古高原。 席慕蓉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至今仍视之为主要职业。作为专业画家,席慕蓉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 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 著作有诗。 6.歌颂伟人的现代诗歌《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 《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1949年10月19日)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 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先生的怀念,而是通过反动派势力与鲁迅先生截然相反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并且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从本诗可以体现出鲁迅为人民服务的无私、伟大的精神。对黑暗社会主义者进行全面的打击。 扩展资料: 臧克家的文学成就: 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1年10月,获**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2月,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臧克家 7.怀念过去的诗词《哭晁卿衡》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 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 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 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 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 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 “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 “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里泛指海外三神山,以扣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 同时,“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遇难。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上联中对征帆远航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既显得自然而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 末句以景写情,寄兴深微。苍梧,指郁洲山,据《一统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朐山东北海中。 晁衡的不幸遭遇,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 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令人回味无穷。 诗忌浅而显。 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 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在这首短诗中,我们也能体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 虽是悼诗,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 李白与晁衡的友谊,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话,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美好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