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身体虚但是不易大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弱不禁风 ruò bù jīn fēng 【解释】禁:承受。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 【出处】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结构】补充式。 【用法】多用来形容女子体态纤弱或病者体弱。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正音】禁;不能读作“jìn”。 【辨形】禁;不能写作“经”。 【近义词】瘦骨嶙峋、弱不胜衣 【反义词】虎背熊腰、心宽体胖 【例句】我们应该到群众斗争中去锻炼自己;而不要躲进温室;做~的娇小姐。 2. 人参为干,大补元气的诗歌《药性歌括四百味》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大黄苦寒,实热积聚,祛痰润燥,疏通便秘。 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葛根味苦,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痛,诸风口噤。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淤。 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痛,疏筋活血。 独活甘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知母味苦,热可能除,骨蒸有汗,痰嗽皆舒。 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去,风邪可屏。 香附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枳壳微温,快气宽肠,胸中气结,胀满堪尝。 白蔻辛温,能去瘴翳,益气调元,止呕和胃。青皮苦寒,能攻气滞,削坚平肝,安胃下食。 陈皮甘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苍术甘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去瘴翳。 厚朴苦温,消胀泄满,痰气下利,其功不缓。南星性热,能治风痰,破伤强直,峰搐自安。 半夏味辛,健脾燥湿,痰厥头痛,嗽呕堪入。藿香辛温,能止呕吐,发散风寒,霍乱为主。 槟榔味辛,破气杀虫,祛痰逐水,专除后重。腹皮微温,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香薷味辛,伤暑便涩,霍乱水肿,除烦解热。猪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肿除湿,多服损肾。 扁豆微凉,转筋吐泻,下气和中,酒毒能化。泽泻苦寒,消肿止渴,除湿通淋,阴汗自遏。 木通性寒,小肠热闭,利窍通经,最能导滞。车前子寒,溺涩眼赤,小便能通,大便能安。 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木瓜味酸,湿肿脚气,霍乱转筋,足膝无力。 威灵苦温,腰膝冷痛,消痰痃癖,风湿皆用。牡丹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玄参苦寒,清无根火,消肿骨蒸,补肾亦可。沙参味苦,消肿提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丹参味苦,破积调经,生新去恶,祛除带崩。苦参味苦,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癞。 龙胆苦寒,疗眼赤痛,下焦湿肿,肝经热烦。五加皮寒,祛痛风痹,健步坚筋,益精止沥。 防己气寒,风湿脚痛,热积膀胱,消痈散肿。地榆沉寒,血热堪用,血痢带崩,金疮止痛。 茯苓补心,善镇惊悸,恍惚健忘,兼除恚怒。远志气温,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酸枣味酸,敛汗驱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柏子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扶阳,更疗惊悸。益智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 甘松味香,善除恶气,治体香肌,心腹痛已。小茴性温,能除疝气,腹痛腰痛,调中暖胃。 大茴味辛,疝气脚气,肿痛膀胱,止呕开胃。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热尤甚。 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有功。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痛,破积之物。 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诸风能调,行肝泻肺。沉香降气,暖胃追邪,通天彻底,卫气为佳。 丁香辛热,能除寒呕,心腹疼痛,温胃可晓。砂仁辛温,养胃进食,止痛安胎,通经破滞。 荜澄茄辛,除胀化食,消痰止哕,能除邪气。肉桂辛热,善通经脉,腹痛虚寒,温补可得。 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吴萸辛热,能调疝气,心腹寒痛,酸水能治。 延胡气温,心腹卒痛,通经活血,跌扑血崩。薏苡味甘,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肉蔻辛温,脾胃虚冷,泻痢不休,功可立等。草寇辛温,治寒犯胃,作痛呕吐,不食能食。 诃子味苦,涩肠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敛肺。草果味辛,消食除胀,截疟逐痰,解瘟辟瘴。 常山苦寒,截疟除痰,解伤寒热,水胀能宽。良姜性热,下气宽中,转筋霍乱,酒食能功。 山楂味甘,磨消肉食,疗疝催疮,消膨健胃。神曲味甘,开胃进食,破积逐痰,调中下气。 麦芽甘温,能。 3. 有哪些形容滋补的成语十全大补:[ shí quán dà bǔ ] 某项办法、方案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出处:《醒世姻缘传》 造句:双十完美日,送你十全大补汤,主料:平安、健康、福寿、康宁;辅料:吉祥、如意、幸福zhidao、快乐、温馨、甜蜜。 愿你的人生十全十美。身体健康: [shēn tǐ jiàn kāng] 造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身边的人身体健康。 老当益专壮 : [ lǎo dāng yì zhuàng ] 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 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造句: 如今他虽已白发苍苍,但搞起技术攻关来,的确属是老当益壮,比我们年轻人还积极。茁壮成长:[ 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健康地成长。 造句:翠生生的秧苗茁壮成长。六脉调和:[ liù mài tiáo hé ] 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造句:他本来身体不好的,不过在他老婆的照顾下,他六脉调和。 4. 形容病愈的诗句《首夏病间》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 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 微风吹夹衣,不寒复不热。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 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 《大雨》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万壑风声远,千林雨脚长。 满盈悬爨灶,屋漏徙衣囊。 未说丰年喜,先便永夜凉。 清秋病小愈,起柂上潇湘。 5. 形容闲逸的诗句1、《渭川田家》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石州慢·磔攘送寒》 年代: 宋 作者: 王之道 磔攘送寒,燔烈兴岁,又颁尧历。青霭烧痕,绿浮风皱,暖回春色。地天交泰,时当倾否,五鬼休相厄。何妨笑倚东风,一饮杯三百。长忆。苻坚入寇,功高晋室,无如安石。义概雄心,辄莫等闲抛掷。盖壤声名,鼎彝勋业。朋溪虽好,未放终闲逸。喈喈黄鸟,更看壶中春日。 3、《贺新郎·万里岷峨路》 年代: 宋 作者: 卢祖皋 万里岷峨路。笑归来、野逸萧闲,旧时风度。玉陛金闺春引处,迟却京华步武。漫赢得、西湖佳趣。香篆琴丝帘影外,有朝云、夜月和鸥鹭。都辨我,醉中句。飞凫又报匡庐去。怕赤霄、班里依然,有人留取。头黑功名浑好在,漫浪从渠赋予。但爱我、襟期相遇。满把一觞为君寿,有风荷、万顷摇清暑。聊为此,釂金缕。 4、《贺新郎·自愿卑栖翼》 年代: 宋 作者: 冯取洽 自顾卑栖翼。似沧洲、白鸟悠悠,静依拳石。聊寄一梯云木表,俯视霁虹千尺。乐江上、山间声色。镜样清流环样绕,笑赐湖、一曲夸唐敕。尘外趣,有谁识。 飞来妙墨痕犹湿。走盘珠流出,不火食人胸膈。三叹阳春知和寡,但觉光生虚室。何处觅、倚歌箫客。他日玉林来得否,待平分、风月供吟笔。添一友,共闲逸。 5、《念奴娇·瑶池高会》 年代: 宋 作者: 李昴英 瑶池高会,见云香凤背,风柔鹤膝。天遣月卿来拜舞,新拜玺书增秩。有母能贤,生儿如此,总是前身佛。孙曾戏彩,慈颜一笑闲逸。 曾向浑尺轩中,共评今古,手写王言綍。个里乃翁棠荫在,映得梅仙山碧。人爱黄堂,祝萱堂寿,拍拍欢声溢。明年宣劝,蟠桃火枣庭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