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凉皮好吃的诗句

1. 描写美味凉皮的好段

家乡的胡辣汤、米线、牛杂面、浆面条等都是让人馋涎欲滴的美味小吃,但是我却对家乡的另一种小吃——凉皮,却情有独钟。

你看!那薄薄的凉皮,有着丝绸般的柔软;那劲道的面筋,仿佛是孩子们口中的QQ糖;伴着那清香的蔬菜,三者结合,组成了一幅多彩的图案。

你闻!香菜的香味芬芳扑鼻,仿佛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蒜的辣味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凉皮,我早已迫不及待了,于是我们点了三份凉皮,找到座位便坐了下来。只见吃凉皮的人们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这家凉皮就是好吃!”

“老板,再来一碗!”

“好吃!”

因为人多,所以我们等了好久凉皮还没上来,我忍不住把头扭向做凉皮的地方。只见老板熟练地把做好的凉皮,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的放在盘子里,然后把黄瓜擦成丝放入盘中。最后再把面筋、醋、盐、花椒水、花生、香菜放入盘中。一份可口的凉皮就完成了。

三份凉皮终于端了上来,一股辣香味扑鼻而来,那种香味是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相比的。我迅速用筷子绊了几下调料,之后就像风卷残云一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一条条凉皮吃起来筋筋的,冰凉冰凉的,香菜的清香溢满了整个口腔;面筋的劲道香软让我仿佛跳到了蹦蹦床上;再喝上一口汤,酸酸的,真是美味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一定要尝尝我们这里的凉皮。

2. 关于凉皮美食的说明文作文

如今的凉皮是街头小摊上的一种特色了,虽然它是街头小摊上的食物,但是它非常受人们的欢迎。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凉皮,真让人垂涎欲滴,光想着我的肚子又开始叫了。

凉皮也是属于粉丝家族中的一员,只不过比粉丝更宽一些而已,颜色比粉丝更白一些。卖的摊主买来一些干的凉皮,买回来之后放在热水中煮一些时间,要煮的正好那个程度,放在盆子里,等客人到来了,给拌上一些绿色的香菜、青色的黄瓜、黄色的豆芽、淡黄色的花生、淡红色的醋撒在上面好看极了。

给你拌上一碗凉皮,浇上一点自制的汤水,放上一点黄瓜,拌上香菜,用勺子拿点花生、用筷子夹点豆芽,你喜欢吃酸的可以放上一点醋,吃咸的,可以放点酱油,再拌匀了。如果你喜欢吃辣的,可以放上一些辣。这样就可以看到一碗颜色鲜艳的风味小吃了。用你的鼻子闻一闻,肯定非常的香,舔一舔非常好吃,像一根根的面条,你用嘴一根根的吃,好玩极了,那凉皮滑爽好吃,用嘴一吸,醋味、辣味全都出来了,任谁吃了都叫好。我很喜欢吃那色香味都俱全的凉皮。假如哪一天你吃了凉皮,你肯定也会为它的味道所痴迷。

3. 描写小吃的诗句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

4. 描写小吃的诗句有哪些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5. 描写西安小吃的古诗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陆游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饼赋】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过土山寨】黄庭坚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